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年 修身課程 擇善而行 明因果 知報應 之四

文昌帝君論學習及誦讀《太上感應篇》之好處: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帝君證仙位前曾十七世為士大夫),未嘗虐民酷吏殘暴地對待人民和下屬。周人之急,濟人之乏,容人之過,憫人之孤,一心如此,聽命於天,故能久證真位。今勸世人,每日誦太上感應篇一遍,遵以修行;及書寫一帙音秩,一套,日夕瞻視,依此修行。行之二年,萬罪消滅;行之四年,百福皆集;行之七年,子孫賢明,榮登科第;行之十年,壽命延長;行之十五年,萬事如意;行之二十年,子孫為卿相;行之三十年,注名仙籍;行之五十年,天神恭敬,名列仙班。不依此加意修行,或作或輟音啜,中止之意,今日行,明日廢;人事既乖做人處事有違天理,心田日暗,雖口誦經,而其心不悟,是為瀆音讀,輕慢之意天,罪不容赦。

呂純陽師尊論善惡:

『處中以制外,數在律曆紀;有道數不限,有善天神助』;『善惡正邪,一念之間』,『道可消災,善能化劫』。(辛巳年三月初一)
指出一切惟心造,只有心念中正,方可面對世事的各種變幻;世上人事本來都在天數之中,但惟獨是行善一徑,可以超出天數,而得到天神護擁、襄助。人剛剛開始做善事或者犯惡事,往往是在一念之間,但結果卻完全不同,而有正與邪的天淵之別。行善的力量,竟可化解劫難,消弭災禍,我們何以不樂而為之呢?

救世大士勸改惡從善:

『懺其過去,萬般業障』,『持戒守靜,靜思己過,莫尋人非,各人因果各人受』,教我們解脫自己之法,要『真心誠意,仙佛案前,懺悔立願,願出必行』。(辛巳年二月廿四日)

誦讀:道祖《太上感應篇》 第一至五章(上次課程已講解之部分)

【明義章第一】
太上曰: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示警章第二】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音烏之去聲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鑒察章第三】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音詩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音接上詣音毅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須先避之。

【積善章第四】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音里邪徑路向,不欺暗室,積功累德。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音京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揚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善報章第五】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祐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諸惡章第六】
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
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
音廣諸無識,
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
音竭宗親。
剛強不仁,狠戾自用,
是非不當,向背乖宜。
虐下取功,諂
音僭上希旨,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輕蔑天民,擾亂國政,
賞及非義,刑及無辜。
殺人取財,傾人取位,
誅降
音降音六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

(下續)


(續上)

棄法受賂做官的拋開法律,接受賄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是非曲直全然顛倒,
入輕為重輕罪者竟然重判,見殺加怒看到臨死之人,不加哀憐悲憫,還憎恨憤怒
知過不改,見善不為,自罪引他
自己犯了過錯,不獨不承認,還拖累他人「落水」,
壅塞方術故意阻撓醫卜星相等各種能助人的方術,使之不能出而濟世,教化社群(邪師庸醫例外),
訕謗聖賢不尊崇古聖先賢,還敢加以毀謗
侵凌道德
對有道德之士不尊敬,不親近,反侵犯欺凌
射飛逐走
射殺飛禽,追捕走獸
發蟄驚棲
發掘蟄伏的蟲,驚擾棲息在樹木的鳥
填穴覆巢
填塞蟲蟻的洞穴,翻倒鳥巢
傷胎破卵
傷害動物的胞胎,破壞牠們的蛋
願人有失
望人失敗而幸災樂禍,毀人成功使人功敗垂成
危人自安
危險的時候,讓人承當風險,只求自己安穩
減人自益
剋減別人,以求自己的利益
以惡易好
把壞的東西換去好的,以私廢公因自己的私心廢棄公理
竊人之能
竊取別人的技能、策略、功勞、文章…等,當作是自己的東西
蔽人之善
隱蔽他人的善行,形人之醜形容他人的醜事並廣為宣揚
音竭人之私揭發別人的隱私,到處傳播,
耗人貨財耗費人家的財物,從中謀取利益
離人骨肉
使人骨肉分離或者不和
人所愛,助人為非不引領人向善,反助人做壞事(參閱法施說明)
逞志作威
放任自己,欺凌別人,辱人求勝侮辱他人來求得自己成功和滿意
敗人苗稼
破壞農作,包括阻礙水利、潰決堤防、放縱性畜踐踏田地吃掉稻穀
破人婚姻
姻緣由天定,如果百般阻撓,破壞別人於將婚,或者無風起浪,破壞別人於婚後,都是有違天良的
苟富而驕
一下子富有了,驕傲奢侈浪費起來,茍免無恥做錯事而求苟免,不懂慚愧
認恩推過
不是自己所施的恩惠而冒認,自己的過錯卻反而推到別人身上,企圖卸責
嫁禍賣惡
自己的災禍轉嫁給別人,罪惡推卸給人
沽買虛譽
花錢或者用手段去撈取虛假的名譽,包貯險心表面和善,內裡包藏害人之心
挫人所長
壓制別人的所長,使他不能發揮
護己所短
掩飾自己的短處,不讓人知道
乘威迫脅
利用威勢強迫要脅別人,縱暴殺傷放縱暴行,殺傷人命
無故剪裁
無緣無故的剪裁布帛,浪費織布者的心力,虛耗棉布或蠶桑等物資
非禮烹宰
違背禮法而烹宰牲畜,放縱自己的口腹之慾
散棄五穀
浪費糧食五穀,糟蹋食物,而不知惜福(未完,待續)


