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年 修身課程 心的修行《般若心經》 《般若心經》淺解 之十三

修身講義—— 心的修行《般若心經》《般若心經》淺解之十三

《心經》題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經題,重點在一個『心』字。人人都有一個真心,但我們本有的真心卻被妄心所遮蓋,因而現在這個我是個「妄我」,不是真的我。妄心由於妄想,其中無明是根源,欲望是動力,執著是助緣。「人心好清,而慾牽之」,要澄心靜慮,必須明白無明的底蘊 (由十二因緣可明),破除執著,從而遣除慾望。

餘桃啖君(又稱餘桃之罪)

《韓非子‧說難篇》: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 音月,古代酷刑,把犯人的腳砍掉。彌子瑕母病,人聞,有夜告彌子,彌子矯 假託、詐稱,專指假託君命 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異日,與君游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 同啖,請別人吃的意思 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啗我以餘桃。』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故有愛於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於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後說焉。

請看《韓非子‧說難篇》中的一個故事:

  戰國時代,衛國有個叫彌子瑕的士,深受衛公的寵愛。一天深夜,彌子瑕的母親得了急病,僕人匆忙趕到宮中報訊。三更半夜,彌子瑕無法請示衛公,又急著要趕回家,便向侍衛偽稱已獲得衛公的允許,乘了衛公的馬車出城回家。當時衛國的國法森嚴,擅自乘坐國君的車子,是非常嚴重的罪行,會處以刖刑。但衛公後來得知此事,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對彌子瑕讚賞有加,說:『彌子瑕真是個孝子,為了探望母親的病,連刖刑的可怕都不顧了!』

  又有一次,彌子瑕陪著衛公遊果園,彌子瑕摘了一顆桃子放在嘴裡,咬了一口,發現又甜又香,立刻遞給衛公,衛公竟很高興的對其他人說:『彌子瑕多麼愛我,美味的東西,誰不想全部吃掉?這是人之常情,可是他卻立刻想到了我,把剩下的半個桃子給了我……』後來,彌子瑕失去衛公的寵愛,衛公對他的評語,也就改變了:『這傢伙真是豈有此理,不但擅自乘坐我的車子,甚至連吃剩的桃子也敢叫我吃……!』

患得患失

  古時有一個善於射箭的高手,百發百中,要射那裡就中那裡,一個銅錢懸在半空,他能夠穿過中間的四方孔,而不碰到銅錢。國王知道了,一天召見這位射箭高手,對他說:「你就射那遠處的目標,射中了,賞你萬金;射不中呢,就要你拿出相當萬金的財物給老百姓!」這個高手聽了,面色一陣紅一陣白,呼吸急促,很是緊張,於是拉弓射箭,結果沒有射中。另外再射,也沒有射中。

  國王跟大臣們說:「這個人呀,聽說平時沒有射箭射不中的,今天為什麼呢?」有一個大臣說:「像他這種情況,是患得患失成了他的禍害。平時沒有射不中,是他心中沒有負擔,現在定了賞罰條件,萬金的得失成了他的負擔。如果人們能夠拋開歡喜或恐懼,沒有得失的計較,那麼天下人都能成為跟他一樣的神射手了。」

偏心與得失心

  人的妄心遮蔽真心,於是障蔽靈明,生出種種迷執,而不能正確對待周圍的人、事、物,於是以錯誤的見解和方法,處理各種事務,因為這種原因,而不能不偏不倚,公正無私,自己辦事不循法理,卻要說是別人不對;對自己喜歡的人可以包庇縱容,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即使他做事合情合理,也不肯接受。這在古時,有「餘桃之罪」的衛靈公,對彌子瑕喜歡的時候,原諒他的矯駕 孝行情有可原,吃他的餘桃覺得高興。但一朝不喜歡他,當時的每一件事便成了罪狀。這在現代,在我們身邊,常常也有這樣的情況,以致對人不對事,鑽牛角尖,言語挑剔,不能顧全大局,不遵守統一安排。 龔壇主在六月卅日批評這種「秀士未悟猶占僻」的現象,又於七月廿一日乩文中,呼籲我們要「正理道修」,「珍攝天緣,檢討自己,反省自己,日有三省」。依循「正理」,真不容易啊!

  神射手因為患得患失,心為賞罰所牽,因為得失的執著,心情不能平靜,結果失準,神射手結果不是神射手,說明人如不能離相 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心便不能清靜,不能以平常心對事,就難以辦好事情。所以, 龔壇主說「平常心藏真智慧」,「世人如能率己本性 由天性良心出發,不憂不懼,內省無疚,問心無愧,素其位 在平日所處的地位 而勤修做份內應做的事 ,居而不倦 處於其位不言倦,勞而不怨煩勞而不埋怨,盈而不驕,忠心耿耿,中正和平……。(2007/8/5)

心無所住

  以上兩種心的表現的現象,進一步說明人的心因物而生,即從眼見之人事物,而生起其心。像見山而知為山,見水而知為水,故未見過的事物,心就亦不生,譬如現在有交易所這東西,才生起人們買賣投機之心,如果沒有這東西,此心即不生。修真者要明白一切唯心造,周圍的事物雖多,假如能夠將心如鏡,雖然鏡中見人見物,但並不綁於物,所謂對境無心,不起執著,不生貪瞋痴,便是心之虛空,便能復見本性。比如一隻很好的水晶玻璃杯,人們自然高興地使用,設有人裝載過髒水,然後用令任何人都覺得滿意的方法去清洗,便始終有些人不敢飲用這隻杯的茶水,為什麼呢?因為覺得「髒」,但實情已經洗乾淨了,一點也不髒,那就是人的心的執著。杯已經超越了「乾淨」與「不乾淨」的境地,只有人的心使它「乾淨」或者「不乾淨」,這就是人心的作用。又有人對死人的東西很是忌諱,聽說屬於死者用過的東西,便急不及待的要棄掉,但想想世人口袋中的鈔票,難道沒有經過死人之手嗎?何以不將之棄掉,其實這時是沒有把鈔票跟死人聯起來,沒有這個「心」的緣故。

