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年 修身課程 發慈悲心、菩提心

修身講義 —— 發慈悲心、菩提心

  我們修真學道就是要向仙佛學習。從身口意開始,學仙佛的身、學仙佛的口、學仙佛的意,所以修行有「八正道」的標準,讓我們依從。學仙佛的身就是學仙佛的行為,行住坐臥怎樣達到最高的標準?學仙佛的口,在日常生活中,講話怎麼講?該有什麼標準?學仙佛的心,即我們應有怎樣的心念?特別是起心動念。

吃素要發慈悲心

  老生常談,就拿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吃素」來說,修行第一個為什麼吃素呢?仙佛的精神就是慈悲,就是平等,要想達到慈悲、平等的心,第一不殺生,第二要救生,第三就要吃素。我們這樣做,慈悲心就會現前,慈悲心就是佛道心,所以吃素看起來很普通,它的意義非常深遠。

  現在有很多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吃素,外國人也吃素,一些烹調得很好的素食館很有生意。但他們的吃素可能與我們有很大分別,因為他們其實為了身體健康,認為吃肉會阻塞血管,造成「三高」之類,有些為了減肥,亦有學者提倡素食,還提倡吃生的蔬菜瓜果,不同的體質或疾病有不同的餐單。但這些吃素的觀念,與我們不同,亦沒有功德。因為這完全只是保護自己身體的健康,吃素只是為自己著想,為自己就是我相,為我就是貪,貪著自己的身體來吃素,雖然可以達到健康,但這是私心,只會增長愚痴和無明,並沒有什麼功德。

  吃素是件好事情,對我們身體健康也很好。從醫學上來講,吃素會減少高血壓,減少很多癌症,身體也會減少很多疾病。但我們道佛不是從這個觀點來吃素,完全是基於慈悲心。這些都靠我們發心做任何事情就是要發心正,發心正而吃素,就有無量的功德、無量的福報。禮拜仙佛有功德,誦經也有功德,吃素也有功德,但我們不是貪著功德,這也是發心正。

眾生無邊誓願度

  九月廿九日,龔中成壇主乩文以這樣的一段話勉勵我們:「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句就是著名的四弘(宏)誓願。四弘誓願第一教我們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真心學道學佛的修行者所下的嚴肅決心,不單自己學道,還不吝嗇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幫助眾生,一同走超脫輪迴苦海、離苦得樂的路,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仙佛對我們的期望。

  這一句話用現代的話怎麼說?就是我們要發心為無量無邊的眾生服務,「度」就是服務的意思,犧牲貢獻自己,服務一切眾生。這就要有慈悲心,發這個心,為眾生服務。什麼是眾生?佛祖《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佛祖說要度化的眾生,以受生來說,包括有胎、卵、濕、化四類,這大家比較清楚;而以有沒有色相(形貌樣子)來分,則有有色(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無色界)兩類;再以心理思想以至知覺感覺來分,心裡面有思想念頭的(有想)、沒有思想念頭的(無想)、看來不是有思想念頭的(非有想)、看來不是沒有思想念頭的(非無想)這些,都是眾生。

  這樣的「一切」眾生,佛祖說要令它們都能受度脫而成仙成佛。由此看,眾生是未來的佛、未來的菩薩,佛經中談到有一位菩薩,對不論什麼人甚至動物都恭敬禮拜,認為他(它)們都是未來佛、未來菩薩,所以為什麼我們不吃眾生肉,這是想想就明白的道理。在現實來說,人人都有生命,愛護我們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人家的生命。第三是基於三世因果、生死輪迴的道理,可能會吃到自己前世的父母或親屬,又於心何忍?基於這些道理,我們清楚了為什麼要吃素,這就是因。是什麼因?是菩提因、是正因,基於這個因來做事情,果報就是無量的。假使沒有這個正因來吃素,固然善法還是有善報,不過就減少了很多。

  吃素的理由,不是為了要活幾百歲或達到天年,而是一種慈悲心、平等心。發心是很重要的。同樣我們為什麼要學道?為什麼要修行?這觀念要正確。誦經也是如此。為什麼要誦經?為什麼要打坐?我們要把這個觀念弄清楚。社會上也有很多人誦經,很多人打坐,他有沒有功德?不一定有功德。不但沒有功德,還給自己帶來些煩惱。為什麼?譬如誦經,社會上有所謂誦經團,人家死了,請他誦經,誦了經以後,還要講價錢,跟買賣一樣,就是把佛經,當成做買賣、做生意了,在我們道佛來講,這就稱之為「販賣如來」,不但沒有功德,而且還遭罪過。同樣是佛法,誦經是好事,為什麼會變成罪過?就是因為念心不正!

