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年 保健課程 暑溫的防治(二)

醫療保健講義 —— 暑溫的防治(二)

 

  暑入陽明,症見高熱、煩躁、口渴欲飲、面紅氣粗、大汗出、背脊惡寒、頭痛、齒痛、鼻衄、牙齦出血、舌質紅、苔黃、脈洪數。

治法:辛寒清泄暑熱

例方:白虎湯《傷寒論》

組成:生石膏 五錢至一両   知母 三至五錢
   生甘草 二錢      粳米 壹両

用法:水煎服

方解:本方為清氣熱的代表方劑。方中以清熱瀉火的生石膏為主藥,配以善清肺胃實熱、兼能養陰的知母,可增強清熱瀉火的作用;甘草、粳米養胃和中作為輔助,組合成方,具有清氣熱、瀉胃火、清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自我保健點按足陽明胃經穴位,經絡鍛煉法,按一按,通氣血、祛百病,靠自己,消暑溫、不花錢、終受益。以下再為大家介紹,三點聯按,左右逢源:

解溪穴

位置:位於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或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當足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主治:頭痛,眩暈,癲狂,腹脹,便秘,下肢痿痹。

陷谷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足背,當第2、3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主治:面目浮腫,水腫,腸鳴腹痛,足背腫痛。

內庭穴

位置:在第二蹠趾關節前方,二、三趾縫間的紋頭處處。

主治:牙痛、齒齦炎、扁桃體炎、胃痙攣、急慢性腸炎。三叉神經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