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年 保健課程 略談秋天養生保健(二)

醫療保健講義 —— 略談秋天養生保健(二)

 

  時值仲秋,氣爽輕清,晨早空氣清新,日出東方,朝氣蓬勃,肺與自然界直接相通,吐故納新,呼濁吸新。人體內最重要的一個新陳代謝,就在肺泡裏進行:人體每個細胞賴以釋放能量的氧,從吸入的空氣中進入紅血球,紅血球從細胞收集回來的二氧化碳,則作為廢物呼出。肺泡構成一個維持生命的微小世界,其功能十分了不起……。

  朝早勤煉動功,對肺功能甚有裨益。尤其是三叉螺旋功中的舒肺經四方轉。肺經起於中焦,向下聯絡大腸,回繞過來沿着胃的上口,通過橫膈,屬於肺臟,從「肺系」(肺與喉嚨相聯的部位)橫行出來(中府),向下沿上臂內側,行於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的前面,下行到肘窩中,沿着前臂內側前緣,進入寸口,經過魚際,沿着魚際的邊緣,出拇指內側端(少商)。一直走向食指內側端(商陽),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見手太陰肺經經脈循行示意圖)。主治頭面、喉、胸、肺病和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共有十一個穴位如下:
一. 中府穴   二. 雲門穴   三. 天府穴   四. 俠白穴
五. 尺澤穴   六. 孔最穴   七. 列缺穴   八. 經渠穴
九. 太淵穴   十. 魚際穴   十一.少商穴

  須知人之四肢與五臟六腑息息相關,天地六淫 風、寒、暑、濕、燥、火 之氣,瞬息常變,人處其間,受六淫氣所侵害,亦莫能知。苟能早晚行之,由動而靜,由靜而動,恆誠行之,將動靜合而為一,既可收已放之心,又可得寂靜之妙。若能緣遇和合,一蹴而過三關八脈,有何難哉!

丁亥年 保健課程 略談秋天養生保健(一)

醫療保健講義 —— 略談秋天養生保健(一)

 

  正當驕陽似火,人人渾汗如雨的時候,蕭索的秋天已在悄悄地逼近,早晚已經開始感覺一絲涼意。

  其實世事何嘗不是一樣!一切的替代都是靜靜地進行,正當人們興高采烈地享受和滿足於現狀的時候,無可避免的轉變正在加速,直到人們發覺的時候,已經完成了質的改變。所以中醫古典『黃帝內經』經常提醒人們要順應天時、地利、人和,不管治病、養生都離不開這個原理。

  秋天無可避免地將要代替夏天,在五行學說中秋天屬金,相應的臟腑是肺,肺主氣,司呼吸,所以肺的病理表現,主要是氣機出入升降的失常。肺開竅在鼻(氣管、咽喉聲帶均屬肺),外合皮毛,且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感受外邪,以及瘵蟲侵襲,常首先犯肺。肺氣宜宣宜降,若肺氣為邪壅閉,宣降不利,常表現為咳嗽,甚則喘息。肺朝百脈,助心主治節,管理調節血液的運行,若肺氣失調,可引起心血的運行不利,而發為胸悶、胸痛、咯血。肺有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功能,若肺氣不降,通調失利。肺與大腸互為表裏,大腸職司傳導,賴肺氣之下降而排泄通達;反之,大腸積滯不通,亦影響肺之肅降。

  秋天最多燥咳,預防可多服潤肺、清肺、補肺的食物,例如:天津雪梨、沙田柚、蘋果、鮮木瓜、蟠桃等等。

  以下先為大家介紹潤肺湯水,供諸君選用:

煮法:先將清水放入瓦煲內煮滾,然後將以上材料洗淨放入煲內,用中火煮三小時即成,不須加任何調味料,可以佐膳飲用,老少咸宜。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