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年 保健課程 吐瀉的防治

醫療保健講義 —— 吐瀉的防治

  二O一五年四月廿日酉時節氣稱穀雨,農民布穀,春雨豐盈,雨水增多,雨生百穀,茁壯成長。中醫理論頗重視自然界,天人合一,人天相應,包括天氣及季節的變化對人的健康的關係。

  目前「嘔吐」和「泄瀉」的病人日漸增多,不得不小心防範。「嘔吐」和「泄瀉」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由外感風寒、飲食不節,痰飲內阻、肝氣犯胃、脾胃虛弱、內傷濕滯、胃腸不和、氣機阻塞,不通則痛,引起胃腸痙攣疼痛,脘腹脹痛,心翳胸悶,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等症。穴位氣功自療法可增強脾胃功能,防治「嘔吐」和「泄瀉」。以下為大家介紹天樞穴、大橫穴、梁丘穴、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為足陽明胃經的合穴。本穴有防病保健的重要作用。

主治

消化系統的疾患,對一切急慢性疾病有顯著的療效,例如:中風、眩暈、頭痛、失眠、嘔吐、噎膈、腹痛、泄瀉、便秘、乳癰、腸癰、下肢痹痛、水腫、癲狂、心悸等。

位置

在犢鼻穴下三寸,脛骨前脊外橫指處。

 
梁丘穴
主治 胃痛、膝關節腫痛、伸屈不利、乳癰。
位置 在臏底上2寸。
 
天樞穴  
有調腸胃、理氣血的作用。  

主治

腸疾患如腹痛、腹瀉、痢疾、消化障凝;婦女病如月經不調、帶下、痛經等。

位置 在臍旁2寸。
 
大橫穴
為足太陰脾經的重要穴位之一。
主治 腹痛、腹瀉、大便秘結。
位置 距離臍中4寸。

乙未年 保健課程 提升正氣防流感

醫療保健講義 —— 提升正氣防流感

  時值仲春(驚蟄至春分,2015年3月6日 – 2015年3月21日),天氣乍暖還寒,春為風令,最多人患上感冒。

  中醫認為,人在身體虛弱、表衛不固時,容易受外邪侵襲引發感冒。提升正氣,抵禦外邪,防大於治,平時增強自身免疫力,是預防的關鍵,服用[益氣護肝湯]是便捷的途徑。

  此湯水簡單易煲,益氣護肝,增強體質,有預防感冒的療效,老少咸宜,春天飲用,非常有益,希望為大家帶來健康與幸福。

煮法:先將以上材料洗淨,清水約20碗放入瓦煲煮滾,然後將以上材料放入瓦煲,用中火煮約3小時即成,不須加任何調味料。

穴位氣功自療法能提升正氣,預防流感:

魚際穴:為手太陰肺經的榮穴。肺主氣,司呼吸,開竅在鼻皮毛,朝百脈,故摩擦魚際穴可疏通肺氣。

迎香穴:兩手十指交叉,互相摩擦兩手大姆指掌肌以熱為度,使它產生熱量,即刻將兩手魚際穴放在鼻子的兩側──鼻通穴和迎香穴,上下來回摩擦推動約49次(提升正氣)。

大椎穴:它是督脈重要穴位之一,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它能升舉全身陽氣,臨床可治療一切熱病、瘧疾、咳嗽、氣喘、骨蒸盜汗、癲癎、頭痛項強、肩背痛、腰脊強痛、風疹等等。

④可以用左手大拇指彈撥右邊腋窩正中極泉穴約49次。右手大拇指彈撥左邊腋窩正中極泉穴約49次。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