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年 修身課程 六度般若 《般若心經》淺解 之十

修身講義——六度般若《般若心經》淺解之十

  充滿罪惡苦惱的五濁惡世,是為此岸;理想而真善美的真理世界、極樂而寧靜的莊嚴淨土,是為彼岸。由此岸到彼岸,即「波羅蜜」,其手續雖很簡單卻又不容易──運用「般若」:依照道佛真理(學習文字般若),運用內觀返照的智光(觀照般若),衝破無明煩惱,度生死苦海,得到萬物之真相(實相般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名稱,就是研究如何以「般若」而到彼岸,在「心」中做功夫的一部「經」,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重要經文,《心經》是核心主題,別題是:「般若波羅蜜多」。

以般若心作布施

  佛法中有六種能渡己渡人的法,稱為「六度」或「六波羅蜜」。第一為檀越波羅蜜,梵語的檀越,亦名檀那,譯為布施波羅蜜。要布施先要捨棄,所謂施捨,是一種慈悲的救濟,亦是捨己為人的精神,能夠捨棄即能有所得著,所以謂捨得。立下菩提願的大乘菩薩,無時無刻不是為大眾的最大幸福而謀劃,為大眾的安樂而奔走,視眾生為父母、兄弟、姐妹,凡是自己金錢、能力、精神與時間許可的,莫不全力以赴,或施與金錢救濟,或物質援助,或醫藥治療救苦,或以真理幫助其思想覺悟,以技術方法幫助其克服困難,安慰撫平其精神上的苦惱,甚至在其生命財產安全受威脅時,施以無畏的保護。此所謂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三種布施。

  更重要的是,施恩不望報,在布施的時候,沒有計較誰受布施,也不覺得我在進行布施,還有布施了什麼東西都不放在心裡,所謂外不見受布施的人,內不見有布施的我,中間不見有布施之物,此所謂「三輪體空」。《金剛經》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布施而無所住,便為般若。如果布施的時候,心中存此三輪相,便不能算是布施波羅蜜,這種布施便非般若。這與《道德經‧七十九章》之意相同:「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契是俗語中的合同,有左右之分,左由主財者收藏,右由借財者收藏,還款的時候兩相對照為準。聖人執左契,比喻施恩之人,不計較被借的款項,沒有捨不得,也不介懷回報,故此不會去追責借財者,這就是有德之士的態度。但世人卻不如此,必求追討借款,合回一起,斤斤計較。)般若的布施便如聖人,執左契而不計較追責一樣。

持戒可免隨波逐流、同流合污

  「六度」第二是尸羅波羅蜜。尸羅譯為戒,亦名防止。戒是戒條、或規律,所以譯為持戒波羅蜜。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團體有團體的紀律,社會有社會的秩序。紀律和秩序都是用來警惕人們,控制和避免人犯下不軌的行為,鍛煉人美好的人格,培養人公共道德的觀念,從而幫助一個社會得到完善。我們無論是在行為上或心理上,都有遵守戒條、紀律的必要。中國古代,以「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的道德紀律,來規範人不要任性放縱,情感不要盲目衝動,的確是有助於人行為的改善。

  可惜,近代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人們妄談自由,放浪形骸,無惡不作;於是道德受到破壞,作奸犯科可以自由、爭權奪利可以自由、擾亂社會秩序也可以自由,甚至奢言言論自由,而不顧對社會人心、對單純質樸的青少年的影響,以色情及吃喝玩樂來荼毒下一代,是非不分。國家法律除了懲罰於已然外,還有甚麼辦法阻止呢?

  我們道佛兩教,不但以因果定律來勸化人心,使人防患於未然;更制定戒律來規範人的身心言行舉止。道教的主要戒律有三皈五戒、三清大戒等,佛門的戒律從略,在這些戒律嚴格規範下,既令人禁止作惡,更令人積極地向善、修善,凡有利益世道人心的事,都沒有不盡力以赴的。道門與佛門中人,在這種嚴格規範訓練下,不但身不犯罪、心亦不犯罪。行住坐臥,一舉一動,如音律的節奏,吻合上天的法則;一進一退,都如軍隊的步伐,契乎正道。若然人皆信奉道佛,受持所制的戒律,那麼,社會自然不治而安、不改而善,所以說宗教能補政治之不足;人們也就可以跳出墮落犯罪的陷阱,共同抵達真理至善的彼岸,故名找戒波羅蜜。

布施持戒可修福

  布施是克服自私自利的藥方,能對治人的貪心。有能力布施本身是一種福,因為可以為自身積累善果,從因果來說,我們今生的福報都是前生布施積累的,而今生布施亦可為來生積福,為子孫後代未來培福。

