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年 保健課程 吐瀉的防治(一)

醫療保健講義 —— 吐瀉的防治(一)

 

  日值穀雨,農民布穀,春雨豐盈,雨水增多,雨生百穀,茁壯成長。中醫理論頗重視自然界,天人合一,人天相應,包括天氣及季節的變化對人的健康的關係。

  目前「嘔吐」和「泄瀉」的病人日漸增多,不得不小心防範。「嘔吐」和「泄瀉」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由外感風寒,飲食不節,痰飲內阻,肝氣犯胃,脾胃虛弱,內傷濕滯,胃腸不和,氣機阻塞,不通則痛,引起胃腸痙攣疼痛,脘腹脹痛,心翳胸悶,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等症。嘔吐當分虛實兩類:

‧ 一般暴病嘔吐多屬邪實,治宜祛邪為主,如外邪犯胃,必兼表證,飲食停滯,則嘔吐脘脹厭食,噯腐吞酸;肝氣犯胃,則嘔吐脹連脅肋;痰飲內阻,則嘔吐清水痰涎。

‧ 久病嘔吐多屬正虛,治宜扶正為主。脾胃陽虛,嘔吐則勞倦乏力,肢冷便溏;胃陰不足,則多乾嘔,口燥咽乾。凡正虛嘔吐,多起於病後,反覆發作,時作時止,每因飲食不慎或微勞即發,如遷延日久,必會影響水殼精微的吸收,導致化源不足,加劇病情,必須及時治療,促進病體的康復。此外,在治療的同時,應注意飲食,避免生冷,禁食葷腥油膩等食物。

  本觀醫藥部選取地道中草藥,例如野生川黃連、木香、霍香等多種藥材,研製成藥丸──金蘭觀保寧丸,是專治痢疾風寒的良藥,凡食積氣痛,嘔吐泄瀉,久痢後重,時疫霍亂,心腹絞痛,膈噎脹滿,山嵐瘴氣,服用此藥丸,都有很好效果。

戊子年 保健課程 脂肪肝的防治 (二)

醫療保健講義 —— 脂肪肝的防治(二)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腺體器官,重量1千2百至1千6百公克,約佔成人體重的五十分之一。男性的肝臟比女性的略重。胎兒和新生兒的肝臟較大,可達體重的二十分之一,約佔據腹腔容積的二分之一。肝臟形態呈一不規則楔形,右側鈍厚而左側偏窄。一般左右徑長約二十五公分,上下徑寬約十五公分,前後徑厚約六公分。

  肝臟佔據右季肋部和上腹部的大部份,僅小部份超越前正中線而達左季肋部,可分上、下兩面,前後左右四緣。它的上面與橫膈膜相鄰,它的下面依附於上腹內臟器官,肝臟的位置主要依靠與其相連的各韌帶及腹內壓來維持,並隨呼吸上下移動。除上腹部以外,肝臟大部份被肋骨所遮蓋,在正常人檢查身體時,通常摸不到。在仰臥時,肝臟上緣右前部位於第四至第五肋骨的水平位置,左前部位第六肋水平位置。在右腋中線,肝右葉由肺、胸膜和橫膈膜遮蓋,往下至第八肋骨間;在第八至第十肋骨間,單由胸膜和橫膈膜遮蓋。有時於前正中線劍突下可模到肝臟,但不超過三公分(見圖)。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樞紐,一旦患病,定必影響全身,香港人工作繁忙,生活緊張,過勞刺激,運動量不足,加上應酬酒宴增加,飢飽失常,過食甘肥,日積月累,容易出現脂肪肝。

  很多患上脂肪肝的病人大多只懂得依靠西醫西藥醫治,但其實中醫中藥對醫治脂肪肝方面也有極佳的療效。以下再為大家介紹一些常用中藥以供諸君參考:

甲. 枸杞子:補肝明目,可起護肝作用,它能促進肝胞新生作用、去除肝的脂肪沉積,減低脂肪肝出現。枸杞子還能抗癌,因而有助於由慢性肝炎的引起的肝癌病。

乙. 五味子:五味俱全,安五臟而寧神,它有減低脂肪肝和降低肝酵素和保護肝臟的作用,並能促進肝細胞修復,抑制病變,對治療脂肪肝有明顯的功效。

丙. 北 芪:北芪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直接抑制病毒的功效,故在治療脂肪肝方面有所效益。它還有直接的護肝作用,能防止肝糖元減少。

  醫治脂肪肝之重點著重於辨證論治,以個人臨床心得,大多是本虛標實,其治療之重點著重於去除引起脂肪肝的成因,大部份的病患者皆能得到完全痊癒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家人和朋友不但要給予病患者積極的關懷,在心理上更不可有「隔離規避」的態度;至於病患者本身,則建議其在飲食上應該減少脂肪及醣類的攝取,使體重能夠控制在標準範圍之內,再加上適當運動,最好是修煉氣功,動靜早晚,保持心情舒暢,陰陽調和,且須緊記「預防勝於治療」啊!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