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年 修身課程 明因果、知報應 之二

世上一切事物,千變萬化,似乎難以追尋其中規律。但是如果細加考究,其實不過是因果的循環往來罷了。

芸芸眾生,有聰明、有愚笨;有美麗、有醜陋;有富貴、有貧賤;有得人緣、有不得人緣;有順遂、有困擾;有長壽、有夭亡……,個個不同,差別很大。為什麼人在智力、容貌、環境、人緣、命運、經歷、壽命等等各方面會有這麼大的分別呢?即以現實而論,有人健康,有人疾苦;有人快樂,有人煩惱;有人發達富足,有人失敗貧賤;有人發達後失敗,有人失敗後發達;有人巨災慘死,有人怪病纏身……,種種不同的際遇,追究其原因,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因果」不同,不同的「因」而造成不同的「果」,好的「因」造成好的「果」,壞的「因」造成壞的「果」;前世的「因」造成今世的「果」,今世的「因」又造成來世的「果」,這種因果關係,不斷循環不息,構成一種力量,我們稱之為『業力』。

業力影響人一生的運程,行善有善的業力,善業給人好的果報;行惡有惡的業力,惡業給人壞的果報,於是我們看到了吉凶禍福的現象。沒有人在胡作非為後能夠興盛榮耀,也沒有人在苟且懶惰中還會富貴順遂。如果善還未有善報,是因為他的祖先積下惡因未清;惡還未有惡報,是因為他的祖先積下福蔭未盡,所謂『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上有餘殃,殃盡必昌;為惡必亡。為惡不亡,祖上有餘德,德盡必亡』(目蓮經),這是沒有人可以逃脫的規律,歷史是可以給人們最好的證明的。 人於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福澤,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禍殃,一切吉凶禍福,不是由天地所安排給予,而是自己一手所造成。有人以為自己求神拜佛,甚至皈依了道、佛,或者其他宗教人士相信主,就可以解除『惡業』,將自己以往的「罪」一筆勾銷,這是一種天真的想法。上天是最公平的,世人常說「天公」,這就是天是最公平、公道的意思。人的善業惡業,不會因死亡而了斷,不但要在地獄受酷刑之苦,而且還要帶到下一世,在來生作出抵償,所謂欠債必定要清償,這是最天公地道的,由因果而於是有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一世接一世的除皮脫殼、改頭換面;前生姓張,今生姓李;今世為人,下世為畜,諸如此類。正如  呂純陽師尊說:『四生六道,浩劫漩渦,改頭換面,移形換影,循迴輪轉。』

要知道我們入道,有幸成為壇生,甚至參加值事會工作,擔任神職,也只表示比別人略為優勝,有多一點機會消惡業積善業,但如果自己不努力為壇服務,不盡心盡力去修養自己,不孝父母,不忠於公職,不友愛兄弟,不信守言諾,不禮敬別人,多行不義,不廉潔奉公,不知錯而改,則惡因惡業並不會消失。千萬要明白,因果只能自己承擔,「惡業」一定要由「善業」去清償。庚辰年五月廿四日,  龔中成壇主乩文曰:『天降災劫,警醒世人;行善足以弭劫,善德親天。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現眼之報,來世之報,歷劫輪迴,早晚晨昏,暗裡循環。』教我們明白災劫的發生原來關乎因果,人必須多作善行,斬去自己不會斷掉的惡因,然後才可消弭個人和家庭的災劫。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道祖《太上感應篇》)

 

人要常存警戒之心,勿犯惡業,奉行三綱五常、九美八德,不可悖逆人倫,作對君(國家人民、事業團體、公司工作)不忠、對父母不孝、對兄弟不悌、夫對婦不義、婦對夫不順、對朋友不信(守承諾)的事,要求自己三皈五戒,則惡行不作,善行方能積聚也。

關於不殺生,少吃肉,多吃素的補充:
殺孽是世上最重的惡業,可不得不謹慎呢?有一句詩聯曰:『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屠門是指那些專屠宰牲口的屠宰場,夜半起來,磨刀霍霍,殺了豬牛羊好供應市場。豈知世上生靈,弱肉強食,正是刀兵饑餓劫難、互相殺伐不休的劫難的成因。世上水旱瘟疫的災厄,是作惡所形成。

生命寶貴,生命也平等,愛護生命,是體現天地有好生之德的。而且任何生命亦有可能是我們的前世父母,我們如何忍心殺而啖其肉呢?孟子說到人皆有惻隱之心,有一段名言:『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君子對於禽獸,看見它們活著,便不忍心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的悲哀叫聲,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把廚房設在遠離自己的地方。)

近年吃牛肉有引起瘋牛症的克雅爾氏症,吃豬肉有哮喘藥問題,吃雞隻有禽流感H5N1之類的病毒,吃魚蝦蟹有海水污染。這是一而再地警示人們,殺生吃肉是不應多行的,  玉帝多年前有一篇《警世文》,提到:『日後世界將更新,盡留素食持齋人,一切五葷之食物,齊齊掃盡根不生』,這是對世人的一個警告。

