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年 修身課程 尊師重道

「道」的傳承依靠「經」和「師」,故此師的崇高在於傳道,而要能夠傳道,師就必須在德行和學問方面,都能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所謂師表,本身就包含著為人效法的含義,師者範也,表者儀也,即是人們效法、學習的榜樣。古人云:「師者,人之模範也。(《法言˙學行》)又說:「師也者,師其道與德也。道之高,德之至,從而師之。(《願學記》)就是說,師之令人效法,值得人們學習和推崇,就是因為他的道德學問高於一般人,可以跟從效法他。

古人這樣制定,「凡學校之師,不論鄉學、國學、太學,決當以德行學問為主。德行學問高於一鄉者,即聘為鄉學之師;德行學問高於一國者,即聘為國學之師;德行學問高於天下者,即聘為太學之師」。(《思辨錄輯要》)換言之,師是社會最優秀的人才,國家的精英。我們金蘭觀遵奉 壇主指示「出師有命」,希望大家能夠努力互勉,做社會人群的榜樣和表率。

師是傳授大道的人,所以尊師即是重道,重道必然尊師。《禮記˙學記》中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什麼叫做嚴?嚴就是尊敬的意思。只有尊敬老師,才是尊崇大道、服從真理的態度。認真對待和接受老師傳授的道德和知識,是認同老師傳授的文化,和對老師辛勤教育的報答。

重道即是對道的尊崇和追求,人之高於動物,貴為萬物之靈,乃在於有道德、智慧和學問,所謂有「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更是世人之模範,文是德的總名,是善、是美也;化是教行,以德感人而使人效法。師就是行教化,使人向美好的品德效法的人,感化社會的各個成員,培養他們的良好德性。故此一個社會,對待老師的態度,古人認為是社會國家興衰的指標。《荀子˙大略》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

人如果沒有老師的教導,聰明而不遵守禮法,就一定會好謀奪別人的東西;勇敢而不遵守禮法,就一定會竊取別人的東西;有才能而不遵守禮法,就一定會作亂;有觀察力而不遵守禮法,就一定會發表奇談怪論;善於辯論而不遵守禮法,就一定會花言巧語、狡辯詭辯。反之,人如果有老師的教導,聰明而遵守禮法,就能夠很快通達事理;勇敢而遵守禮法,就能夠很快樹立權威;有才能而遵守禮法,就會很快有成就;有觀察力,就能迅速了解情況;善於辯論,就能很快作出結論。所以有老師的教導,而又學習禮法,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沒有老師的教導而又不學習禮法,則是一個人最大的災難。人如果沒有老師、不遵行禮法,就會放任本性、任意妄為;如果有老師而遵行禮法,就會尊崇教育並學習禮法,依循真理來辦事。

