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要旨
修真目的是修煉元神,要旨是結聚精氣神,聚散能自如。都市煉道最大障礙就是心障。蓋心為精氣之主使,心動則氣動,氣旋則身搖;心定則氣定,炁沉則金浮。心之不能靜,唯心中有執、精結未解。
道祖清靜經有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經文理淺易明,但知而持行者不多。因城市生活迫人,不受生計影響者又多不知足、慾好尋、精自損,以致入靜之時旁思雜想,迴繞不休。
能自覺雜念正在迴繞者,則能以心自揆 (音愧,揣度也) 心之法,清除雜念。所謂「心自揆心」,即自我揆度心中即時所想;雜念源自心有執於事物而有,若心不揆於物而自揆,即心念回到念頭的始源,雜想即能停也。此法雖然有效,但在使用之時帶有壓心的感覺,不能久用,久揆則頑,用意亦過甚,背離自然。心意若能心平氣和,顏寬意悅,動靜自如,活潑無礙,而又不離清靜冥杳者,則不為事物所擾累矣。
心為萬法王,所謂萬法唯心。心愈柔細,神愈凝 (專注),氣愈沉,呼吸愈細緩,精氣調控能力愈強。反之,心愈粗略,神愈散 (旋轉),氣愈浮,呼吸愈粗速,精氣調控能力愈弱。內修性命如是,內家動功亦然。心柔細具有微巧、專注、沉著、細緻、柔晉、緩延的特性,心細則氣沉,氣沉之不能再沉則氣聚 (如水在山川流之如海),氣聚則結形 (有炁珠之模形)。心意注丹田則聚氣丹田,氣液聚散、坎離橐籥、甚至開關展竅、河車搬運、三田返復,無不可以心柔細而運之。
有心無心
可是有些境界,不是有心而能達到的。 北斗星君有云:『有心知道遠,無為顯真性』。 地藏王菩薩有云:『有心知道遠,無為顯佛法』。 龔中成壇主有云:『有心知道遠,無心可見道』;又曰:『有心知道遠,無心顯太虛』。 (見2004至2006金蘭觀乩文) 可知“有心”欲與“道”合,尚是很遠;真性、佛法、太虛、道等,還須以無心來顯見。因此,仙佛丹訣不是以心念可達,也不是語言文字可能表達,故不立文字。仙佛是以導引方法默傳,徒生接收先天信息能量,亦不能以有心來完成。金蘭觀有幸成為仙佛傳法的道場,千載難逢!
後天離宮,由後天返先天,轉為乾宮,元神之舍,靈覺顯露,不能以後天六根的感覺來比擬,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意即無心念矣。黃庭中宮亦復如是。靈性修煉至某程度,才與六根有聯通,才能以六根感受先天靈性之所覺遇,是為六通。
是故有心與無心 (或有為與無為) 是在乎情況而施行的;修真的過程並不是一味無心,或全是有心的,有時是互相交替而進行。初入坐難於即時靜下來,宜懷柔而內聽;雜念活動盛熾則以靜制,水火氣液悖而不交則以動濟,譬如坎離相交、取坎而填離等;過欲則又宜守雌,總之動靜兼參,法無定法, 師云:『不執一法,可得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