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探討《金剛經》的智慧如何應用於現代生活,特別是「心靈環保」。它結合經典教義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闡述從保護自然環境(依報)、維護社會倫理,到淨化個人內心的多重環保層次,並比較凡人、修行者與解脫者的心境差異,強調超越執著、實踐無住生心對淨化心靈與環境的關鍵作用。
金蘭觀道佛儒醫講座 之 認識《清靜經》之三
《清靜經》以「大道無形」為核心,揭示眾生因執著「心、形、物」而迷失本真。解脫之道在於三觀破執——「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透過覺察五蘊運作、放下對身心外境的執念,逐步證悟「空」性非虛無,而是緣起無常的本質。最終回歸清靜自性,以慈悲簡樸面對生活,實現與道合一的覺醒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