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年 保健課程 秋燥飲食保健

 

醫療保健講義 —— 秋燥飲食保健

 

節令進入深秋階段,氣溫由微寒轉入乾寒,天氣日漸乾燥,肺臟常會因感受燥氣而發生外感疾病,其特點是在一般感冒的基礎上,伴有口乾咽乾、鼻乾、鼻衄咳嗽、喉部乾澀、聲音沙啞、皮膚痕癢、大便秘結、煩燥不安、發熱怕冷、頭痛少汗等症狀。這是肺陰不足的象徵。輕症可用一些食療去幫助解決,特別是老人及身體素來虛弱者,更不宜因小毛病而動用過分寒削的重劑。

飲食是關乎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醫家以其為後天之本。古語云:「安身之本,必須於食,飲食有節,增壽延年。」

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些能預防秋燥,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食物和常用中藥,供諸君選用:

蘋 果

味酸甘,性平。功用:潤肺益胃,潤腸通便。

雪 梨

味甘微酸,性微涼。功用:潤肺化痰,生津止渴。

柚  

味酸甘,性微涼。功用:潤肺化痰,消滯理氣。

木 瓜

味酸甘,性平。功用:清潤和胃,舒筋活絡。

楊 桃

味酸甘,性平。功用:潤肺化痰,生津止渴,散熱止痛,有喉科聖藥之稱。

橄 欖

味苦甘澀,性寒。功效:清熱解毒、消食化滯。

西洋菜

味甘,性平。功效:潤肺化痰、清熱止咳。對肺熱咳嗽、黃痰多,甚至咯血都有食效效果。

川貝母

味苦甘,性微寒。功效:化痰止咳、消腫散結。

百 合

味甘,性微寒。功效:清熱養陰、潤肺寧神。

北杏仁

祛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玉 竹

滋陰潤肺、益胃生津。

上面談的是一些秋燥飲食保健知識。凡希望保持身體健康的朋友,宜順應天地四時的變化,按時進食應時食物,以增強抗病力量,防止邪氣乘虛而入侵機體,則生氣不竭,才能保養真氣,祛病延年,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辛巳年 保健課程 預防冠心病 (三)

醫療保健講義 —— 預防冠心病 (三)

   

冠心病的形成與飲食過份肥膩及厚味有關,過多的動物脂肪及過份嗜好厚味,暴飲暴食,多食刺激性食物,都足以令血管硬化及加重心臟負擔,所以冠心病的預防,一定要節制飲食,保持食物的清淡。

中醫藥對防治冠心病有非常大的價值。我們日常飲食的食物中有許多都有降低膽固醇濃度的作用,例如大蒜、粉葛、香茹、黑木耳、紅棗、赤小荳、黃荳及黑芝麻等等……多不勝數。

至於中藥,能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藥物更是非常之多,現舉數種:


丹 參
: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
功效:活血祛瘀,涼血清心,養血安神。
昔人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 」之說。


川 芎
:味辛,性溫。歸肝、胆、心包經。
功效:活血祛瘀、祛風止痛。


田 七
: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
功效:祛瘀止血,活血止痛。
近年用田七治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療效。實驗觀察結果,田七有明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還有降低動脈壓及略減心率的作用,從而可減低心臟工作量。


北 芪
:味甘,性微溫。入脾、肺經。
功效: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水退腫。
北芪是一味臨床常用藥物,它對正常心臟有加強其收縮的作用,對因中毒或疲勞而陷於衰竭的心臟,其強心作用更加顯著。

何首烏:味苦澀,性微溫。歸肝、腎二經。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潤腸通便,解毒,截瘧。
現代臨床上應用何首烏,已有所發展,如用治高血壓、血管硬化、頭暈等症,常與桑寄生、女貞子等配伍。用治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常與丹參、鬱金、瓜萎等配伍。

冠心病的臨床特徵為心翳胸悶,甚則胸痛徹背,背痛徹胸,短氣,喘息,不得安臥。其病因與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年邁體虛等有關。其病位在心,但與脾腎有關。其病機總屬本虛標實,本虛為陰陽氣血的虧虛,標實為陰寒、痰濁,血瘀交互為患。發作時應治其標,緩解期應治其本。注意起居飲食,保持心情舒暢,做適當之氣功和運動,這些都是預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