  當然布施應不求回報,也不求福報,故此不要計較,不要?相。然而修福是客觀的存在,所謂福慧雙修,其中就不否定修福。因為福與罪是相對待的,不修福就必然造罪,不持戒便作惡業,沒有中間路線。學道人希望離開五濁惡世,由此岸到彼岸,行波羅蜜多,就是要轉凡成聖,若天天造罪作惡業,怎能到達彼岸?莫說八百德行難滿,而且福報不夠,陰功亦不能積至三千。不說未來生死如此遙遠,即是眼前修行,如果福果不足,要修也修不來,受到很多妨礙,比如每天營營役役,生活艱難困苦,從早到晚,忙得精疲力盡,要修真不是沒有時間,就是沒有精神,這就是福報不夠,讓事務魔纏身了。而更為厲害的一個,則是病魔,我們不修真用功沒有病,當要用功修真時,這個病那個病都來了,要看病治病也不容易,因為福報不足沒有錢,缺少醫藥費,或者遇上庸醫,把病越弄越糟,把一點的錢花掉,那怎麼修行呢?福報不夠,還可能遇上更多的魔障,學問知識不足,技術能力不善,種種煩惱,以至家人配偶在身邊制造麻煩,使你身心不安,都能給你阻礙。

  故此修行人更要多作布施,貧窮的修道者,雖說財力微薄,但發自真心作財布施,仍可媲美富者的大筆財富,而且財資是錢,但出力也可是錢,故可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搬磚搬瓦、掃地幫廚,一樣是布施,是以自己的能力培福。像
司馬頭陀副壇主所說:「言行舉止,善念時時記在心。只要盡心盡力,各盡所力,量力而為 即可少至 愛護樹木,救一昆蟲,俯拾玻璃碎片,見善勇為,珍惜紙張,保護觀物,一粒藥丸,一個膠樽,粒粒皆辛苦。……行善就在 一念之間,剎那片刻,一念超生,度人自度。(061119)至於富者財力充足,能利益眾生,修行又沒有生活艱難的煩惱,完全可以「以福培福」,使福報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龔中成壇主勸勉本觀今年新一屆值事會時說:「各應至誠一心,群策群力,為自身積功立德,為子孫後代建立里程碑,為人間增設修真樂土。秀士本色,勇往直前,道途輝煌」。我們能否有這三個「為」的心呢?能否本著入道時濟己濟人的初衷,人我共度的志願,身在道堂佛社,心懷般若菩提大願,多種福田呢?

丁亥年 修身課程 求『晉』的六種態度

修身講義——求『晉』的六種態度

丁亥年值年卦火地晉,乃講上進與努力之道,已如前述。現在看看卦中各爻的爻辭,從其含意而研究六種求進的態度。

上九
剛逞強過中失位
六五
柔居尊位以虛得吉
九四
剛居柔位履非其位
六三
柔處剛失位有志
六二
柔居中得正無應
初六
柔不得位有應

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旡咎。貞吝。象曰:維用伐邑。道未光也。

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旡不利。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晉如鼫鼠。貞厲。象曰:鼫鼠貞厲。位不當也。

眾允。悔亡。象曰:眾允之志。上行也。

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象曰:受茲介福。以中正也。

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旡咎。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也。裕旡咎。未受命也。

進取的六種態度

  《易‧晉卦》總體意義言進,論前進、上進,裡面的六爻則論前進、上進中的六個時空段,出現的六種主要狀態。每種狀態的描述,在易經的爻辭中作了詳細說明,爻辭指出的狀態,實基於該爻所據有的特殊的「時」與「位」的因素,最大可能產生的情況,和這種情況下的得失與吉凶悔吝,但爻辭亦往往給予指引:如果……就會……,相反又會如何,給予當事人理性地選擇。所以卦爻一起結合,實可以指示人們努力的方向,預估事情的結果。

  「晉卦」初爻所指為晉之始,所謂初進,恰如一個開始求上進的人,或者修真起步的人,常常會遇上很多挫折(前有二陰,本爻不得位,全卦及下卦之始),所以「晉如摧挫折」。這時候如能保持堅貞的信念,不怕挫折,定能獲吉而得進步(貞吉)。因為一個新人,他的才能品德,尚未能為人所信服(罔孚),這時候,必須放開胸懷,不計較,才能旡咎(裕旡咎),將來得到大家的接納及幫助(上有九四之應)。象辭說遇到挫折,只有專心致志的態度,才是正道(獨行正)。由於此爻在「勿用」之位,未擔當什麼責任(未受命),所以也不會做成什麼傷害。