素食是不殺生精神的明顯表現。少吃肉而不殺生,是以慈悲為基礎的。但有一些殺,可以當作別論,像假如為了治病救人而殺,或者動機為了抵抗敵人,反對侵略,或者殺少救多,以至殺身救人,則都是大乘菩薩的行為,可歌可泣,不在殺生之列。另外,有時情況迫不得已,吃肉也可行變通之宜。像六祖惠能逃避追殺,有段時期躲在獵戶家,別人吃肉,他就吃碟邊菜。另外,又有「三淨肉」的說法。即「不聞殺、不見殺、不為我殺」,這是讓修道者在其他不得已的場合,得一些少少的方便,但不應作為平日肉食的根據。有人以 濟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說法,作為吃肉的籍口,是不知濟佛當時乃用此教化一些齋口不齋心的修行人,講這句話的人本身就根本不明素食的真諦。

關於誦經的補充:

誦經,一般在各道堂,均歸於經懺。誦經何以能夠消前世今世惡口兩舌之孽,所謂口業呢?其要乃在於這個「懺」字。懺者懺悔,是懷著悔改之心,反省自己的意思。  龔壇主談到誦經的效果,常常說,「人心轉,天心轉,以善化劫,別無他途」,這裡的「人心」不是指別人,也不是聽你誦經的人,而恰恰是誦經者自己。誦經的人,下決心誦經,即有一以善化劫之心,再以聖人之言,入於自身這個凡人之耳,洗滌淨化自己的心靈,懺悔了過往,這就「轉」了人心。是故誦經的時候,要有誠懇真摯的態度,有懺悔過往之心,有為天下眾生盡一分力的想法,則誦經的效果才能達到消弭因果的作用。

談到誦經,現在很多喪事,子孫為盡孝心,請僧尼誦念經咒,追薦亡魂。但是有德的和尚道士,只能減輕亡魂的罪業,如果遇到德行不端的和尚道士,本身斂財作惡,如何可超度拔薦呢?還不如子孫自己誠心誦經有用。但如果死者在生妄作非為,做盡壞事,則倒不如將金錢用於善行,放生、印善書、修橋鋪路,為其積點陰德,如此比只靠誦經效果要好得多了。

庚辰年 修身課程 明因果、知報應

世間上,上至天界,下至地界,中至人界,即天地人三界,神、仙、人、鬼、畜生,都受因果報應這一條重要定律管制。神仙知道因果、明瞭因果,故此不悖因果;而人、畜生則落於因果的顛倒變化之中,卻多不信因果、或者不知因果;至於鬼雖然知道因果,但已無能為力,恨錯難返,必要待有機會再輪迴為人方可。

因果律的原理就是:自作自受;己做己承擔;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今生未了,來世再還……一切都是自己作、自己受。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遇到發生事情,常常不會、也不知道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歸咎別人;也有認為是上天不公,才有意外事故或者疾病;甚至有人以為自己拜神拜佛,而神佛卻連這麼一點小忙也不幫一幫,於是怨天尤人,怪罪到神仙頭上。

不但世人對因果所知有限,就是我們道門中人,常常以為自己已經明白因果,但實際上亦多是似知非知、似明非明。其實,人們常常以為無端發生的意外和特別的疾病,以至一切不如意的事,其實都不是別人給你編排,剛剛相反,正是你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一手所造成。  道祖曰:「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請留意  師尊及壇主單在今年的乩文,就多次提出要明白因果的問題(按統計,今年至今日共三十二篇乩文,其中提及因果報應的乩文竟有二十篇以上),可見這問題的重要性。

無明前因:眾生皆來自於無明,是故稱無極原靈;自開天闢地,由無極聖母放出九十六億原靈,故又稱九六原靈;又因前第一期青陽期天降真道,度去二億仙人成真,第二期紅陽期又度化二億,共四億,剩九十二億,故又言九二殘靈九二原人;再以乾卦 六爻,上兩爻為天,第五爻天位,又居上卦至中至正之位,故又稱九五原靈。以上雖名稱不同,但眾生皆源出無極一炁,所指實一也。

原靈由先天落於後天,而受陰陽五行之制約、後天物慾的拘束,往往迷失本性,墮落沉淪,不能重返天上,在輪迴苦海翻滾。如是因為上一世的因果,帶到下一世,下一世未了,又帶落後一世,結果不斷循環。此即  北斗星君所指的「業隨身轉,四生六道,改頭換面」的意思。原靈只是更換外表的軀殼,或為人,或為畜生,或者富貴,或者貧夭,但今生所受一切,皆是以往多生多世所積之前因。

今生果報:前世因,為今世之果。有因果便有報應,生死是因果,而其中有六道輪迴,畜生佔四道,為胎、卵、濕、化;人有二道,分別為公侯將相 (富貴)和士農工商、包括鰥寡孤獨(貧賤)。今世富貴,是前世積德行善之果;今世貧賤,是前世作孽犯罪之果。今世生在貧賤,千辛萬苦,生在富貴,暫時作樂;但富貴又必多造孽,來生於是便轉入貧賤;若再有罪,來世便降為畜生。這是今世再轉來世之因果。

