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年 修真課程 內修精氣神 之 一

 

 

金蘭觀修真入門講義 — 內修精氣神 之一

太上道祖【內修篇】曰:『凡人入後天,其性必蔽、神必散、氣必洩、精必敗,此三者 精氣神俱為人性所傷。(內修總論)』。又曰:『在常人而言,精氣神雖附於人身而不能聚結,肉身歿後,此三者隨軀殼而離去。(第二章)』。再曰:『壽數既盡,雖天地亦不能挽回人之終也。神先出,氣即絕,精始散,三者一散,永無復合。皮囊既脫,三者散漫於天地之間,如是則不離六道輪迴而巳。(第三章)』。

修與不修有何不同?

太上道祖【內修篇】云:『若有道之士,則能將三者由散而合,由合而結,此乃內煉之所得,亦非天地之間自然可能成功者。(第二章)』,又云:『 倘若在生時,將三者 精氣神煅煉,死後皮囊雖脫,而三者不散,結聚如一,聚散能自如。若 煅煉湛深,此三者更能入石,亦能飛形,入水而不溺,入火而不焚,此之謂神,此之謂仙聖。此無他,三清能聚否耳!第三章)』。再云:『倘經 煅煉,則三者集中而結為胎,更得五行之助,水方火相濟,金木 魄魂相剋,始能通七竅,破黃庭,越丹田,過泥丸,而活動於虛無縹緲之間者。如是則神出於舍 軀殼,出入自如,安守能定,動則處於太虛,靜則三昧合一,能動能靜,始見三清。三清既現,則入化出神,則飄飄然而為仙聖之域,如是始能超凡入聖。(第五章)

內修之法

人身之貴,貴於精氣神,離此軀殼,只得一團陰靈,內修更是困難。是故內修是以人身之精氣神來煉性。性乃虛靈,無形無質,難以捉摸,如何可見?性本虛空如天,天亦難見,但寄於天之光,人見天之光,則知有天也;人性亦然,性雖杳冥難見,但寄於精氣神,內觀精氣神之變化,則知己性之狀態矣!

2.1 Me4.gif (310×109)內修之法,入手宜煉靜,次而煉定,熟煉氣液之升降、水火之聚散之後,再煉三品之合,然後煉三品之凝結。

惟精在下府,氣在中府,神在上府,常人三者本不交,如何可得以交合?若不得交合又如何使之胎結?

三段功夫訣

修真者煉精化炁於下元,提運精 炁至上元,神與 炁合於乾宮,養神凝精使三者凝結,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者合一,得其純陽。話雖容易,行之不易,一蹴即就者,非上根大器者不能為之,故又將功法分為三段,一步有一步之驗證,方便門人循序漸進。

築固下元第一

若要提精運炁,先能煉精化氣;若要煉精化氣,先煉丹田爐火。精之所以能化氣,皆因三火之聚,燒煉於下丹田,加上巽風橐籥 呼吸抽風助火,發其爐火,薰蒸兩腎藏精,有丹田火湧、熱力薰騰、湧泉赤熱、兩腎湯煎、關竅震動的感覺。【內修篇】對火候調節,亦有如下之要求:『內修者一氣(炁)之用,自發其爐,爐火之升降,即內丹之上下運行也。……人體之中,氣動則風生,風既生,火即燃,初發之火,不文不武,有如處於季春,不寒不熱,溫暖以待者。進而氣更動而風更盛,則火當漸揚,斯際之火,正如夏初之間,炎熱之中,略帶薰風耳,此為文火也。再進巽愈動而火更張,當此之時有如炎日當頭,赤帝迫人之威,此武火也。其退也,由武而文,由文而溫,進如四季之順序,其退也如步出台階,按次回復,如此火候,乃屬正常。……火候不足或不節調,正恰如冷火燒炊,其結果不生 不熟耳。內煉亦然,修者勿以潛心待之之象以行也。(第十三章)』。(未完,下期3月25日續)

