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年 修身課程 地獄的介紹 明因果 知報應之十三

金蘭觀修身講義 —— 地獄的介紹 明因果 知報應之十三

地獄的建立

世人忤逆不孝父母,事君不忠,兄弟不悌,夫婦不義,朋友不信,循環作惡造孽,沉淪而不知悔改,積之日久,其性氣變得重濁,死後不能上升,沉於地下。自周代起,  世尊佛祖遂倡建地獄,加以懲治,俾逃出陽律者,不能避免陰譴,於是開始有地獄之設立

地府(整個幽冥地府全由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管轄)

地獄是一個統稱簡稱,實際區域包括:
地獄十殿,另地藏、東嶽、酆都三宮,合共十三宮殿。另外,有鐵圍城、枉死城二城,為酆都兼管,屬城而兼獄;之外尚有山(焰魔山、鐵圍山、熱惱山、滑油山);橋有奈何橋;池有血污池,亦十殿分轄。

地藏宮:為幽冥地府的總行政機關,亦是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辦公之處。

地獄十殿:十殿獄所功能有所分工,首尾兩獄不以刑罰為重點,故著名大獄實際有八,由二殿至九殿各設一個大獄,其下又各設十六小獄,即共一百三十六獄。另外一殿本身有三小獄,五殿新近(於清末民初)另增十小獄,九殿新增一小獄(為
佛祖特別要求而新增設)
,再加鐵圍城、枉死城、血污池,地府獄所共計一百五十三獄。

地獄十殿 各有冥王管轄,依冥律執行刑罰。十殿分別為:
一殿 秦廣王  設孽鏡台 僅設三獄:僧儒獄、飢渴廠、補經所
二殿 楚江王  下轄活大地獄 及十六小地獄(名稱略)
三殿 宋帝王  下轄黑繩大地獄 及十六小地獄(名稱略)
四殿 伍官王  下轄合大地獄 及十六小地獄(名稱略)
五殿 閻羅天子 設望鄉台下有叫喚大地獄 及誅心十六小地獄(名稱略)、
   近又新設十獄:
雷轟獄、銅人獄(附設亂倫獄)、稱鉤獄、鐵床獄、銅汁獄
(以下最新,叫新建五獄城,乃專懲現代受歐美邪風影響,不講五倫八德、不孝不忠之人)
文明自由獄、凶器獄、左道害人獄、唾尿糞穢獄、鋸解分尸凌遲獄
六殿 卞城王  下轄大叫喚大地獄 及十六小地獄(名稱略)
七殿 泰王山  下轄熱惱大地獄 及十六小地獄(名稱略)
八殿 都市王  下轄大熱惱大地獄 及十六小地獄(名稱略) 另包括奈何橋
九殿 平等王  下轄阿鼻大地獄 及十六小地獄(名稱略)
另新奉 世尊佛旨加設一孽僧獄
十殿 轉輪王  專管輪迴轉劫,不設獄
   下轄轉輪台、轉劫所(轉劫所合八十一處共八大司:查驗司、稽善司、考過司、
   恩怨司、壽命司、支配司、掌劫司、授生司
)、醧忘台(孟婆神主管)、投生六橋
   (金銀玉石木竹:四生六道之途)

地府中還有兩宮,專管十殿未能處理之問題,分別是酆都城東嶽宮
酆都城:由  酆都大帝主管 下設鐵圍城(新設誅奸懲偽獄)、枉死城、血污池

東嶽宮:由 東嶽大帝掌管,掌管天下神鬼、遊魂幽魄、山精妖怪等十王不能拘束者,及人間臣民貴賤高下、祿科厚薄、地獄各案籍簿、七十五司生死修短之期

東嶽宮內有記功司、記過司(一殿)
殷別升降司、記錄殊勳司、升授仙職司、升授地祗司(二殿)
品類司、壽命司、爵秩司、註祿司(三殿)
勾魂攝魄司、誅邪殛怪司、審判司、考校司(四殿)……等等