  我們打坐也是一樣的。打坐可以明心見性,可以修定修慧,可以得到禪定,有些人來打坐,他不是基於這個觀點,而是想:現在社會上懂打坐是個時髦,跟別人說自己懂打坐,在某些圈子中會吃得開;我來打坐,或者可能得到神通;我來打坐,菩薩可能會來跟我講話,可能可以悟個什麼出來。打坐有所求,希望菩薩告訴我某某人的三世因果(這樣子保證你會出毛病)……。所以這念心,非常地微妙,心正了,時時刻刻都是善法,時時刻刻都是光明;這念心不正,做了事情也不一定能得到福報。

發心貢獻自己

  不僅修道修佛如此,在世間的事也是如此。做官的也好,做生意的也好,行醫的也好,讀書的也好,乃至於從事軍事的也好,要把我們這個心檢討檢討,為什麼要當醫生?為什麼要從事政治?為什麼要經營建築?為什麼要經營商業?為什麼要研究學問?教書為什麼教書?把這念心檢討出來,假使這念心正了,那麼現在所做所為都是無量功德,現在就是行菩薩行。假使這念心不正,那麼我們所做所為,不但沒有功德,而且自己還存妄心、造惡業。

  從事政治的人,參加選舉,看他是發什麼心?假使是發慈悲心來選舉,為了國家、社會,為了我們社會能夠安定,使每個人得到安定,事業和家庭得到保障,來從事慈悲、平等、愛民的政治,這種當官的人,官當的愈大愈好,現在就是菩薩!因為有了社會地位了,可以做更多事情,這不是菩薩行是什麼呢?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要有這樣的認識。發心是因,做什麼都要從因上去考慮、愛護,不要從果上去求,種因一定得果,種什麼因,將來一定得什麼果,我們修行學道學佛,要想更上一層樓,就要從這方向去努力。

 

癸巳年 修身課程 靜坐須臾忘四相

 

修身講義 —— 靜坐須臾忘四相

  請大家留意,自去年大典至現在,差不多每隔一兩次乩期,降乩的仙真都會重覆訓示一段差不多的詩句,其中個別字眼雖降乩時實際情況不同外,含義基本一致。這同一意思反覆多次的叮嚀,顯示上天對我們有所要求,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2012.11.25(本觀榮成四十二周年)
呂純陽師尊神人相通一須臾,勝造恒沙一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靜心一刻成正覺。

2012.12.9
龔壇主神人相通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雖多化為塵,靜坐一刻成正覺。

2013.3.24
太上道祖時人靜立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靜立片刻成正覺。

2013.4.28
龔壇主時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雖多化為塵,靜坐寸香成正覺。

2013.6.23
龔壇主時人靜坐一須臾,勝造黃金七寶塔,寶塔雖多總會壞,靜坐三刻成正覺。

2013.9.8
黃大仙祖師時人靜修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雖多總會壞,靜坐寸香成正覺。

菩薩道就是無四相

  以上 呂純陽師尊、太上道祖、黃大仙祖師與龔壇主反覆叮嚀的相似的詩句,原來出自於《妙法蓮華經》,原句是「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

  《法華經》所說的靜坐,又稱禪定,與我們道家的靜坐相同。靜坐為了什麼?原來靜坐的最重要處,乃是要脫離塵勞,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圓明清淨,從而了脫生死。靜坐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這是佛經《金剛經》中最精要的地方,亦是仙佛降乩經常勉勵我們「(無)四相」的意思。《金剛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無四相即無執著,菩薩如有四相,那便非菩薩,不能除四相,便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即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也就是要覺悟,要走佛道的心,惟除四相,才能達到。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甚至穿衣、吃飯,都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那就是點滴不為自己。《金剛經》開首講佛祖到舍衛大城托缽乞食,講著衣吃飯洗腳,這是跟除四相有關的,即做這些事是為誰呢?不是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為服務大眾,他是布施。

