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年 修身課程 五蘊皆空 《般若心經》淺解 之十八

修身講義—— 五蘊皆空《般若心經》淺解之十八

認識自心

  我們說「觀自在菩薩」,就是返觀自我,認識自己,以達到改變自己。認識自己什麼呢?就是自我的「心」,找尋自我本具的心性。

  「心為身主神為君」,這個心是人一身之主宰,是人的生命之本,是見聞知覺的能源。心在人在,心去人亡。心也是天下之大本,因為人有妙明之心,才能應物,產生意識,才能理解萬物,改造萬物,才能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語言文字、文化知識、科學成果、綱常倫理、宗教等等,哪一樣不是人心的產物?心是大自然賦予人特有的靈機,是世界上的萬機之母,可以這樣說,世界上如果沒有人的心,也就沒有了人類社會的一切。

  「心性至大,無以尚之」,亦無所不包,我們想日月江河,日月江河就在心裡,人的思維到那裡,意念一動,萬里之外,當下立到,可見心能裝下整個世界而不滿,速度能超過任何東西的速度。心既然有這麼大的本領,我們就應該了解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是從何處來?它有什麼特點?水有源,樹有根,找到了根源,才能真正明白,真正理解。

  心是宇宙真空所化之靈氣,故謂之心靈,清靜經謂之人神。心靈好清不動,如同本來無極真空之本,謂之本性、天性、靈性。心靈動,如果本乎天性,順性而行(比如天有好生之德,人愛生好生不殺生),是謂之天理、良心、真心,所以說「率性之謂道」,是為道心,可以種下善業。心靈被後天物慾所迷,動而不順天性,因物而生欲望,喜惡貪求、嗔恨妒忌、痴心妄想、驕傲輕慢,是為貪心、慾心、妄心、嗔心、妒心、恨怨心、疑心、煩惱心,可以種下惡業。

  人的心向善,就會建設出一個美好的世界,營造互相關懷、愛護、包容、幫助的和諧世界;反之,人心不善,就會製造一個污煙瘴氣、亂七八糟、不講道德、不忠不孝的惡世界。認識人心,特別是自我的內心,是修真修身的重要部分。 華佗仙師勉勵我們曰「懺悔心、忠孝心、慈悲心、愛護心、感激心、歡喜心、和平心、誠心誠意,發自內心,積功立德,將功補過。(2005年6月19日)就是教我們建設善心,恢復善良本性。由一己至無數人都能如此,則可以人心轉,天心轉,化戾氣為祥和,變大地為樂土。

  但心靈容易被後天事物所迷,這就是五蘊,五蘊就是我和你,就是一切眾生。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度一切苦厄。

  這句《心經》總綱,講述了「五蘊皆空」的重要原理。蘊是蘊藏、積聚的意思,五蘊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元素,組成我們具有靈魂與軀殼的身心:

²

色蘊:我們將世界分為精神與物質兩部分時,則所有物質,便稱為「色」,屬於有形有實體的存在。凡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嚐、身所覺,都可以說是色蘊。

²

受蘊:受是感受、領受或接受,是人對於外在環境,由感覺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分有樂受、苦受、不樂不苦的中性感受。

²

想蘊:思想思慮之義。當內心與外境接觸,所引起的思想活動。

²

行蘊:由上面的心理活動,推動人的身心,向善或向惡的方面發展的原動力,因意念而行動,造種種業。由於想一經生起,常常是念念不斷、念念遷流的,這種滾滾不停的思想也是行蘊。

²

識蘊:對外境由分別而認識的全部心理活動,歸納分而為八識。這裡識蘊一般指第八識。(八識包括由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產生的心識,為前五識;對前五識作出認知分別,作出思想反應,為第六意識;執著自我的七識末那識;藏有所有業力、因果輪迴的元素,影響人的性格的八識阿賴耶識。)(八識已於乙酉年課程詳解)

