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修真 之十六

金蘭觀修真講義 —— 道德經與修真 之十六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音遏,故混而為一。(第十四章)

  肝 五行屬木 開竅於目,以目視物為人身眼根 後天木 的作用也。先天乃後天之未始,當未始以眼根之見,故如視之不見,這種狀態名曰”夷” 無見;腎 五行屬水 開竅於耳,以耳聽聲為耳根 後天水 的作用,在先天狀態,耳根未用,故雖有聲亦若聽之不聞,這種狀態名曰”希” 無聞;脾 五行屬土 開竅於一身肌肉,感觸及活動乃一身之功用,肉身雖有形、用,於先天之時亦未用以感觸身之內外,故如摶 音團,用手把東西揉成一團 之不得,名曰”微” 無感無動。夷希微三者於感覺上是不可以弄清楚明白 致詰 的;若不用以見、不用以聽、不用以動,夷希微三者混而為一,是為靜中後天返先天之途;同時,神氣精三者又混而為一,成為”真元一炁” 簡稱真炁,或稱”先天一炁” 簡稱一炁

其上不皦音矯,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

  返先天狀態的過程中,上不是昭覺了明,下不是暗昧昏沉,一炁滋孕,宮關竅穴,絪縕變化,有速有緩,有顯有隱,上下前後;一炁充斥,周流無端,綿綿不斷,當斯之際,莫可感覺,更不能自我形容,稍欲覺言,則退出此狀態矣,故云不可名。修真以道為體,以炁為用,所謂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天人合一,與道合契,元神虛寂忘我,復歸無心無物,這種狀態,是謂沒有形狀 無相 的狀態。

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先天一炁,充塞宇宙,無形無象,卻能生育天地、運行日月 或為星體之運轉、長養萬物;在於身內亦能:養性葆命、推運水火、長養真元。一炁雖是無形,在修煉的過程中,產生轉化與不同之作用,應合四時 春夏秋冬。初生震動,如春木之疏條萌展;次為發熱,如夏火之燒降魔邪;轉化光華,如秋金之圓明固久;終而凝結,如冬水之蓄養收藏。  云:『一炁周流,多層次,多形態,多功能;先天一炁號虛無,運轉能使骨不枯。2008年11月16日。所有層次、形態功能,都是依道體而變化,最後歸根見性,回復性初,無人無我,乃是不可見象 內見 之象,這種狀態,是謂恍惚 彷彿莫辨;恍惚之中,就如道體一樣,不可知其起點,也不能知其終點,直如沒有過去、現在與未來,故曰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為道紀。

  聖人執持著萬古真常之道,以調御治理現今所有之一切,以至於修身、修真,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並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是故能知性命之始源 元靈自無極而來,圓陀陀,光灼灼,而承上所述之道理和修法,修煉性命,從後天返先天,返本歸根,恢復本來面目,是為修道之綱紀;這將後天之精氣神,修煉而為先天一炁,常持積累而歸復無極 混元一炁

【上一篇】   【下一篇】   【修真目錄】   【主網頁】

道真道長修真集 修中丹要旨

金蘭觀修真講義 — 修中丹要旨

天后聖母於今年三月廿二日降乩,命各人即場修真,默授丹訣,後再賜示女丹之要旨,本觀女眾莫不爭相研讀,竊竊探究其理;有見及此,樂於作註,望能助於明悟。

任督竅正中,男女金丹同 任竅在臍,督竅約在下三停 (口腔) 內 見內修篇;兩竅之正中,亦為兩乳之正中,即中丹田也。此丹地不分男女,皆須修煉,唯更便利女修士。

七七名白虎,沖帶斬赤龍 女子二七 十四歲 而天癸至,七七 四十九歲 而天癸 生殖之精 竭,此生理之限,亦是修真之限也,似白虎之噬人魄精。欲破此限,女子煉成不漏 月 經謂之斬赤龍。唯在中丹與沖帶二脈下功夫。

中丹循下轉,上下左右通 中丹為心 絳宮,心無所不達,能通上下左右,調燮周身精炁,所以不能者,三毒所制、著於事物、心扉閉塞、三品 神炁精 不和之故。天地之道,水火相交;人到中年,水火不濟,火炎上,水流下,各走極端,是為人身衰敗之由。心為火,是故丹炁應循黃道而下轉,以合天地之道、先天水火相融之德。

道家曰夾脊,儒家曰至陽,佛家稱中輪。 此三教同源、萬教歸宗之證。道家修煉,中關曰夾脊,夾脊通心,心歸性源,炁自合神;儒家論穴,大椎 第一胸椎之上 之下有陶道 一椎之下,陶道之下有至陽 七椎之下;佛家煉七輪,中輪即心輪也。

此竅通天地,靜守神自知,陰中有陽炁, 道家論竅,心竅上通靈性,下通身中各部,唯須靜守,神功默運,方能通達:所謂:「心靜返神,凝神見性」,此即心通於性也。經云:『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將心竅通於靈性之宮也),( 始可)宇宙在乎手 (主宰),萬化生乎身。』心竅通達性命,猶心血之可周流一身,先天之炁為陽炁,可以即陰留陽之法,下通丹田,坎離相交,取坎中之陽炁,補離中之陰;上則靜守返神,以觀為用 機在目,積陽炁於乾宮,以陽炁煉神。

炁足出元神,神光耀萬里,輝煌徹洞天。 陽炁日積,真陽炁足;陰神 思慮之神 漸退,陽神 先天靈性 顯露,圓佗佗、光灼灼,神光赫赫,無邊無際,內景輝煌,徹照洞天。

靜中產智慧,慧眼識洪濛 靜中思慮清晰 靜而後…能慮,生智。心竅與性竅聯通,以眼為橋樑 眼觀心,心性若能相通,則心性一合,慧眼開啟,心能知性,照見靈性之所示,或靈性之所遇;五眼六通,依此而生。

福慧兩相修,青春永常駐。 後天性命雙分,損泄精炁,身體衰敗;先天性命雙合,積精累炁,則抗衰防老,青春常駐,德修是福。【入藥鏡】云:『水火交,永不老』。性命相修,福慧相增,夫復何求?

箇中真妙訣,雙手尋寸口,氣炁脈相通, 行功之時須留意箇中之真妙訣,雙手抱丹 或結渾元訣 上下調節,腹式呼吸,尋求與下丹田產生呼應,使後天呼吸之氣與先天之炁脈相通。

吐納須中空,息息循環轉,有無觀正宗。 吐納 呼吸 時心竅須中空無慮,由凡息轉入真息。真息者先天一炁之運行也,息息循環輪轉,周行不息。有為復無為,唯能內觀反照於黃庭聖竅 正宗

乾道丹訣授,坤道離取坎。 修煉乾 天 性之道,以心修性,上則以中丹丹訣轉授予靈性;修煉身命之道,下則以離宮 心竅 撮取坎中之陽炁,填補離中之陰。

時人不知心中道, 道法原來在坎離。 現代之人,不知心中之道,原來道法只在坎離之宮,坎離相交,從而修煉性命。

附件:女丹修煉

道教斬赤龍初探

李翠珍(敏珍)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目錄】   【主網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