  心有所住,即是妄念;虛空之中,無有罣礙。心的虛空,並非強制的空,所謂頑空,而是《金剛經》所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清靜經》所云「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這樣,心無所住,觀物無心,真心便能發露,回復真我,這才是《般若心經》教人「心的修行」的方向。

丁亥年 修身課程 六度般若與功德 重溫《孝經》迎施澤

修身講義——重溫《孝經》迎施澤

   又將到農曆七月,紫霞施澤前夕,孝子賢孫追念父母祖先的一份孝心,隨著日子的越趨接近,好像芬芳的花香一樣漸漸濃郁起來。

  回憶過去,家中每到這段時節,先是摺下金銀冥鏹,然後在某一天擺出飯菜盛宴,桌椅雖是空無一人,但一種親人團聚的氣氛,卻是油然躍然,令筆者難以忘懷。父母親在我的小時候,就讓我知道雖然沒有見過面,但卻有祖先及叔伯長輩的存在。

  現在取代家中祭祀活動的,是在道觀中的盛大法會, 師尊慈憫,知道壇生對先祖的孝念,因而有「紫霞施澤」之設,讓壇生能夠藉著幾位 師尊的法力,薦拔先靈,一盡為人子女的心意,並且惠及常臨壇的善信,所以說各位來到金蘭福份非淺。

紫霞施澤的意義

  《孝經》裡面說:「夫孝德之本也。」即是說孝是一個人道德的根本,所以任何人亦應將能否盡孝,放在他的所有事情的前面,那麼「紫霞施澤」的意義何在,人在這個活動中應怎麼體現孝道呢?

祖師起草的祭文中指出
,施澤意義在於

本指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追念先賢;進一步也指人謹慎從事,做什麼事都考慮到後果,從開始時就謹慎小心,所謂慎終如始,這樣的為人方為真孝。

先芬就是祖先的美德,將祖先美德加以傳揚歌頌。這就是教人記住親人的優點、好處,學習他們的榜樣。

父母親人尚存,應好好珍惜,照顧奉養,謂之事親,更要順其意、令其開心、安心、放心,不會因自己的胡作非為而蒙羞,這是孝順的精神。(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

後昆,是子孫後代;裕是富足,垂是留下。為後人留下偉大的業績或美好的名聲,而不是惡名、臭名、罵名。

人與人的關係各有其位,在本位做好本份,乃十倫之意。
1、 見事鬼神之道(為什麼禮儀如此莊重,乃顯示對鬼神的誠敬)
2、 見君臣之義(為完成整個過程,看到君臣的忠與義)
3、 見父子之倫(父母祖先與子女間的慈與孝,處處顯露)
4、 見貴賤之等(先賢先祖在恰當的高位受後人禮敬,如家族墳祠)
5、 見親疏之殺(親與疏、遠與近應有不同)
6、 見爵賞之施(對賞賜莊重不可兒嬉,比如供品福品)
7、 見夫婦之別(夫婦屬一家庭,身份明確,必須尊重……)
8、 見政事之均(事務處理要均平)
9、 見長幼之序(長幼兄弟、年紀大小有先後的次序)
10、 見上下之際(上下級之間乃有所區別,規則不同必須遵守)

壇生善信如何盡孝:眾善齊芳

積福

積功

積德

  地獄陰森,亡靈悽苦,見之流淚,聞者傷心。壇生善信孝親之心,何忍親人在此受苦,所以在法會全過程(現在準備階段至典禮均是)中,努力參與,事事盡心,與人方便,實際上就是在盡一份孝心。上天為我們設置法會,乃「方便人者天也」,我們為法會多做些事,使「紫霞施澤」順利完成,是「方便鬼者人也」,本觀各部門遵照值事會決議,暑熱中佈置場地,填寫輸入打印資料,張貼名位,搬運衣包冥鏹,協助附薦者辦好手續,至法會當天一起努力完成盛典,則親人定當高興,得到超昇薦拔,如此在自己來說是修了福、積了福,如果個人做得很好,又不介意多付出,不執著,不將自己所做放在心裡,則不僅是真正盡了孝義,並且還把福德變成功德了。

  《孝經》說:「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是教我們擔任工作,就要盡忠職守,不參與工作則防止出現過失,將事情努力辦好,盡善盡美,補救錯失,消除不當的行為。曾子也說:「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陣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禮記‧祭義)這是說人的身體是父母所生的,用父母所給的身體去做事,怎敢不恭敬謹慎呢?這包括了日常起居不莊重,為國家做事不忠誠,擔任公職工作不盡忠,與朋友交往不講信用,在戰場上作戰不勇敢,都是不孝的表現。這五方面做不到,不僅受到批評與懲罰,還給自己的親人帶來災禍,誰敢不恭敬謹慎對待呢?

  我們金蘭觀遠處偏僻郊外,設施簡陋,但是卻得到天心眷顧, 聖尊施展法力;又有各經生至誠,誦讀經文,持齋守戒,謹慎言行;壇生善信真誠奉獻,在這暑熱之時,汗流浹背,人人為發揚孝道,不計較個人得失,為觀出力,所謂眾善齊芳,正可心昭日月,這才是紫霞施澤的精神,忠孝的精神,修道的精神,眾所不同的精神。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