這是東漢光武帝和漢明帝尊敬老師的真實歷史故事。
漢朝的時候,有一位學者名叫桓(音援)榮。在建武十九年的時候,他已經六十多歲,才開始在大司徒府擔當官職。當時,光武帝的第四子,即後來成為顯宗皇帝的劉莊剛剛被立為太子,光武帝打算為他選擇一個好的老師,就選拔了桓榮的學生何湯,給太子講授《尚書》。一次,光武帝與何湯隨意地閒談,問到他的老師是誰,何湯說自己最初師事的老師是桓榮。光武帝聽了,馬上召見,並叫桓榮講解《尚書》。由於桓榮的學問很高,講解得狠精采,光武帝相逢恨晚,馬上授以官職,賞賜他十萬錢,並叫他進宮給太子講課。
太子劉莊就是後來的漢明帝,他十歲的時候已能通曉《春秋》,光武帝對他的才能很是驚奇,所以給太子找的老師必須很有學問和才能,而桓榮是光武帝覺得最勝任的。桓榮除了給太子授課,光武帝每當進行朝會的時候,還常常叫桓榮在公卿大臣面前講說經義,講課之後,光武帝沒有一次不讚嘆不已,說:「我得到你真是太晚了」。光武帝和太子對桓榮這位老師非常尊敬,有一次桓榮病了,太子早晚不斷派人來問候病情,帶來很多貴重珍奇的食物和用品,並且告知桓榮放心養病,不要擔心家裡的事情,即使萬一有甚麼不測,也會給他好好安排。後來桓榮的病好了,就又繼續給太子講課。
太子即位為帝後,以師禮侍奉桓榮,並且提拔了桓榮的兩個兒子擔任公職。這時桓榮已經八十多歲,他認為自己已經衰老了,多次上書請求退休,每當這種時候,皇帝就對他多加賞賜。漢明帝有一次親臨太常官府,讓桓榮坐在西面老師的位置上,面前擺設桌子等一應物品,然後召集齊包括自己的弟弟東平王在內的文武百官,並加上桓榮的學生一共好幾百人,由明帝帶頭親行弟子禮,在發言的時候必定先說「老師在上」。集會後,明帝並將所有的禮器用品都賞賜了桓榮。他受到皇帝的恩寵禮遇,無人可比。
永平二年,明堂、靈台、辟雍三宮剛剛建成,明帝又拜桓榮為五更(元老官名),第一次舉行過隆重的養老禮(一種古禮,對具有特定資格的老年人按時供給酒食)之後,明帝就親自引導桓榮及其弟子登上講堂,並且親自進行有關解說。之後又封桓榮為關內侯,食邑有五千戶。
桓榮每次生病,明帝都派使者去慰問,派出的太官、太醫往返在路上,絡繹不絕。桓榮後來病情加重,上書向明帝謝恩,請求退還爵位和土地。明帝就親自到桓榮的家中,詢問老師的生活起居情況,當他到了桓榮居住的大街,就下車步行,抱著經書向前走,眼含淚水來到老師的床前慰問,陪伴老師很長時間,才戀戀不捨地離去。從此之後,所有官員前來慰問病情,就再不敢乘車來到桓榮的門口,而是遠遠地步行過來,並且都拜倒在桓榮的床下。桓榮死後,皇帝又親自為老師穿著喪服,親自送葬,在首山的南面賜給桓榮一塊地作墓地。作為一個天子,竟然如此敬重他的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對老師關懷備至,加官進爵,關懷生活起居,照顧老師的家庭成員,這種尊師的態度,為世人稱道。

庚辰年 修身課程 孝道與師道

關於教育子女,我們還將有重要的討論。現在先說孝道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即是師道。父慈子孝關係的擴展,是師、生的關係。古人有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並且將「師」與「父」配稱,

一般敬稱有:
再尊敬些則稱:
舊時雅稱:
老師、先生、師傅、師君
導師、恩師、師父、父師、師長、師匠
夫子、世儒、業師、本師
天地君親師(《思益堂日札》曰:「俗以天地君親師合祀,比戶皆然」;《白虎通義》曰:「人有三尊,君父師是也」;《古今圖書集成》:「師之德配君父),把老師的恩德比之於父親,被列入與君、父共同受尊敬的行列。教育界的祖師孔子,更被尊為「至聖先師」,即使是天下至尊的皇帝,都要頂禮膜拜。

龔中成壇主曰:「通天者為大夫,孔夫子貴為萬世師表。」(庚辰年二月廿一日)

為什麼師的地位如此尊崇,就連稱呼,也和父聯系在一起呢?原來這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生我的身體者是父母,教我大道真理和知識、使我懂得做人道理、了悟人生,擁有生存本領者是老師。(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授、教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傳以大道、教人明白真理,教授知識技藝,解開心中疑惑的人。)沒有老師的引導,人即使有一副強壯的軀殼,但極其量是一種高級動物,甚至只是行屍酒肉。有了老師的指引,人才能成為有用的人。《禮記》曰:「人其父生而師教之」。故此老師的功勞跟父母不相伯仲,所以自古講孝道的,必定把尊師作為孝道的一個表現。能否尊師重道,是對孝道的一個觀察。