認識五蘊皆空

  關於五蘊,是說世間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五蘊皆空,是這種現象沒有永恆,只是一時的聚集,是遵循成住壞空的規律而出現,然後消失,稱為「真空」。(我們曾在前面課程作過探討,特別是四大假合、四大皆空之義,下面只作簡略回述。)

  我們穿的,本來沒有一種叫衣服的東西,不過是把布,通過裁剪、縫製而成。而布呢?本來也沒有,是棉花種子在泥土裏,經雨露、陽光、空氣等養分作用,生長起來,開花結果,然後再把摘收的棉花紡紗織成。現在流行化纖,是利用其他原料,經過各種化學反應合成,再經噴塑製成絲線,織制而出。可見,衣服本身沒有自體,沒有自性,而是別的一些因緣匯合而成就的。衣服如此,其他一切東西無不如此。房屋,由鐵釘沙泥石子水泥聚合而成;再比如聲音,前面發出的已經消失,後面的又未到,現在一瞬間的又將離去,所以你說歌是什麼,只是一串聲音組合罷了;同樣電影也是如此,銀幕上千軍萬馬、英雄美人,其實不過是一時的光束幻影。

  至於我們人人最執著不放的這個肉體,由父精母血匯合生出,實際上是四大假合,即由地水火風四種基本元素聚合而成,而有形有質終須壞,最後仍必塵歸塵、土歸土。我們平時對名利物欲的執著,引起的喜怒哀樂貪瞋痴,種種煩惱,其實更是虛幻。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沒有自體、沒有自性,謂之『緣起性空』,「緣起」是一切事物由因緣匯合而生,緣聚而有,以後也一定會隨因緣分散而滅,既然事物是眾緣合成,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所以「性空」。有生必有滅,有合必有分,這是真正的事實。「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三國演義中這首「臨江仙」名詞,時常被師尊壇主引用,正是因緣聚散的美好寫照。

如何得以五蘊皆空

  人對外境色相,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種功能,接觸受納,而起心動念,作出行為,並於心識作用。故此在修真修身來說,要破五蘊,還須由心做功夫。前面講人心,用那個根,那個靈,同時用,同時靈,所以妙明心又叫「六根之性」。因為六種功能都源於一心,比如人用眼看物,不是眼看,眼只是條件,真正是心看,眼不能看,心才能看,所以眼睛叫「心靈之窗」。聽的功能也是一樣,是用心來聽,不是用耳來聽,耳和眼一樣,沒有心甚麼都聽不見。比如人的心高度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對其它事物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集中精神看書時,對電視裏演的甚麼,唱的甚麼就不清楚。不是沒聽見,是沒動心。

  照此特點,發揮心的力量,不為外境所轉,所謂「不動心」,自能做到五蘊皆空。所以在修真法中,有云「色者,窒礙之義,若見境逢物,不著不染,是無窒礙,色蘊自空」;「受者,領納之義,若遇一切聲色境界,心不領受,得受蘊空也」;「想者,妄想思慮之義,若過去不思,未來不想,現在自如,得想蘊自空也」;「行者,心念不斷遷流之義,若十二時中,心不外游,而念不煩亂,不被境留,一念不離當處,得行蘊空也」;「識者,辨別親疏之義,若一一分別,何等執著,須一切平等,見如不見,識如不識,無親無疏,來則應之,去則不思,得識蘊空也。」就是叫人由心做功夫,不為外物轉,反而轉外物。如是人由克制自己的心做起,就可征服自己,改造自己,化私慾為大公,把小我擴展為宇宙之大我,不再為一己之利以壞全體,以危大局;更不會汲汲於富貴,戚戚於貧賤。這樣貪心既滅,瞋癡不起,自然取消殺盜淫妄等罪惡行為。人能渾然與物同體,就不再患己身之危害,而憂眾生之苦惱。每視他人之苦為自己之苦,把他人之厄難當做自己之厄難,事事重大我而輕小我,在在先公後私,捨己濟人。前者是自我的救濟,屬於自利;後者是推己及人,屬於利他。一則去惡,一則從善;一則自利,一則利他,直至二利究竟,就可以成就佛道,證得永恒不朽的真理生命——法身真我。這就是:「空而不空」。