東嶽宮內又有宣講宮,專門負責教化工作,分有三級下級班所聽之課,為因果報應、善惡賞罰之理;中級班為三綱五常、五倫八德的道理;上級班講河圖洛書、太極先天易數、道佛玄秘內功、三教同源的道理。

 

  地獄之設,專事刑罰,俾世間為非作惡之人,不能逃出天地的譴責和懲罰,目的仍是要世人改惡向善、改過自新,不再沉淪,超脫輪迴苦海。  世尊佛祖痛心疾首,倡建地獄,實是上天的一片慈憫,一般世人又能體會其中深意嗎?

 

辛巳年 修身課程 謹言慎行 明因果 知報應 之十二

金蘭觀修身講義 —— 謹言慎行 明因果 知報應之十二

三清四正 非禮勿言
  修真之士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中,應特別留意一項看似問題不大,其實卻大有問題;或以為與己無關,誰不知卻是人人有關的事情,那就是『謹言慎行』,也即『非禮勿言』(其他是非禮勿視、聽、動)。要知道「四非」加身,即為「罪」人。 龔中成壇主在今年年初,就重點提醒我們:「我壇備受三界十方倚重,一切謹言慎行,慎之在始。 (三月初一) 之後更多次在乩文中以『謹言慎行』勉勵我們,莫辜負上天的期望。

一、不慎的言行,有礙修真

易經頤卦專講人之修養,由卦形仿似口腔,而借喻飲食攝取養份,再借喻言語之發,應適可而止,顯示養德之道。飲食不節會傷身,皆因放縱口腹之慾;言語不慎會禍身,皆因發洩心性之欲(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修士在飲食和言語能知所節制收斂,方不礙修真,如此才能益己益人,既養己又養人,養身又養德。我們現在常說齋戒,這齋戒其實不只是吃素不殺生,而更是謹言慎行,所謂齋口齋心,積口德、戒口孽的意思。

二、言行乃信之基,故必謹慎

  「仁義禮智信」五常,仁義為首,信為其基。天地有信,故四時八節運行,日月有信,故日夜更替晝夜分明。如天地日月無信,則萬物如何生存?人稟天地之氣生,所以更應有信,所謂「人無信不立」。
龔壇主曰:「信心十足,堅信大道,信仰自由。誠信之義,處世之良規,人無信不立。相信仙真佛聖,相信天理天律。言行一致,威信至上。
 (九月十九日) 言語之發,必須有信,故必謹言慎行也。


三、言語之不慎,最損人和

  修真之士最大的缺點是言語輕發,一旦講錯話,往往最易傷人,影響人和。對這一點,「修真行道,豈能有忽(七月十五日),雖然「言者無心,(但)聽者有意。(因)意志意念,一念之差。(於是引起)一股無明火,燒盡功德林。 (九月廿六日) 以往積累的功德,全部化為烏有,「千年道行一朝送」,寧不慎哉。因為意氣而起的言語,更可變為利劍,甚至使人結下深仇大恨,可見「禍從口出」是真確的。所以言者時刻要多加小心,言語務必檢點。一句話還未出口,先要審查可能的後果然後才講,還要考慮會否詞不達意,以免引起誤會,不著邊際的話也要防止,另外可以客氣去講的話,就盡可能客氣些。而講出之後也要回想其中的含義,檢討有沒有錯失。至於一時心中有氣,則最好盡量不發言語,以免氣頭上,言語不好聽,種下口孽惡果。而聽者亦宜學會容忍、寬恕、體諒、包容,對別人無心之言亦不介懷,

  本來同道中人,一如人於五倫,並沒有什麼根本的矛盾,更何況大家有共同的方向和目標、理想,為什麼反而比外人還不如呢?故此,  壇主多次勉勵我們要「同心同德」,並曰:「既入道門,放下執著,多反省自己,別尋他人是非。千萬不要小看自己,切勿輕視別人。 (二月初十) 這值得我們牢記啊。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