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年 保健課程 夏防中暑(一)

醫療保健講義 —— 夏防中暑(一)

  

  中醫理論頗重視自然界,包括天氣及季節的變化對人的健康的關係,根據中醫古藉說法,暑為夏季主氣,日值小滿(2012年5月20日夜子23時40分),其四柱八字為壬辰年乙巳月辛巳日丙子時。夏火當權,暑氣當令,人天相應,天人合一。

  暑邪為六淫之一,獨盛於夏令,其性炎熱。中醫學將暑熱為病稱之為「傷暑」,難經記載:「傷暑……,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元朝朱丹溪云:「暑乃夏熱炎暑也。盛熱之氣著人也。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清朝溫病學醫學家王孟英在其著作《溫病經緯》中也提到:「暑月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

  暑氣通於心,暑熱傷氣,又往往出現身熱汗出,口渴心煩,頭目不清,頭痛頭重,胸悶泛惡,嘔吐泄瀉,四肢倦怠,小便不利,舌紅少津,脈虛數等證。

  預防中暑必須多鍛鍊身體,早睡早起,晨早空氣清新,是鍛鍊動功的最好時機,吐舊納新,呼濁吸新,增強體質。煉功後可以用自己雙手大拇指點按人中穴約49次,加強任督二脈氣血運行。

功效:疏風清熱、開竅醒神。

主治:中暑、昏迷、癲狂癎、小兒驚風、口眼喎斜、腰脊強痛。

注意:中暑後越快醒過來越好,否則很容易出現類似中風的痲痺症狀,這症狀多數在下肢出現。

壬辰年 保健課程 睡眠與夢

 

醫療保健講義 —— 睡眠與夢

  

  睡眠乃人之基本需要,每人每天都需要睡眠。當人們進入夢鄉,身體一切組織器官的機能,逐漸休息減弱,甚至進入停頓狀態,即使心臟的跳動,亦減少百份之二十左右。呼吸雖較醒時為深長,但吸入之肺氣量,比醒時為少,腸胃消化能力也減低。腦神經中樞活動效率減慢,體溫及血壓降低,故睡眠時較醒時覺冷。

  夢在中醫的理論來說,是魂魄飛揚。大家都知道五臟是有神明的:魂是肝的神明,魄是肺的神明。從十二時辰養生的角度來說,半夜十一點是膽經當令,一點到三點丑時是肝經當令,是肝魂所主。三點到五點寅時是肺經當令,是氣魄所主。三點到五點作夢屬於魂魄收斂不住的一個現象。肝魂是跟理智相關的,肺魄是跟本能相關的。中醫認為如果你夢見植物樹木或者森林,都是與肝膽功能有關,肝氣盛則夢境怒恨,發出呼喊的韾音。夢見火或者夢見自己懂得飛行是和心臟有關,心氣盛就會夢到飛行、夢到笑,發出喜樂的聲音。夢見泥土大地與脾胃有關。脾胃主思慮,對應五聲是登高而歌。夢見金屬兵器廝殺景象與肺氣盛、肺氣虛有關,肺對應五聲是哭泣。肺志主憂悲。夢見水與腎相關,水屬陰,陰氣盛時有人會夢見墮落深淵,或有恐懼的事情發生。腎對應五聲是呻吟。夢境是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相搏的一種反映。人生如夢,至人無夢。

云:幾人夢醒幾人迷  得莫歡欣失莫啼
   有質有形歸造化  放寬眼界看高低

   (龔中成壇主 2010年10月24日)

五行 五臟 五聲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