 

戊子年 修身課程 觀自在菩薩 《般若心經》淺解 之十七

修身講義—— 觀自在菩薩《般若心經》淺解之十七

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開頭這四句總綱,緊緊相扣,互相聯繫,其中的關係:

要達到『度一切苦厄』,前提在『照見五蘊皆空』;(換言之,未能『照見五蘊皆空』,難以『度一切苦厄』。)


而『照見五蘊皆空』,則在達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不是指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的時,乃指進入『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照見』五蘊皆空的剎那。)


行深……』和『照見……』的前提,先在於『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即觀自己心性

  《心經》首句「觀自在菩薩」,可以作多樣解釋,有說即「觀世音菩薩」,亦即「救世大士」,在一次與 ,還有許多菩薩、比丘一起的集會中,向一位佛弟子解說修行之法,故此「觀自在菩薩」即指大士。用這一說法,固無不可,部分學者便是如此解釋的。然而《心經》實是修真的寶典,字字句句蘊含真義,不加細察可能會疏漏了最精華的地方,真是始料不及。

摩頂授記
摩頂是佛用手撫摩弟子之頂,授記是授將來成佛的預記。
正法眼藏
佛的心眼徹見正法,名正法眼,深廣而萬德含藏,叫做藏。正法眼藏,是禪宗用來稱其教外別傳的心印。

阿僧祗音支
是數量單位,一大劫是十三萬萬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若以萬萬?億,萬億為一兆計之,一阿僧祗劫,等於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大劫。
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大劫=72無量大數上去之十七位(共89位)

  幸好有 呂純陽師尊註解的《心經口氣增註》,告訴我們:「…這個大道…,得之者,功配天地;失之者,腐同草木。是以  觀音大士立志修道,感格  燃燈古佛,與他摩頂授記,正法眼藏,信受奉行。於是在紫竹林中,常觀自在菩薩;白蓮臺畔,得現本性如來

  這裡說大士在紫竹林中常觀自在菩薩,而下句則是得現本性如來,顯然說大士在進行觀自在菩薩之事,而得現本性如來。這裡,觀自在菩薩就是指行功了,再看 師尊觀自在菩薩句時又說:「觀者,反觀內照也。佛曰止觀靜觀,老曰觀徼觀妙,儒曰仰觀大觀。…觀是實功。下手要著,先唯制眼…復聖顏回請事,四勿視為之首…非禮勿視。」「自在者,道不遠人也。菩薩者覺性也,老曰谷神,儒曰天理良心,又曰天地之心。名雖多端,其義則一。誠大道之根源,實陰陽之祖氣,即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是也。」又說:「這個本來面目,自阿僧祗劫之後,乾坤已判之初,直至今日,沉淪萬劫,易姓更名,改頭換面,醉生夢死,忽不自覺,其形雖滅,其性尚存。凡夫之人,不明此理……無解脫之期……把一個自在菩薩的佛性,卻做了地獄餓鬼畜生」。

  說到這裡,清楚明白了,人不能脫離苦厄的原因,皆因迷失了本來自性。而《心經》之妙旨已蘊藏在開宗明義第一句:觀自在菩薩,原來乃教人返觀人人自己本來具有的心性,去妄存真,還先天的本來面目,自在菩薩不是那一位菩薩,而是自己的本性。 呂師尊仍惟恐人看不明白,通過書中的「凡例」再點明:「是經觀自在菩薩,分明要觀自己心性。果能信受奉行,妙明覺體即現;救苦救難,誠求必應。」「是經耑言自在菩薩。…須知吾身,即從自在菩薩化生。

認識自己,改變自己

  觀自己心性,在道門即是修真修身的功夫,由觀心性而返還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才能得到自在。本課程專言修身,則觀自己心性就是認識自己了。我們曾經講,學習《心經》,要建立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慈悲心、同情心,生菩提心,心懷慈念,方能度一切苦厄。但是我們更加要知道,度人先要度己,我們首先要救度的人,其實就是我們自己,觀自在菩薩,這第一句,講的就是要認識我們自己,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如何度自己,只有認識自己才能度自己,自己不能度,又如何度眾生