『因果報應』故事

救人積大善

清朝崇明地方,有位叫黃永爵的人,曾遇過一位相士為他算命,說是只能活到六十歲,也沒有兒子送老。有一次,當地有條船出海後,天氣竟然驟變,翻起大風,遇到危險,船快翻了,陸上的人都很憂心,但沒有船隻肯主動去營救。黃永爵急忙拿出十兩黃金,買下一條漁船前往,結果救了總共十三條人命。之後,黃永爵有機會再遇到那位相士,對方望著他,感到非常驚訝,說:「黃先生,你的面相轉變了,滿臉的陰騭紋,一定是積了大德,做了大好事,這樣看來,你不但會有兒子,而且他還會考到功名,而你也會活到高壽啊。」果然黃永爵後來生了個兒子,叫黃振鳳,還考中了康熙己未年會試的榜首;至於黃永爵本人,也活到九十幾歲,並得到了善終。可見,行善的確非常重要。

天律森嚴

唐朝的大臣婁師德,是一個器量寬厚,喜怒不形於色,恭敬勤勞,孜孜不倦的人。他在唐高宗時,受到高宗的寵信,對朝廷有很大的貢獻。有一天早上,婁師德將要起床的時候,矇矓中忽見有星官在他面前,對他說:「你本來有很多的貢獻,但是你卻又曾經誤殺過兩條人命,而這個罪過是應當扣減你一紀壽命的,所以你頭上的星光快要滅盡了,這是我特意來通知你的。」這一天他起來之後,隨即感到神識有些昏沈,便對身旁的人說:「我一生行事謹慎,現在只是因為誤殺了兩條人命,便要早死十二年,可見天律是多麼森嚴啊!」沒多久,婁師德就過世了。

聚寶盆

沈萬三是明朝人,有名的大財主,但是他原先並不是富有的。有一次他看見有人拿著幾百隻青蛙叫買,並且準備動手屠宰這些青蛙;他非常不忍心見到這些青蛙被殺,於是就用自己身上的錢,把青蛙全數買下了,之後放到池塘去,使他們能夠悠游自在生活。後來有一天,沈萬三經過池塘邊,看見一大堆的青蛙,圍著圓圈,站在一個瓦盆上面,呱呱的叫著,好像在說:「沈萬三啊沈萬三,瓦盆請你帶回家。」於是沈萬三就將這個盆帶回,做盥洗的用具。有一次,他洗手的時候,手上的戒指,跌落在盆裡面,到第二天早上,他才發覺,便去瓦盆找尋;誰知他突然發覺整個盆裡都是戒指。沈萬三非常驚奇,就用金子銀子放進去試試,結果瓦盆裡面都是金子銀子,原來這個瓦盆就是著名的聚寶盆。因此沈萬三的財富,富可敵國,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

辛巳年 修身課程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明因果 知報應 之三

龔中成壇主(二月初十日乩文):
身明心明真道明  德高功高境界高
玉爐燒煉延年藥  正道行修益壽丹道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至高宗旨、為人生觀。
以上對聯乃刻於樓觀(陝西周至縣終南山麓, 道祖西出之時為關令尹喜演《道德經》之處)說經台「老子祠」的大門內石刻《道德經》碑側,為 道祖所留之「十四字養生訣」,原文含義深奧,每字皆由二或三字組成,每字可獨立解釋,換成普通文字,即 壇主乩文第三、四兩句,提示我們要性命雙修,依循正道行持,是為道家修真要訣。

正道行修,就是要『修、齊、治、平』,這就是至高宗旨和人生觀。九個字之中,而『修身』為先,即從自己做起,由內而外,由個人而擴及家庭、社會、所有人。

◎要明白『修身』之道,《太上感應篇》是不可不讀的。因為《感應篇》的內容,實際上講的就是天律,是個人行為的規範。人常常以為自己對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已經分辨得很清楚,但如果讀過《太上感應篇》,就會知道我們每個人,離開真正的「善」實際還相差很遠很遠。讓我們大家以《感應篇》互相鞭策,共同進步吧。

