戊戌年 保健課程 夏季養生(二)

醫療保健講義 —— 夏季養生(二)

夏防中暑

  時值夏天,夏天暑氣當令。昨日2018年7月7日午時12時16分為小暑。氣候酷熱,暑氣迫人,暑氣通於心,暑熱傷氣,又往往出現身熱汗出,口渴心煩,頭目不清,頭痛頭重,胸悶泛惡,嘔吐泄瀉,四肢倦怠,小便不利,舌紅小津,脈虛數等證。

  預防中暑必須多鍛鍊身體,修真靜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提升自己,認識自己,身中自有長生酒,體內不無養命錢。身外之物人人皆曉,身內元氣知者鮮矣……。身中至寶,奇經八脈,元氣所在,本自俱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預防中暑,大家可以透過點按湧泉穴,固本培元,加強氣血運行。

湧泉穴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是足少陰腎經穴井穴,中醫有井、榮、輸、經、合、木、火、土、金、水,稱為五輸穴。位於足底的前1/3與後2/3的交界處。足趾跖屈時呈凹陷。祖國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生命活動、生長發育的先天物質基礎,腎氣稟賦于父母先天的精氣。胎兒的發育,幼兒的生長,人體的衰老,都與腎有着密切的關係;腎又能主骨生髓,腦為髓之海,這樣腎與腦的機能也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中醫內經云︰「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綜上所述,湧泉穴不但是常用保健、長壽、抗衰老穴位之一,而且也能夠激發和開啟人體元氣和潛能的重要穴位之一,它是臨床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經常選用的穴位,例如︰眩暈、頭痛、腰痠背痛、二便不利、婦科雜病、男性陽萎、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等。

 

解暑化濕湯

小暑、大暑,可飲解暑化濕湯︰

煮法︰先將以上材料洗淨,清水約20 碗放入瓦煲煮滾,用中火煮約3小時即成,不須加任何調味料。

功效︰ 解暑清熱、生津止渴、健脾化濕、清心除煩、悅顏 養容。男女老幼,適合飲用。

戊戌年 保健課程 夏天養生之道 (一)

醫療保健講義 —— 夏天養生之道 (一)

  2018年5月5日亥時 21 點 31 分是立夏。夏季的三個月,立夏至小滿稱之為丁巳月,芒種至夏至稱戊午月,小暑至大暑稱己未月。萬物生長華麗茂盛,萬紫千紅。故稱之為「蕃秀」。天地陰陽之氣相互交通,植物開花結果。日長夜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當此之時,我們應當保持心情舒暢,使精神之花更加秀麗,使陽氣宣泄通暢,對外界事物有濃厚興趣。這是適應夏季養生的法則及方法,如果違背了這種法則、方法,就會傷損心臟。

  四時陰陽是自然界萬物賴以生長的根本,因此,懂得養生之人在春夏時節保養陽氣,秋冬兩季養收、養藏,所以能同自然界其它的萬物一樣,維持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如果違背了這個基本原則,就會傷伐到人的根本,損壞人的天真之氣。道門重修真養性,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守道明德,清靜無為。安爐立鼎。身心放鬆。舌舐上顎,雙目全閉。內觀鼻息。雙手安於肚臍。男女老幼。右手在內。左手在外。脈會太淵。

  太淵穴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輸穴;八會穴之脈會。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