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講義 —— 病是吃出來的(一) |
人一生下來就會吃,這是人的本能,由於現在地球上生態環境日漸受到破壤,食水和食物的質素每況逾下,天空的飛禽,地上的走獸,田園的瓜菜,海裏的魚蜆,無不受到污染。再加上各種人造色素、化學品、調味品、防腐劑、人造食品、罐頭食品和飲料、醃製食物,琳瑯滿目,色香味俱佳。人們每天都在不自覺地吃著、飲著這些含毒的食物,久而久之體內積存毒素愈多,身體與生俱來的抵抗力(免疫系統)受到壓抑,而導致對身體的病變失掉了控制能力,疾病由是而生。 古往今來,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飲食在人類的健康、長壽、事業上,佔根本地位。可惜現今社會講飲講食、講享受的人多,「會吃」的人實在太少。「吃得是福」、「民以食為天,萬事吃當先。」深入人心,使千千萬萬人都在貪一時口腹之快,而濫飲濫食,造成黃泉路上多少枉死鬼啊! 飲食是關乎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醫家以其為後天之本。古語云:「安身之本,必須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百病橫夭,多由飲食;飲食之患,過於聲色。」說明飲食有節,可增壽延年;飲食不節,則招災致禍。現代人有一錯誤觀念,就是迷信醫學,以為醫學可以解決一切身體問題,因而不肯在飲食方面節制。 飲食是健康之源,要達到健康,一、要懂得分體質。二、要了解食物的性能。三、要配合天地四時春夏秋冬溫度、濕度變化對人體的影響。人的體質各有不同,如先天遺傳,後天的飲食習慣,工作損耗程度,起居作息的動靜量,情緒活動變化,地區性季節濕度、溫度差別,都影響人的體質。人體在不同季節所需的熱能水份都有不同,營養的需要必然有別。例如夏天氣溫高,人體需要補充的熱能較少,故此不宜吃高熱能的食物,以免發燒、多汗。冬天,氣溫較低,人體需要的熱能較多,故此宜多吃增加熱能的食物,以保持體溫,抵抗寒冷,以免體溫不足而凍壞。春天濕度高,秋天濕度低,人在飲食上要保持體內適當的濕度才能適應氣候,保持健康。所以一年四季的飲食各有不同,不能籠統的一年四季都吃麥片牛奶,夏天這樣吃,冬天全照夏天的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