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年 保健課程 預防中暑

醫療保健講義 —— 預防中暑

 

  根據中醫古藉說法,暑為夏季主氣,是夏季火熱之氣所化,有其明顯的季節性。查2010年7月7日14時14 分為小暑節氣,氣候炎熱。

  「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故暑邪致病主要發生於夏至以後,秋分之前。

  中醫學將暑熱為病稱之為「傷暑」,難經記載:「傷暑……,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元朝朱丹溪云:「暑乃夏熱炎暑也。盛熱之氣著人也。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傷暑則不惡寒而脈虛。」清朝溫病學醫學家王孟英在其著作《溫病經緯》中也提到:「暑月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

  一般來說,暑多挾濕,在夏月季節,若環境潮濕受暑熱蒸發而致病,稱為「外濕」。另外,因為天熱貪涼飲用冰品或多吃生冷瓜果,以致影響脾胃運化功能,稱為「內濕」。濕邪致病多令人四肢沉重無力,食慾不振、胸悶、腹脹、嘔吐、便軟或伴腹瀉。

  以下介紹一個解暑化濕湯,供諸君選用:

功效:解暑清熱、生津止渴、健脾化濕、清心除煩、悅顏養容。男女老幼,適合飲用。

煮法:先將清水放入瓦煲內煮滾,然後將以上藥材洗淨放煲內用中火煮二小時即成。鹹甜皆宜。

預防中暑,大家也可以透過按穴位,加強氣血運行,可選下列穴位:風池穴、內關穴、曲池穴、太溪穴和湧泉穴。

內經云:「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所以,在此盛暑季節,必須經常保持陰陽調和,否則易招致疾病,甚至死亡,且須緊記:「預防勝於治療」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