一個人愚蒙無知,是這一個人的不幸;一個國家愚蒙無知,是這一個國家的不幸,要解除愚蒙,必須通過學習。不學習,就無法認識新事物,提升自己,破除幼稚,取得進步。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但學習並不是容易的事,往往要走很多彎路,甚至永遠找不到方向。只有好的老師,能令學習者盡快解除愚蒙。古往今來的仙佛、聖賢,道、佛、儒家的人物,化民成俗、導人向善,啟開的不只是學問知識的門戶,更打開人的心扉,讓人們得聞大道,知道超生了死的途徑,他們教給人們宇宙人生的真諦,人生根本的道理;他們著經立說,演講的都是天地之至理。他們擁有最大的慈悲心、最大的善心,最無私的公心。他們不只是一般的老師,而是我們永遠尊崇、景仰的 師尊、祖師,他們就是大道的代表。所以我們尊師,即是尊重大道,我們「皈依道、經、師」,就要永遠尊師重道,學習和永記 師尊、祖師的教誨,努力實踐,才不負 師尊、祖師的期望。

龔中成壇主今年曾經訓示說:「喜金蘭六秀出師有命,期大家好好珍惜千載良緣,建功立業。從自己修持開始,靜思己過,三省自身。」(庚辰年二月廿一日)我們不但要自己努力修行,還要承擔喚醒群蒙的責任,出師有命,願人人做社會人群的好老師。

宋朝的學者楊時,二十三歲考中進士,但不熱衷做官,卻醉心研究學問,一生勤奮好學,拜理學家程顥(音浩)為老師,虛心向他學習,時常跟隨在老師的身邊。由於他學習十分勤勉刻苦,又能有自己的見解,對老師謙恭真誠,所以程顥對他十分賞識。後來楊時因事告別老師南歸,程顥想到從此未必能再見面,傷感的對別人說,「我的學問,恐怕從此要流到南方去了。」

後來程顥不幸去世,楊時萬分悲痛,設置靈位祭奠哭拜。為了繼續深造學業,雖然到了四十歲的年紀,他仍然繼續努力學習,又以程顥的弟弟程頤為老師,並且也像過去對程顥一樣恭謹尊敬。

一天,楊時約了他的朋友游酢(音昨),前去向程頤請教學問,去到老師家裡的時候,正好遇到程頤在休息,楊時二人為了不影響老師的休息,於是悄悄地退出去,靜靜地站在門外等候。當時是寒冬臘月,適逢天降大雪,雪花飄落在頭上、身上,他們還是一動不動地站著。一直到程頤醒過來,發現他們畢恭畢敬地站在外面等候的時候,門外的雪已經有一尺多厚,他們兩人也早已成了「雪人」了。當程頤招呼他們進入屋裡,門外留下了一尺多深的腳印。

楊時二人尊敬體貼師長,不顧寒風大雪誠心求教的態度,令人感動,被稱譽為尊師重道的榜樣。

稱呼:以往對老師的稱呼,除了上述的,還有西席、西賓、園丁……等等。西席,是指室中坐次以西為上的最尊貴的席位。比如清代的時候規定,國子監(朝廷所設立的最高學府,以往稱太學)的學生初見老師,老師在堂中等候,學生「自東階升堂」(東階為下、為卑,西階為上、為尊),對老師行三揖禮,老師站立受禮,然後學生侍立,老師位於西邊,學生位於東邊,面向老師,聽老師訓戒。在有筵請老師的宴席中,都有安排這一個座位的禮俗;皇帝禮敬太師、太傅,待之以師禮,也以這種禮儀。所以,西席、西賓成為老師的尊稱。至於以「先生」來稱呼老師,是對有德有才者的敬贊稱呼,以先生稱呼老師,是表示一種尊敬。現代日本仍然保留這種稱呼方法,對於有特別尊貴身分地位的人,才可以稱作先生。

拜師禮:古時學生入學,先要行拜師禮。是在學堂的正中,擺好桌子,學生拿著贄(音至,見面禮,一般專指致送給老師的禮物、學費等)在學堂外等待,老師出來召見,學生進去把贄奉獻於桌上,然後向孔子的牌位跪拜行禮,再向老師行跪拜禮,老師站立以揖禮相對。以後每天早晨進入學堂,晚上離開學堂,見到老師,都要向老師作揖行禮。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問,必須站立起來回答。向老師請教,也要起立。老師講解,要垂手站立恭聽,老師命坐,才可坐下。老師閒坐的時候,學生要在老師身旁侍立,老師叫坐,在老師的側面侍坐。如果老師站立,學生就不能坐著。在路上遇到老師,要恭敬地上前行禮,然後站立於一旁,等老師走過再走。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