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年 修真課程 內修精氣神 之 四

2.4_Me1.gif (616×40)

我的體驗 記得 呂純陽師尊在九六年四月廿一日臨壇,命全體壇人一齊修真,並即場傳授修真之法,完畢之後寫出各人之修真要點,其中對我寫道:『二玉即我和另一位乩手根基穩,唯恐尚淺輕,下元宜鞏固,飛身上玉京,三段功夫訣,默修靜悟之。』,我當時煉功雖有十年,下丹田亦曾痛下苦功,唯未能堅持在此重點上,循步而漸進,只是隨擺不定,時而執在“鬆靜無為”,時而“煉心主空”,時而“守神於中黃”,也有時以意領氣循行任督二脈、調控身中氣液、聚散水火等等,博而不深。是故 師尊只能說我是“根基穩”;因為不是在正確的修真法程上循序而上,所以說“唯恐尚淺輕”,宜須鞏固下丹,所謂“下元宜鞏固”,才能使陽氣滿足,飛龍在天龍即人之魂也,靈性輕清,飛騰自在,變化無礙,煉靈性於上丹田乾宮,即所謂“飛身上玉京”是也。

我當時對於先修下元、然後由下而修上的理念不是很清楚了解,但根據 師尊的提示,要修煉下元的信息卻是很清楚,於是立定決心,集中意志,堅持每晚子時修煉下丹。過了兩個多月,我所下的功夫,很快便得到確認。 一九九六年七月七日 呂純陽師尊臨壇說法,之後再命全體壇人修真,乩文寫道:『再安爐,重立鼎,密傳修真法程,無為後復有為,意向下丹元,歸根命裏煉,一刻乩再筆……』,修真完畢之後便對我寫道:『關玉下丹固,上下河車轉,更上一層樓,意可寄二關。』。我當時很高興,自己的努力得到了 師尊的回應,可是高興過了頭,未能即時細想兩個很重要的問題,領悟其精要之所在,平白浪費了許多時光。第一個問題是:“下丹固”與“河車轉”兩者有甚麼關係呢? 第二個問題是:文中所指的“二關”是甚麼,怎樣才算“過二關”?

一炁周流

2.4 Me2.gif (186×180)

地球最接近太陽之處,海水最熱,海面暖流由近赤道處,流向南北極,遇冷而回,回流赤道,形成海面冷暖流之循環;太陽照射之下,熱氣騰空,高空遇冷,熱氣中的水份凝結而成雲,雲聚而生雨,回落地上,乃大自然之氣液循環。

自然之道如此,人身亦然。人身有二極,一為“靈性”之中心,另一為“身命”之極,身命之起點在臍,胚胎連接母體於此,成長之後乃為下丹田,身體之“重心”所在,精氣由後天返先天始於此,陽氣亦潛動於此。下元鞏固者,“真元”內蘊,如龍之有珠;精氣神內聚之時,玄珠滾動,啟動“陽氣”,周流於經絡運行之軌跡河車,二極之間,循環不息,所謂“上下河車轉”是也。修真者若能在此基礎上勤煉不怠,則真元續漸壯大,真炁澎湃,周流上下,循環無端,可令丹田火湧、熱力薰騰、湧泉赤熱、兩腎湯煎、光華滿目、關竅開通。  (未完,續待…)

辛巳年 修真課程 內修精氣神 之 三

2.3 Me1.gif (616×40)

丹田乃逆竅 太上道祖【內修篇】曰:『人之體也,有如一小天地。天地有晝夜四時、風雲雨露、日月之明,人體亦如一也。常人之體順次序、就五行,隨陰陽而生於宇宙之中。惟內修者則不然,一切皆逆行其道,始可返於先天之中。故凡人皆有老死疾病,此無他,順序以行有以致之。但逆之者,逆機何處?──首在丹田

丹田即下丹田在黃庭之下,為氣機之樞紐,動靜起伏、反覆變化,皆由此而生作用。順之者,諸位不動,常次常序;逆之者,竅竅相動,穴穴相通,位皆變而反常。當此時也,有如晴日之中,風雲陡變,晝可變夕,寒可生暖,此逆之道也。(第十五章)』。


神與心意 精氣神之聚,非謹意守而能達到,也非平時之心意可能為之,令初修者不易產生反應。常人舉手投足,皆以心意使然,常人所能運用者,也只限於心意而已,唯“神”之層次在於心意之上,故不能使精氣神聚結。蓋“魂”運為“神”,屬先天靈性之活動,及後神役氣,氣馭精,驅動身體機能之運化,成為思想意念,已屬後天心識之活動。由於先有先天靈性之活動,才有後天心識之活動,是故以心意不能直接驅使神,三寶之所以難結者難於此。

欲使聚三寶聚於丹田,切勿急於意守丹田,必先待靜定以後,於無思無覺之際,忽然生覺天一生水,將此清純之覺天一之水,下注於丹田,如是丹田由寒轉熱,此時務須維持在先天之狀態,若然後天心識一起,則須重入混沌,再生神水以灌溉之。經此來回灌溉栽培,丹田震動,由漸轉烈,熱力增強,向外擴展。


巽風橐籥 初入坐之時,呼吸粗濁,起伏不平,乃後天之氣也,易動心,生意念。唯此呼吸之起伏,不是全無用處,可於丹田已熱、但熱力未全之際,不妨以順呼吸,引氣下入丹田,如古時打鐵所用之風箱,一推一拉,一橐音托,開也一籥音若,閉也,有風助火勢之妙。

 

二候火足 道法自然,無為而至。燒丹煉藥,雖是逆機之道,不離有為,不能達到究竟。若以一次煉功時間分作六個時候,進火煉丹的時間,應在頭三份之一的時間內進行,亦即於二候內火足,其餘四候別有其他用處。其實入坐之初,也不是一開始便能進入先天妙境,心識仍處於活躍狀態,念頭精結時有迴繞,故於此段時間內進火,非常應合自然。


胎仙  【靈寶畢法】燒丹煉藥第四曰:『黃府丹田之中,氣液造化,時變而為精,精變而為珠,珠變而為汞,汞變而為金,乃曰金丹,其功不小矣。』 呂純陽師尊在【前八品仙經】五行端孝品第二中示曰:『火神氣要水精濟,水賴火炎,以柔制剛,剛柔連綿,煉成一塊,非汞非鉛,能升能降,號曰胎仙。』。換言之,金丹的基礎,在於精氣神在適當火候之下聚合,而生造化,每日勤煉,積累於丹田,久久而成丹。此丹非液非氣,能在身中隨真意而升降,超越臟腑物質之阻隔,修真者可以此為胎而修仙道,如人之胎,可孕育而得人身,故稱之為“胎仙”。


我的體驗  記得 呂純陽師尊六年四月廿一日臨壇,命全體壇人一齊修真,並即場傳授丹訣,完畢之後寫出各人之修真要點,其中對我寫道:『二玉即我和另一位乩手根基穩, 唯恐尚淺輕,下元宜鞏固,飛身上玉京即上丹田,三段功夫訣,默修靜悟之。』當時我煉功雖有十年,(未完)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