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年 修身課程 觀天化民談《觀卦》

修身講義——觀天化民談《觀卦》

  《陰符經》開宗明義告訴我們:「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般若心經》開始亦曰:「自在菩薩,行…,照見…,度一切苦厄。」這兩部修道重要經典,均以為首字,提示修真之道。我們道門稱為道,以為名,而 龔壇主最近多次在乩文提到觀天化民、觀生進退(11月23、10月26乩文),原來均出自於易經第二十卦「風地觀」。由於明年恰為觀卦值年,故在此略談一下:


風地觀 坤下 巽上
字有二音二義,一是讀成音,作觀察、觀看、了解,即 龔壇主曰:「觀微察細,見微知著」之意;二是讀音,作昭示、榜樣示範之意。

卦辭:
(貫)。盥而不薦。(祭前潔淨雙手為盥,音貫。敬拜神明者潔手而未開始拜薦之時。)
有孚顒(音容)若。(他的形容十分虔敬誠懇,人民受其誠信感動,望而心生敬仰。)

彖曰:
大觀(貫)在上,順以巽,中正以觀(貫)天下。(大人的言行舉止昭示在上,莊敬有禮,內心平順而外貌謙和,以中正之品德成為天下的表率。)
(貫),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官)而化也。(由開始即莊敬,沒有絲毫的怠慢,人民看到他誠信的品德,因而受到感化。)
(官)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剔),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聖人觀察無極大道化生的天地萬物,全不離陰陽五行之規律,日月星辰不超越度數,四時不發生誤差。聖人以此玄之又玄的神道教化世人,而天下無不心悅誠服。)

象曰:
風行地上,觀(貫)。先王以省方觀(官)民設教。(聖人觀察風行地上,沒有一物不被觸及,因而視察民情,了解民眾真實的情況和需要,再行施以教化。)

龔壇主按易經觀卦卦義,向我們重點提出五方面的問題:
一、

觀察自己,亦即向內觀察。人需要觀察自己什麼呢?就是了解認識自己的缺點,反省自己,進而提高自己的修養。 龔壇主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修養自己,己立道生,生生不息,己立化人。」這是對我們修真者提出的要求。但偏偏人又最難全面了解自己,《道德經》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顏不疑的故事)

二、

由省察自己,而知道進退之道。觀卦六三爻爻辭曰:「觀我生進退」,就是觀察我的所作所為是否合理,然後確定進退之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龔壇主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觀生進退,省察自己,正己助人。」修身重在實行,知進知退,才有意義。九五爻爻辭更曰:「觀我生,君子旡咎。」一個能時刻觀察反省自己的君子,必會旡咎。

三、

道門以「修齊治平」為任,故要觀察民情,體察民風民俗,「民風純樸,視察民情,民生困惑,裁員減薪,社會壓力,家庭壓力,身不由己。人在紅塵,塵緣未了,對民情能深刻體會。」我們了解社會民情,才能幫助別人,不會閉門造車。

四、

道門稱為道觀,是要樹立典範,作為榜樣,「樵陽化,妙道傳經,道壇佛社,救世化人」,所謂「中正以觀音貫天下」,使民眾「下觀音官而化」,就是要以自身良好的榜樣示範給世人,使觀看到的人心生敬仰,因而得到感化,歸於良善。即朱子(熹)所講「以中正示人,為人所仰也」,這是作為道觀的責任。

五、

但試想,普通人又如何有能力成為榜樣,真正的榜樣其實來自神仙的教化,所謂「神道設教」,是仙佛使我們學道、明道,因為道而有德,高尚的品德使我們成為「道觀」,才能成為社會人群的榜樣,故此 壇主說「觀天化民」,《易經》說「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這就是「道」名稱的含義,也是卦給我們的啟示。

附:

(風化:)在《論語‧顏淵》裡面記載,魯國的「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音演,仰臥、倒下之意』」這段話講季康子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說假如殺掉壞人,以成就好人,是否可行?孔子回答指出,治理國家,為什麼要用殺戮?只要你真想把國家治理好,百姓肯定會好起來。在位者的德行像風,老百姓的德行則像草,草遇到風吹,必定隨風倒下。意思是上面的君子,可以影響下面的民眾,而下面民眾樂於追隨,這就是一種追隨的精神。「上之化下,草偃風從」,即是當上面發號施令,下面能從令而行,這是得到下面的接受和追隨的緣故。

故事:猿之特技
(《莊子》)
吳王泛舟長江,登上獮猴山。大部分的猴子看到吳王都很害怕,遠遠跑到深山裏面的叢林,只有一隻平時自以為穿插跳躍技術很了得的猴子,毫不害怕,也不逃避,還是很從容地在樹林間跳來跳去,向吳王顯示他的靈巧。 吳王引弓而射,那知猴子的確身手敏捷,竟然一次一次閃躲過去,一點都傷不到,甚至敏捷地接過吳王的箭,還在那裡得意地炫耀。吳王於是命令所有的從人,一起相繼射箭,於是猴子終於被射死了。吳王回頭對同行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猴子,炫耀自己的技巧,憑著身手敏捷,傲視和戲弄我,牠自視過高,不知道自己也有弱點,以致於喪命。引以為戒啊!不要以你的言語神態,在他人面前驕縱啊!
顏不疑回來後,便拜賢人董梧為師,以改過他以往的驕態,摒棄聲色榮華,潛心養性三年之後,國人無不稱讚他。

 

戊子年 修身課程 妙有的真空 《般若心經》淺解 之廿二

修身講義——妙有的真空《般若心經》淺解之廿二

  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意思及句式,我們可以進一步擴展出下面的句子: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這樣,我們研究上面句子,就有了很多的討論空間,也可以更正確的理解《心經》中所言「空」的真實意思。

再談色空真相

  色,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物質。無極真空為萬物之母,天地日月星都是源於這無極真空的母體,都是生於真空,滅於真空,這些生生不息,無窮無盡,被真空所包含的形形色色的萬物,我們統稱為色。色是無極真空演變生化出來的,被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於是謂之;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時候,就說它。但無實際上是真的無嗎?