又有活人受罪,有人生來就有先天缺憾,殘疾或者怪病;有人在人生路上,正走得不錯的時候,忽然發現患上這種那種的疑難怪症,像紅斑狼瘡,類風濕病,甚至患上癌症、愛滋等不治之症,雖是仿似晴天霹靂,但卻心生疑問:為什麼會是我﹖他們不知道,這是自己前世的因果,以及現世積下的惡因,到了超出了限度,開始算帳還債的時候了。

我們在今世入道,下決心修真之前,每人其實亦已然積下不少惡因,這些惡因加上前世之因,往往已經造成我們很多惡果。如果我們所積的惡因輕微,果報也就較輕微,比如事不順,多疾苦,常煩惱……等;如惡因重,則果報亦重,則事業窮途,災厄臨身,重病折磨、家破人亡……等。有人以為只要拜神唸佛,現在就開始吃齋,甚至每日打坐,便可消災解難,這是不明白惡因雖然由今日斷絕,但前因仍然未消,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仙佛不可以取代你的因果,必須自己去積善因,抵銷以往的惡因。

知命認命:能明白上述道理,知道今生一切,是以前多生多世積下之因,是過去業力之結果,為之知命。人何以有生,何以有死,是因為因果未了;因果未了,生死就會不斷循環,不斷在苦海浮沉。

我們知命,還要認命。任何人的人生,他所走的路,是其前世因所結的果(健康、疾病、歡樂、煩惱、親愛、痛苦、父母、夫妻、子女……等等皆是),自作自受;不能推諉他人,不能怨天怨地(一切皆由自己,不是天地所定,不是別人派的。表面上今日姓張,明日姓李,每一世面目全非,實際都是因果,使人在輪迴路上來來往往而已);亦不能希望等待來生才來解決,(來生能為人嗎?能生福地嗎?能聞道法嗎?能遇普渡嗎?)只有「把握現在,充實生命」,速速修真,才是真正認命。

改命造命人人可以改造命運,只在於自己的一念向善還是向惡,但結果卻很為不同,正如  呂純陽師尊三月初五乩文所曰:「光明與黑暗,天堂與地獄,一念之差」。過去成為定數,雖不能改變,但我們能夠醒悟,及早了斷。  卜應天祖師勉勵我們:「其來必有因,明日是無常,四生六道轉,今生齊了斷。」(三月十九日乩文)我們如能停止再積惡業,開始行善而累積善業,這就有可能逐漸改變命運。這就是改命造命的道理。

福果,是由善因所種;禍殃,為惡因所種,無人可以違背這個規律。所以,要多積善功,消惡業。然而,這全憑我們心中的一念,是向善還是向惡。  龔中成壇主曰:「一念之差,沉淪苦海,升降浮沉,其理至明。明白因果,各有前因,如是因,如是解,解脫束縛,道法無涯。」(九月初四日乩文)又提醒我們:「積小善自能致福,輕小惡足以招禍」。

消解惡因,必須多作善行,即使極微小也一樣重視去做。  道祖曰:「吉人一日有三善(能夠在三方面做好)語善口說善話視善眼看善行行善身體作善事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一日有三惡,語惡講話,視惡看惡事,行惡作惡業,三年天必降之禍。

吃素持齋果報之中,最重的為殺孽。吃素持齋是不再結殺因,積殺果

放生消以往殺生之孽。現在就開始素食,固然是好,但以前殺孽未清,等於不再借債,但前債實在未清,故宜放生以消。

誦經消前世惡口兩舌之孽。不論前世和今世的今日之前,我們往往都種下過一些口業。即:講不老實的說話、說謊、欺騙人的說話、迷惑人的說話(誑音獷語);說無聊低級、鄙俗說話、色情及花言巧語(綺語、雜穢語);撥弄別人是非、使人不和(兩舌、離間語);口出惡言、惡毒咒罵、怨天恨地、呵風罵雨、毀謗神佛和聖賢、指桑罵槐、冷嘲熱諷、含沙射影、怨尤別人(惡口) 這一類。

常看善書經書常看善書,學習仙佛勸世和教人修行的文章,讓聖賢之言語,常留於我們的內心,再能依法行持,心正言正,一切行為皆正,就能消去前世之冤孽。

印送善書消一切偷盜邪淫之惡因。著作勸善文章,印刷善書經書,送人閱讀,乃引導人民向善歸真,化人間為樂土的大功德,上能超拔祖宗,下能庇蔭兒孫。因為用口勸人是一時之事,用書勸人則可達一世,甚至萬世。這包括乩手、報字、錄文、平沙及編印者在內。唯是印書如果只是例行公事,不管印的內容對錯,也不管其中遺漏,粗製濫造,則反而無功。送書不理環境,隨便亂丟,舖滿灰塵,使人輕賤善書,則更是有過;而寫文章不注意立論偏差,甚至歪曲,未能導人向善,則不但無功,反而有罪,此不可不慎。

導人向道:循序漸進,按部就班,逐漸引導條件成熟的善人向道,助人積累功德,或者勸阻別人做壞事,教人改過自新,亦消己之孽,積己之功。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