  「晉卦」二爻所述,是努力上進中的主體,求晉之心堅定的一種人,也開始思慮擔憂問題(愁如)了,他們只要保持正道,擇善固執,是沒有不吉的,是一定能受到居於尊位的祖母一樣的長者認受,並且賜予他幸福(受茲介福于其王母)。此爻柔得陰位,柔順虛心而居中且正,是其言行舉止皆能守正,恰如其份,不僭越,默默耕耘,是全卦最知守本份的一爻(以中正也)。這樣的人,正是《道德經》所說的:「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蔽則新,少則得」的一類不怕被委屈、冤枉、低心下氣、條件很差、所得微薄的人,然而正是他的虛,使他日後得到最大的收穫,得到似乎不應得到(上無陽爻呼應)的賜福,所謂理無應,但情有應,可見虛能受益,而感動人。

  「晉卦」三爻屬坤卦  之最上位,因陰處陽位,是為不得位,故此有才德等不足之缺點(悔),不過坤德柔順,不胡作非為,願意率眾(初二兩爻)聽從上面的大明(離卦)之志,得到大家的認同(眾允)信任,不計較他的缺失(悔亡),因為他是努力求上進的(上行也)

  「晉卦」四爻乃屬陽爻,以剛性而居於應該柔順的四爻陰位,情況可想而知。四爻靠近五爻君位,本應以柔順之德來協助五爻之君,但現在卻為陽爻剛性,有挾迫君上、不勞而獲以求進的態度,於是爻辭用了一個特殊的名字:鼫鼠。鼠是一種不自己生成財富而取別人財富,享受現成的動物,而鼫更是有「五能」但「不成一技」的鼠。《說文》曰:「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如此能力不大,如不貪心尚可,反之堅持(貞)其貪心,做不合乎其位之事,則危險(厲)了。這種危厲,皆因其「位不當也」。

  「晉卦」五爻先言悔,這是因為五爻君位,本屬陽爻所居,今為陰爻,是才不稱位。但是他是離明  的中心,以陰爻居之,能謙虛而不剛愎自用,不介意得與失(失得勿恤),並能委重任於群臣,下面又有群眾的附麗,故此無往不吉(往吉,旡不利)。本爻的關鍵,在於他的地位,居於尋常所謂九五的尊位王位,即高高在上,但離為日,光明普照,無私無隱,所謂「自昭」。能夠「自昭」,即「不自見不固執成見故明、不自是不自以為是故彰、不自伐不誇耀功勞故有功、不自矜不驕矜所長故長」(《道德經》),正是他待人接物態度的寫照,沒有德行的人是永遠也做不到「自昭」的,因為不能「失得勿恤」,五爻以此而成為晉之主,成為「以理服人,令人心悅誠服,人心歸向」,「在上不驕、高而不危」的王者,故能得心應手,「往有慶也」。

  「晉卦」上爻也是高高在上的一爻,本屬陰位而陽爻居之為失位,兼且過中,又在全卦最極之處,故驕亢而無人能服,其手段是以動物頭上的武器──角來比喻他動用最後的(上爻到盡頭乃亢龍有悔之位)武力(晉其角),以力去服人,一味攻打別人(維用伐邑),正如 龔壇主前此所述:「以力取勝者謂之霸,霸權主義」,就是此爻所代表的一類人的寫照。但這樣的做法是危險的,求晉而動用暴力,其他人如何能服?又怎會跟從?沒有群眾做基礎的進步,並不是真正的進步。爻辭提醒這種人,若果他知道這樣下去,結果會危厲而願意覺悟悔改,便可得吉而旡咎(厲吉旡咎),惟是執迷不悟,孤行到底,則只會自吃苦果(貞吝)。處上位不能柔順謙虛,以德服人,而用強硬手段,「以暴易暴,取得一時,不可長久」,這樣的進身之道,並不光明正大(道未光也),也是註定要失敗的。

柔順皆吉,剛強皆凶

  「晉卦」卦象指出,太陽出現在地上,光明普照,天下萬物皆有所進步。但上進之道,每個人所處的時空不同,便會產生不同的態度,必要光明正大,胸襟寬廣,又要順乎自然,所謂水到渠成,不能勉強,故卦中各爻皆以陰爻為吉爻,柔順而上行,都能有機會達到進步;不光明的進步,一是用強力的手段,暫時達到目的,二是並非真實才幹,卻尸位素餐,二者的動機都僅為個人所欲,但結果都會失去眾人的認同和支持,又能有什麼好處呢?

  但晉卦六爻,都教人要堅持正道,堅貞篤道,而不是因為柔順而放棄最基本的原則,初爻教初晉之人要在挫折面前堅定獨行,二爻教在晉之中流者守好本份,三爻原諒有群眾認受者的缺失,五爻教在上位者放開得失、自昭明德,又告誡沒有本領的四爻不要「出位」,提醒遠離民眾的六爻不要妄圖以力服人,如是則以剛為體(堅定的目標,擇善固執),以柔為用(與群眾在一起,不計較得失,不怕委屈,受到大家認同),謙厚虛心,與眾人同心同德,如此才能在群體中力爭上游,得到真正的進步。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