 

 

壬午年 修真課程 內修精氣神 之 二十五

 

 

金蘭觀修真講義 —— 內 修 精 氣 神 之二十五

輔煉下丹法兩則

  ”冬至” 節氣陽曆12月22~23日,天地陰氣已極,陽氣初生,一陽潛動,在卦為 “復”,是為「雷在地中」;由此日起,陽氣漸長,陰氣漸消,直至 “驚蟄”,是為雷鳴 在卦為 “大壯”。在人身而言,冬至正應陽氣潛動於下丹田,修真者以天地之陽生引動自身陽生 生 “真一之炁”,產生共震,天人相應,這是修煉下丹的大好時機。 李道明師尊有曰:『…人身雖小,暗合天地,廿四節氣,冬至陽生,一陽潛動,當斯之際,把握時機,勤篤潛修… 2002年12月8日乩文

  下手之法,於安坐後,以兩手相搓,至熱為度,左掌疊在右掌背上,右掌輕按肚臍兩掌勞宮對肚臍,若溫熱感不足,可以重覆搓掌一至兩遍,然後以 “意” 內守下丹田,如雞抱卵,神息相依,借用兩掌之溫熱,導入丹田,令丹田溫熱、元精元炁相依。冬至前後宜藏精聚氣,所謂「潛龍勿用」,待春天陽氣壯盛,再行煉化。

  修真者若對丹田爐火的發生,與及熱度的強弱,未能掌握自如,以下兩則輔助法,可提高修真者控制丹田爐火的能力。

真元對位

  人身之內,無論在任何時刻,包括靜修、平常生活與睡眠時,俱有不同之水火狀態。譬如在興高采烈、面紅耳赤之時,”水火相濟之濟心”請參閱庚辰年版金蘭特刊橫排第88頁之河車北斗 多在頭部 火高水少;但在心意靜定、手腳漲暖之時,這 “濟心” 卻在腹部或以下 水多火低。修真結聚精氣神成為 “真元” 或號胎仙、內丹,雖在平日活動時,真元不散,其位置原來就在水火相濟之濟心!不同的身體行為,可令內丹上下升降:譬如兩眼存神內觀 “山根”,可令內丹上提;「吸舐撮閉」四法中之 “撮閉”,亦復如是。但放鬆指、趾、膝,尤以 “陰蹻” 前陰近會陰處,加之以舌舐上顎,真津下降默訥冥心,能令內丹下降。水火氣液升降也會隨著一天的陰陽變化而自然升降,一日一周,其軌跡正是包含三十六宮之周天,前降後升,陽升陰降,其升降有如北斗斗柄之迴轉,其指向真一不二,所謂 “北斗河關” 是也。 丹田火熱灼閃,兩腎湯煎,真炁震動,實乃精氣神內聚、激發內丹以生 “真一之炁” 所致。修煉者未能掌握爐火之發生,時發時不發,蓋因入靜之初,每每是神識高漲之時,未能令真元 水火交濟濟心 下降至丹田位置,心欲發而內不從也。是故修者須注意水火之調降,雖在行住坐臥之中,亦可調煉,只要將真元調降與丹田同位,加上巽風橐籥,丹田爐火斷無不發生之理…

掌心聚焦

  丹田爐火之熱度,視乎精氣神結聚的情況,三者相互影響:精令火聚,氣令火旺,神令火熾。熱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於精神散渙,不懂得令其聚焦於丹爐之內。修煉者可先向掌心聚焦,蓋用掌心聚神氣,以初修者而言,較在體內容易;因為掌心敏感,一般動功多有煉習,就算閒時也可以定眼觀之,也可以借助觀想

置一珠於掌心內。修煉時,兩掌心對肚臍,先用掌心聚集神氣,然後用掌心之神氣灌注於丹田之內,以掌心灌注神氣,控制熱力。(未完)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