  以水比喻,它有時候看得見、摸得到,像雨、雪、霜、霧、冰,都是水,波浪也是水,水蒸氣也都是水,這些是有形的水,以的形式顯現。到水蒸氣再進一步擴散,與空合為一體,眼看不見、觸摸不到,甚至也感覺不到了(濕度高的天氣環境我們可以感覺水的存在),以的形式隱藏,但仍不等如空中無水,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說空的時候,色只是於空;說色的時候,色只是於空,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生是滅的開始,滅是生的開始,生生滅滅的是「色」,而其根本則是「空」,明乎此,則「大地山河立虛空」,山河大地都能由虛空而生,有與無,互相不異,其理一也, 云:「能明滄海藏一粟,何有花殘與月殘」。真空與妙有、空與色,是同一的,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

受想行識的亦復如是問題

  進一步說,精神性的受想行識,本由色發展而來,明白「色不異空…… 文字省略」的話,便能明白「受想行識不異空……」,但現實卻並不如是。

  當客觀外界的事物 (色),通過「見聞覺知」的功能,在我們心中產生領受、接納 (受)、想像 (想)、思維、計劃 (行)、辨別、判斷、經驗 (識) 的心理活動,於是有些人又出現了另一種「有」。他們看似不計較物質性 (如金錢物質) 的「有」 (色),但對精神性的「有」 (受想行識),往往看不到其「(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的真相,而非常計較 (喜歡、不喜歡相同),陷於執著。

  舉一個例,有某銀行播映宣傳片,說一男子面對兩個遇溺女人的呼救,一個是他的母親,一個是他的妻子,不知決定先救誰。這宣傳片 (色) 帶給我們影像(受),通過人的想像 (想) 產生代入思維 (行),由自己的辨別,進行判斷 (識):如果是我會怎麼做呢?影片蓄意挑起人的分別心,先救誰呢?誰對我好些,誰對我重要,於是觀看者或作出解答,或似無法解答,思想鑽入牛角尖,產生分別心,不斷思想起伏。又如對本應參與的集體的事情,因為負責主事者或參與者,不是我喜歡的人 (以人事為色),於是不僅自己不參與 (不受即受),還連其他參與的人,也一併不高興 (不良的想、行),以後也不理睬這一伙人 (判斷人我,進行識別),這種分別人我的態度,其執著更是嚴重。

  於是,彷似明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修行者,又落入受不是空、想不是空、行不是空、識不是空,最後仍歸於色不是空,並非「五蘊皆空」的局面。這其中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心著相了,心為人、事、物所牽,於是執著在其中。一切煩惱皆因妄心與執著而生,這執著雖不在金錢物質上(對金錢物質看似很洒脫),卻是在分別、是非上,在人我眾生壽者四相上出現,這些都是凡夫的心。

真空不是頑空

  修行人與凡夫的不同,是他沒有因外境而起心動念,不因見、聞、覺、知而生領受,也不起想像,彷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於是能夠不起執著,沒有分別計較,不生歡喜憤怒怨恨煩惱妄想,這一切都是心的功夫。他知道「色受想行識」與空的關係,因為連自我也不是永恆不變的,眼睛看的、耳朵聽的、身體接觸的、意識想的,都不是實體,都是因緣條件的組合,並不恆久,那還有什麼要執著呢?所謂「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滅世間」,他只是隨緣而辦事,隨緣而應物,隨緣而度化,隨緣而說法,隨緣而為,隨緣而不為。(例如因災難發生,有人欲要捐獻賑災,我們接收了,這就成全了他的佈施心。或有人以鮮花敬奉祖師,我們協助他,促成他,教他跪拜敬獻,這就促成了他的善念。又如小孩孝順,父母接受了孩子主動的侍奉,使小孩行了孝。類似這些都是隨緣順緣的恰當的事。)

  真空的空,也不要誤解成頑空。什麼意思呢?有人以為一切既空,那麼善與惡便沒有分別,善也是空,惡也是空,善事不必做,惡事也不介意了。再以之推論,行善不一定得善報,行惡不一定得惡報,也就是沒有因、沒有果,因果也是空。因果既然沒有,再下去,道法佛法也都是空的了,那麼誰人修,誰人證呢?這是對空極大的誤解,屬於頑空。真空的空,是變化中的存在,彼此互相憑藉的存在,沒有因、沒有緣,便沒法存在,是短暫的、無常的存在,這是一種特別的有,所謂妙有,只有對這種「空」弄清楚明白了,我們才能理解《心經》的精神。

  修行人要度一切苦厄,便要知道「 受想行識不異空」而寡欲知足,不沉迷物質的享受與佔有,更不損害別人,輕視別人,而將個人的「榮枯得失,拋諸腦後」;還要理解「空不異色 受想行識」,而把握人生,活在當下,擴展德性,與人為善,善與人同,甚至捨己為人,造福社會。明白「 受想行識即是空」,而重視我們的精神靈性,勤加修真煉道,行善積德;明白「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隨緣順緣,真空中含妙有,妙有不離真空,則心境自然虛空,什麼都可以商量,什麼都容得下,到「忠厚留有餘地步,和平養無限天機」的境界,心境寬大,促進和平,可以真正拿得起,放得下,建立「沒有是非,沒有糾紛,和衷共濟」的環境。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