一須臾的兩個解讀

  須臾者,一般作片刻、剎那之間的解釋。夫子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裡的須臾是一刻也不可以離開的意思。故此非常短的瞬間,解作須臾。

  但另外在佛經裡面,須臾和彈指、剎那,又可以是另一種單位的計量。佛經有這樣的記載:「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根據推算,即一天一夜24小時有480萬個「剎那」,或24萬個「瞬間」,1萬2千個「彈指」,30個「須臾」。以一晝夜有86400秒,則一「剎那」有0.018秒,一「瞬間」為0.36秒,一「彈指」是7.2秒,一「須臾」等於2880秒即48分鐘。按這種算法,我們平常靜坐45分鐘,是最接近一須臾48分鐘的。

  但其實無論那種計算,必須靜坐時,真能清靜,妄心不起,萬緣放下,返照回光,達到這樣的狀態,才是最要緊的。雖然當時不能悟道,但其道心佛性已種,將來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功夫一到,水到渠成,在一須臾之間,亦有可以成功的。

勝造恆沙七寶塔

  恆沙,是說恆河沙,佛常用恆河的每粒沙粒比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即是極多、不可思議之意。七寶塔,就是指常說的七級浮屠,用金銀七寶建造的塔,又這麼多數量,所作的功德大不大?多不多?當然又大又多,難以計量。

  但是比較起來,能靜坐一須臾,或半個小時,或三、五小時,甚至更多時間,而真達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不起妄想,清淨其心,佛說這種功德,比你造恆河沙數七寶佛塔還大。因為建塔雖多,功德雖大,畢竟是有形有相的,《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形有相的事物終會壞去、沒有永恆不變的,終歸斷滅。所以「寶塔畢竟化為塵」,恆河沙數七寶佛塔如何壯觀,終會化為塵土。

  惟是人能靜坐,達到無人無我,無世界的境界,這時他的般若智慧便可現前,菩提心由此而生,與本來道心佛性相應,這道心佛性便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真實本性,人由此悟道悟佛,便由「一念靜心成正覺」,這才是無可計算的功德。

  由此看,未來正等正覺的成就,開始於一念清淨。我們能靜剎那,即是剎那之仙佛;能靜一刻,即是一刻之仙佛;能靜45分鐘,即為45分鐘的仙佛。這是人人本來具有的,只等妄心去除,便可現前。因此有諺曰:「若人以真金,日施百千兩,不如暫入寺,誠心一禮塔。」

靜坐能消萬擔糧

  唐朝溈(音歸)山祖師在湖南溈山修道,裴休丞相將自已的兒子送到這裏出家,跟隨溈山,這位丞相兒子是翰林出身,溈山祖師為他命名法海,叫他去挑水,當時佛寺常住有數千人,這份工作很不輕鬆,但他無怨無悔,一干便過了幾年。

  有一天,法海碰巧有一點空閒,於是趁機溜到禪堂,偷偷往裏看。一看,在禪堂裏雖然有些出家人是端然正坐;但有一些則頭低低的在打瞌睡;還有一些在東張西望。

  法海自忖:我天天挑水,這麼辛苦來供養你們,原來你們在這裏睡覺,或睜大眼晴到處看,你們這些出家人,怎值得我供養呢?忍不住心中發牢騷:「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我被汗水淋得腰身都濕了,你們這些和尚吃了我翰林學士挑的水,有何福德可消受?

  話沒有說出,但溈山已經知道,便把法海召入方丈室,說:「你在本寺住了幾年,挑水砍柴,以為很辛苦,很了不起嗎?以為出家人不夠資格接受你的供養?你知道嗎?老僧一打坐,能消萬擔糧。只要靜坐一炷香的時間,心中熄滅貪瞋痴,就可以消受萬劫的糧食了。」由此可見靜坐的功德之大。所以說,我們不要把靜坐看輕。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