  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最容易是看別人,所以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不是容易的事,然而修身就是先要知道自己,再克服自己的毛病。學道學佛,是要付出行動的,這行動就是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為什麼善信多,壇生少?信道的人多,學道的人少?因為信道信佛容易,只需信有天堂、地獄,有因果、有輪迴,有空時參拜一下祖師,熱鬧熱鬧便可。但是學道修道,則是要有行動的,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與人相處中,要體現和實踐出來,好像持齋守戒,不妄語…等等,要克服和約束自己,這些都不是容易的(所以社會上戒賭戒煙戒酒不成功的人這麼多),甚至是痛苦的事。只有具上晉心的人,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才會願意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所以學道修道的人是可貴的,而在群體中學道修道更是可貴。

  觀自在菩薩,是教我們認識自己,找自己的本性,改變自己。 龔中成壇主上周用了相當的篇幅勉勵我們曰:「日常起居,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非禮莫視,非禮莫聽,非禮莫言,非禮莫動,視聽行言,談吐舉止,懺其過去惡業,悔改以往種種,改過自新,發願立願,積功立德,將功補過,功過格錄。日貴三省,反省自己,認識自己,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輕視別人。人我合一,將心比己。切忌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高自大,自我膨脹。(08/4/27)你看,不是處處談到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嗎?但我們常常犯  壇主所批評的毛病:討厭別人、不肯欣賞別人,誰也看不上,就看上自己;誰都壞,就自己好;別人的工作都做得差,就自己做得好,自以為是;別人提有益的意見和建議,總是不肯聽,不願意接受。學習《心經》如果不能把力量由注意別人,轉回來注意自己,總是在別人身上下功夫,不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那就沒有意義了!

  在我們部分人中有一個錯覺,到了金蘭觀,甚至作了壇生、值事,登上了救生船,便以為沒有了問題,不再思索自己的缺點、錯誤與不足,不繼續學習、改造自己,甚至忘記了入道的初心,忘記了入壇的誓詞,忘記了戒律,群體的事開始冷眼旁觀,不再參與了,與自己無關。有這種想法,一旦有什麼風浪,首先跌下船的,就是我們自己。下面的故事與各位壇生互勉:

上將與下士

 

  喬治‧華盛頓是個偉人,但並非後來人所想象的:他專做偉大的事,把不偉大的事都留給不偉大的人去做。實際上,他若在你面前,你會覺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樣,一樣的誠實、一樣的熱情、一樣的與人為善。

  有一天,他身穿沒膝的大衣,獨自一人走出營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沒一個認出他。在一處,他看到一個下士領看手下的士兵築街壘。

  「加把勁!」那個下士對抬著巨大水泥塊的士兵們喊道:「一、二,加把勁!」但是,那下士自己的雙手連石塊都不碰一下。

  因為石塊很重,士兵們一直沒能把它放到位置上。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勁!」但是士兵們還是不能把石塊放到位置上。他們的力氣幾乎用盡,石塊就要滾落下來。

  這時,華盛頓已經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強勁的臂膀,頂住石塊。這一援助很及時,石塊終于放到了位置上。士兵們轉過身,擁抱華盛頓,表示感謝。

  「你為什麼光喊加把勁,而讓自己的手放在衣袋裡呢?」華盛頓問那下士。

  「你問我?難道你看不出我是送裡的下士嗎?」

  「哦!這倒是真的!」華盛頓說看,解開大衣鈕扣,向這位鼻孔朝天,背絞雙手的下士露出他的軍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將。不過,下次再抬重東西時,你就叫上我!」

  你可以想像,那位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華盛頓本人,是多麼羞愧,但至此他也才真正懂得:偉大的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也在普通人之中,決不做逼人尊重的人所做出的那種倒人胃口的蠢事。

 

【修身課程目錄】   【主網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