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年 修真課程 內經圖淺釋 之 四

 

 

金蘭觀修真講義 —— 內經圖淺釋 之四

白頭老子眉垂地

  人壽難得百年,唯人之靈性卻不生不滅,歷盡百千萬劫,不斷改頭換面,輪轉不休,如陷旋渦之中,無法自拔;人卻不知其苦,以苦為樂,以妄為常。九峰山之左下角,有一位高壽老者,上停 眉以上 高圓廣闊,身穿錦袍,面帶一絲微笑,兩手抱丹,跏趺 盤腿 而坐,狀在修真;此老者正是百千萬劫輪迴的主體,人身中之“元靈”是也。而“眉”居五嶽 音岳 之南,南為火為心,《神相全編》有言:『眉為目之英華,主賢愚之辨也』。蓋眉清心清,眉亂心亂,眉暴心兇,眉飛色舞,是故眉的形態能反映人心 思想。圖中老者雖然不是眉長垂地,兩眉眉尾卻是向下,鬆垂指地,人若在此狀態,心如止水,波平如鏡,氣沉神寧,清靜無塵,無雜無染,無為自然;性若如此,靈性蟄伏,木沉金浮 靈性屬木,靈性若沉伏,則金光金炁浮現,無物無相;《陰符經》曰:『性有巧拙,可以伏藏』是也。其要旨是把偏執、濁染、浮動之靈性,沉伏隱藏,使靈性歸復其本元(附帶一提:在實踐中,兩眉腰向山根下按,可以把靈光聚攏。)。內經圖中有句子曰:『眉間常放白毫光 性光,能滅眾生輪轉苦』,是故欲脫輪轉之苦,務須修性

碧眼胡僧手托天

  修性須配合煉“神”,蓋神為運轉中之靈性,所謂「魂運為神」;而煉神之要在於“凝”,所謂「心定返神,神凝見性」。圖中在老者之下,有一剃度僧人,造形古怪,拗腰向後,五官朝上,兩手上舉,狀似托天,此和尚果何人也?就是修真者之“神”也。佛法源於印度,中國古時對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泛稱胡人,對西來的佛教修行者稱“胡僧”。《陰符經》有言:『(袪除)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三要者:「停機 機巧不停之思想 以定心,凝神以見性,空性以合天」。修真者知靈性為人之根本,故煉神返性 如胡僧修佛;又知人性本於天,故又以天之“空、無”為煉性之道,所以圖中之胡僧,向著上面的老者 代表靈性,做出兩手托天的姿勢,有接合性天的意味;又因兩眼向天望,現出“碧霄” 眼中反映著淺藍色的晴朗天空,故云:碧眼胡僧手托天。內經圖是以此胡僧來演示煉神返性。

  在老者與胡僧之間也有一空白圓圈,此乃後天之眼根,先天之慧竅、仙根,靈魂之窗,內觀之視屏,煉神神光聚散 之竅,靈覺之門。修真常賴此竅,並有多重作用。首先,目為定心返神之竅,《陰符經》曰:『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即是說心念是由於眼神著於身外事物而生,而今回光內照、停識定心、定心返神,其機括也在目。靈性無形無質,不可捉摸,冥杳難見,但寄於精氣神,憑此靈竅內觀精氣神 內景 之變化,則能測知靈性之狀態;既是通往靈性的大門,也是心性溝通之橋樑。 師尊常言:『道在眼前人不見,秦皇漢武妄求仙』,原來“眼前”二字甚有學問,別有玄機;修仙煉道之玄竅,只在眼根當前之處煉神修性,而非像秦始皇及漢武帝那樣派人往海島求仙丹。

  後兩句詩句是修煉靈性最精妙之處;而前兩句「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乃鍛煉靈最機括之處,修真者若能身心力行,真心誠意參師學道,內外兼修,修習得其中之玄奧,則修真之玄妙盡得矣!

 

 

 

癸未年 修真課程 內經圖淺釋 之 三

 

 

金蘭觀修真講義 —— 內經圖淺釋 之三

  ”靈山” 是指靈性的本鄉 見《靈山求道記》,佛曰 “靈山”,道曰 “無極”,儒曰 “聖域”;有詩曰:『道 或佛 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 可修煉靈性高達本源之處,速向靈山塔下修。』,人人之靈性皆從無極而來,能內外勤修,自能歸復無極,得成正果,逍遙於蓬萊仙鄉。

  是故內經圖亦以 “山峰” 來表示靈性修煉之宮位。在圖的最上部份,乃人之頭部,頭額之處群峰聳立,最右邊有巨峰一座,超然獨立,冠於群峰,山頂稱為 “巨峰頂”;在人身為頭頂之 “百會” 穴,呼接天炁之竅也。在巨峰頂之左旁有一 “鬱羅靈台”,在天上為 元始天尊升座之台,位於清微天之玉清聖境;蓋古時有登台說法、點閱、封賞等之儀規;在人則為 “元靈” 昇華、顯法之處。

  鬱羅靈台之左有 “九峰山”,即人腦內之 “泥丸九宮”,《黃庭經註解》註曰:『兩眉間入一寸為明堂宮,入二寸為洞房宮,入三寸為泥丸宮,入四寸為流珠宮,入五寸為玉帝宮。明堂宮上一寸為天庭宮,洞房宮上一寸為極真宮,泥丸宮上一寸為玄丹宮,流珠宮上一寸為天皇宮。』。泥丸各宮乃提煉靈性之宮,匯集精氣神之竅穴,聚氣化神之處,烹鉛煉汞之所。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總持整張內經圖的詩句是:
鐵牛耕地種金錢,刻石兒童把貫串。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若向此玄玄會得,此玄之外更無玄。

  人受天地孕育,人身為小天地,乃天地之縮影。人身始自父精母卵之交合,但在開始發展的時候,也不過一粒粟米般的大小而已,卻已蘊藏著發展成為人身的所有精華;將來嬰孩出生,脫離母體,可以成為獨立的個體,生存於地上。內修返還之道,其理與人身之始有相同之處,(所謂順可生人,逆則成仙成佛),修真者結聚自身之元氣元精於九峰山上,為一粟之珠,再以元神合之。此一粒粟中,已俱備著發展仙體的所有精華;將來道成,身內有身;肉身歿後,精氣神仍能結聚如一,更可獨立逍遙於天地之間。

  所謂 “藏世界” 者,只不過是俱備一切的形容,大家只須明白其含意,不須執著。精氣神須烹煉,方可結聚成一粟之珠;烹煉須火,並須盛載之器皿,古時以釜或鐺音撐,瓦鐺、鐵鐺 盛載烹煮之物。修真煅煉靈性於泥丸宮之內,其精氣之容量約為半升 古時一斗為十升,故云 “半升鐺內煮山川”。

九轉九還

  內丹之結與人身之始也有不同的地方:父精母卵之結合,若有不妥善之處,亦無法抽換。精氣神之聚合則不同,若然丹體未得完滿,可以周天再轉,抽添鉛汞,還丹九轉,千錘百鍊,直至功完果滿。猶如清水受染,可以蒸餾之法,去除雜質;若然未得清純,可以重覆蒸餾,直至純清。所謂九轉九還, “九”只是形容之數,多次重覆之意,卻不一定是九次。

白頭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托天

  人壽難得百年,唯人之靈性不生不滅,歷盡百千萬劫,不斷改頭換面,輪轉不休;人卻不知其苦,以苦為樂,以妄為常。九峰山之左下角,有一位老者……

(未完)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