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年 保健課程 中暑治療法(一)

醫療保健講義 —— 中暑治療法(一)

 

  2009年7月7日是小暑, 7月14日是三伏天的初伏,是夏天最熱的時候。冬煉三九,夏煉三伏,大家在此時候要勤於煉功,防病未然。煉功時,亦要選擇場所,避免中暑。

  中暑是夏天的常見病,在酷熱的環境下,當人體體溫上升時,身體會藉增加排汗及呼吸次數來散熱和降低體溫。不過,若環境溫度過高,體溫急升,體內缺水,便會產生熱衰竭情況,症狀包括眩暈、頭痛、噁心、氣促及神志不清。若體溫再上升又未能及時散熱,便可能出現全身痙攣或昏迷,即中暑。此時必須即時替病人降溫及進行急救,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治療方法

可以即時透過穴位治療,加強氣血運行,首先點按水溝穴
定位:在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界處(見右圖)
主治:中暑、昏迷、癲狂癇、小兒驚風、口眼喎斜、腰脊強痛。
請注意:中暑後越快醒過來越好,否則很容易出現類似中風的麻痺症狀,這症狀多數在下肢出現。

百會穴

定位:後髮際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頭頂正中(見右圖)
主治:中暑、眩暈、頭痛、中風失語、癲狂。

中衝穴

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見右圖)
主治:中暑、昏厥、昏迷、心痛、舌強腫痛、熱病、小兒夜啼。

己丑年 保健課程 警惕流感(二)

醫療保健講義 —— 警惕流感(二)

 

  日值夏至,太陽到達北回歸線,晝長夜短。夏至氣候炎熱,人體汗出或勞倦,正氣不足以抗邪,則暑邪乘虛侵入而發病。中醫稱為暑濕感冒。據報導,本港現時(2009年6月18日)約400有名人類豬流感患者及疑似個案人士留院,追蹤、隔離、圍堵、停課……港府防疫陣線遭人類豬流感疫潮巨浪逐步衝破,觸發社區大爆發,警愓流感,時刻不容鬆懈。

  暑為陽邪,易傷津氣,故往往起病即呈現陽明氣熱,且易出現津氣兩傷的見證,氣分暑熱又極易內陷營血,閉阻心包,表現神昏痙厥的嚴重證候。夏季濕氣亦盛,暑多兼濕,而成暑熱夾濕之證。又因乘涼飲冷,暑熱之邪易為寒濕所遏,可表現暑濕兼寒。

  暑入陽明:外感熱病,氣分熱盛,見高熱、煩躁、口渴欲飲、面紅、大汗出、惡熱、脈洪大,以及胃火旺的頭痛、齒痛、鼻衄、牙齦出血等症。

治法:辛寒清泄暑熱。

例方:白虎湯

組成:生石膏 一両  知母 三錢  生甘草 二錢  粳米 一両

功用:清氣熱,瀉胃火,生津止渴。

方解:本方為清氣熱的代表方劑,方中以清熱瀉火的生石膏為主藥,配以善清肺胃實熱,兼能養陰的知母,可增強清熱瀉火作用;生甘草、粳米養胃和中,作為輔助,組合成方,具有清氣熱、瀉胃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按語:《傷寒論》以此為治療陽明經症的主方,溫病學以此為清氣分熱的代表方,均以大熱、大汗、煩渴、脈洪大有力等症狀為應用依據。如果表症未解而惡寒無汗,或發熱而不煩渴,或汗雖多而面色 白,或脈雖大而重按虛軟者,都不宜應用。

  西瓜有「天生白虎湯」之稱,凡夏至以後,至立秋節氣,大家可以適量進食,飲食宜忌,要認識自己體質和四時節氣變化,不時不食。西瓜對暑入陽明之外感有預防和保健作用。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