者,止於一也。言行純一,止於光明正大,心中不起惡念,不染邪曲,念念皆善,以此為修德之本,故為『正道行修』

道祖《太上感應篇》

【明義章第一】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示警章第二】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音烏之去聲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鑒察章第三】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音詩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音接,就會、即上詣音毅,前去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須先避之。

【積善章第四】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音里,踏足邪徑奸邪的、錯誤的路向,不欺暗室光明正大,沒有人知曉,也不會做壞事積功累德。慈心於物對任何事物都有慈愛之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做好自己影響別人音京,憐憫、同情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別人向善感到快樂濟人之急幫助別人的急難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別人有得(吉慶、如意、順利、進步等),如自己有所得一樣歡喜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別人有失(凶禍、惡運、不利、落後等),如自己有所失一樣憂心不彰廣泛傳揚人短,不炫誇耀己長,遏惡阻止惡事揚善表揚善事推多把多的留給別人取少自己取少的受辱不怨受人欺侮不怨恨受寵若驚受到寵愛要更心存敬畏,明白不敢當,加緊累積功德施恩不求報給人恩惠,不求報答與人不追悔送人事物,不會後悔

禍福和吉凶,並不是無端發生的,皆因人的為善或是為惡,而招引致福澤或者凶禍的結果。這是天地間一條重要的天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定不會脫離這個規律。

天地有專查核人作惡犯過的神明,看人罪惡輕重,而扣減人的壽數、衣食享用等。算減就漸而貧乏家破,多遇憂患,人人憎厭,災禍跟隨,喜慶吉祥無緣無份,……當扣減完畢,便是死期。

三台及北斗星君,為監察之神,管人生死壽夭、行善作惡之事,而扣減他的紀算。(壽數以一紀為十二年,一算為一百日)又有由人自身精氣神所化的三尸神,在庚申日,便往見天曹,報告所犯罪過,

而灶神也在陰曆最後一天,上奏一家之善惡。所以說,天眼恢恢,舉頭三尺有神靈,真真不假。上天對人的過錯罪惡,大的扣減福祿壽數十二年,小的扣減一百日。要知道人常犯的過錯,有第六章所詳述的數百事,欲求長生超脫,應該避免違犯。

符合道的事,則勇於去做;不符合道的事,則馬上退回來,不要去做。文中所列,都是為善的開端,我們應從此方向奮勇努力。

【善報章第五】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祐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諸惡章第六】
苟或假如:非義不義的事而動,背理有違天理而行;以惡為能作了壞事,反而自負自誇能幹 忍作殘害忍心作殘害人或物的事陰賊良善暗中加害好人暗侮君親背後對上司、雙親、師長等侮辱不敬慢其先生輕慢老師及長者叛其所事不盡忠職守,不完成自己份內之事音廣,欺騙迷惑諸無識外行的人誹謗諸同學敗壞同學的名聲虛誣冤枉詐偽詐騙攻訐音竭,攻擊宗親宗族同人的短處或揭發陰私剛強不仁剛暴猛烈,面無和氣狠戾自用專橫氣盛,一意孤行,不聽意見是非不當對錯是非不分,顛倒黑白向背乖宜對的不支持,好人不親近,錯的反而袒護包庇虐下取功對下屬凶暴,貪取己功音僭上希旨拍馬屁逢迎上的旨意受恩不感受人恩惠,不加感激,以怨報德念怨不休對人不滿,懷恨在心,毫不罷休輕蔑天民居官者不愛國愛民,欺侮百姓擾亂國政以私心擾亂國家社會公共秩序和政務賞及非義扭曲公義,獎賞不義之人,贊揚奸惡刑及無辜刑罰無辜無罪好人殺人取財謀財害命傾人取位陷害別人,奪取他的位置誅降戮服殺死投誠降服的人,把人消滅盡絕貶正排賢貶謫正直,排擠賢良凌孤逼寡欺凌迫害孤兒寡婦(未完,待續)

什麼是真的善人,那就是人人都尊敬他,上天會護祐他,應得的福祿,不求而自來,妖邪敬畏,不敢接近他,神靈在冥冥中護衛他。凡所做的事業能夠成功,永垂不朽,名登天府。上天給善人的回報,是這麼隆重,一心向善,一定有求必應。求為天仙者,需要積累一千三百善,求地仙者,要積累三百善。

諸惡章詳細敘述各種惡行,教人知所警惕。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