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圖補注

金蘭觀修真講義 — 內經圖補注 之一

我家耑種自家田 我家 自己之魂神 同「專」字 裁培種植 自家田 以丹田來比喻真元之舍、煉丹之所
內有靈苗活萬年 內有靈苗 將精氣神聚合於丹田之內而生真元一炁,為金丹之苗 活萬年 葆之可長生
花似黃金色不異 當真元一炁壯盛時,如植物成長時所開之花 似黃金色不異 其華似黃金之色一般無異
子如玉粒果皆圓 一炁凝聚猶花之結果 如玉粒果皆圓 每日伏煉,一粒復一粒,果子如玉粒,粒粒皆圓
栽培全賴中宮土 裁培全賴中宮土 轉化貯存,全賴中宮坤土,亦即黃庭中穴,如將樹苗移植於此而裁培
灌溉須憑上谷泉 灌溉 但灌溉中宮靈苗之水源 須憑上谷泉 須憑頭上靈山之谷,日月相會所化之靈台活水
功課一朝成大道 功課一朝成大道 晝夜行持,日積月累,常德不忒(沒有差錯),一朝功滿,能歸復無極
逍遙陸地作蓬仙 逍遙陸地作蓬仙 丹成我命由我,不受塵世氣運物質所滯,逍遙自在,仿如陸地蓬萊仙

 

金蘭觀修真講義 — 內經圖補注 之二

應合坤德

  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以十二辟卦來算,小雪之後,直至冬至之前正應“坤”卦;坤卦 六爻純陰,乃眾卦之母。去年 李道明師尊臨壇,當天正是小雪, 2003年11月23日 師尊專題講述坤之特性,現節錄如下:『癸未癸亥,孟冬十月,卦象屬坤,六爻皆陰,眾陰之首;承天施 乾施坤育而四時順 順受,行若馬 如牝馬之跟隨牡馬而無不至,載華岳 天下之山無不載於地殼之上而不重,鎮河海而不深 河海之深亦鎮攝於大地之上;居上 眾卦之母,群陰之首不驕 地無不載,為下 地在萬物之下不亂 無不贊育,資生 培育萬物,至安至靜,至純至正,中正和平,貞正吉祥,品物含章 深藏之美,含章素質』。大地之象,人人皆識,故易道易明,但如何以易道明丹道,修真之時,可合其德?

  天地人一理相通,人身雖小,暗合天地,坤卦應在人身之中丹田,位於心與臍之中間,在臟腑為脾胃,在後天有消化及吸收的作用,其位置也為太陽神經叢,有神奇幻化之功能。修真方法與前章所述的法程,一般無異:先從下丹田入手,取坎填離,坎水逆流,離宮修定 . . . 直至炁 或丹,下同 養黃庭。其所分別者,乃在丹入中宮之後,溫養之功夫是特別著重,轉化的時間也較為長久,感覺收貯也特別深藏。甚至由起始直至收功,也神守中宮,如雞抱卵,如龍養珠,心不揚波,虛無自然。

修真應合坤德,其感受及形容可見於 李道明師尊之降壇詩,詩句美妙絕倫:

厚德載物氣勢雄, 註:丹入中宮之時,坤土厚德載物,如大地連綿,氣勢雄渾,無物不載。

 柔順安靜轉鴻濛, 漸感柔順安靜,丹炁在中宮轉化,漸轉鴻濛 (如天地之鴻濛未判,混元一體)。

 冥冥會合陰陽秀, 乾坤乃陰陽之秀,冥冥杳杳之間,在此會合。

 矯矯神奇幻化叢; 有神奇幻化作用的太陽神經叢,矯健地將精氣轉化、收貯。

 秋去冬來收藏異, 坤卦應合在一年(或每次修真)之秋去冬來、收藏異寶的時節,修真貯藏真元、溫養金丹在中宮坤土。

 天長地久古今同, 這是天地間永恆的規律,古今皆同。

 何問小雪豐年瑞, 何人若究問在小雪(陽氣索滅)的時候,(修真)也能獲得豐年的瑞圖,

 始識虛無造化功。 始識此乃虛無造化之功。』

 

【修真目錄】   【主網頁】

 

修真圖注釋 之十

金蘭觀修真講義 — 修真圖注釋 之十

九霄雷府

  修真圖中兩眼之間,標著“神光”二字,修真常以「眼觀鼻」,所觀位置為“山根”,即兩眼之間鼻根的部份, 李道明師尊曰:『山根 乃為 天根,仙根 修仙之根本部位 慧根,智慧出生,上下逆轉 鼻觀心,心觀丹田,坎離相交,上能通下,下能濟上 坎水濟離中之火,上下四方 由鼻吸氣運至全身;古往今來,慧眼出英豪。 99年12月12日乩文,以山根為凝神之處,日月交光、魂魄相會 為修靈性之根故為仙根 之所,也是修煉智慧出生的地方。凝神於此竅而下炤丹田,能使坎水逆流,河車逆轉,水火相濟。古往今來,許多修真成功的英雄豪傑也從修煉慧眼而出。

鼻為人身通氣之器官,鼻孔中長滿鼻毛,當空氣被吸入的時候,其作用除隔塵外,能將空氣原子離子化(O2 →2O+2e),所產生之電子e,為身中靜電能量之源;這些靜電的能量,相對就是天地間行雷閃電的能量。若能將這靜電能量煉返先天,便是“先天祖炁”,故稱鼻為“鼻祖”;人身乃天地之縮影,鼻相對位於“九天”,故又稱鼻為 “九霄雷府”。

  鼻之下為舌,「心」開竅於「舌」,心之氣可在舌反映出來。舌下“玄膺穴”,為氣液出入之開關,上可接引金津玉液,下能使之咽下,以澤潤五臟,並主持陰陽二氣 空氣、丹炁,上下升降。修真圖有文曰:『舌下二竅名玄膺,後名咽,吞下一切飲食;前名喉,十二節,為十二重樓,通達清氣者也。』

  五臟為人身的主要部份,各具五行相生相剋的特性。修道借假而修真,從後天返先天,必俱後天的精氣神而煉就先天之物,而精氣從何而來?從何而產生變化?皆從五臟而有生成變化。

五臟六腑之根─腎

  修真圖兩側,排有對五臟的描述,其內文本出於【內景經】而稍加修改。所謂「天一生水」,五臟之根為“腎”。修真圖對腎有文曰:『腎屬北方水,於卦為坎,形似玄鹿之兩頭,名玄冥,字育嬰,象如卵石子,生對臍,附腰脊,重一斤一兩,主分水氣灌注一身,如樹之有根,左曰腎,右曰命門,生炁之府,死炁之廬,守之則存,用之則竭。』 龔中成壇主曰:『志之本在氣,氣之源在腎。腎為先天之本陰陽之根,根深蒂固,根本所在…… 04年10月31日乩文 。蓋“先天之精”藏於腎,與生俱來,為生命之源,故稱腎為“先天之本”。 當今醫學發現,生殖細胞“精子”與“卵子”,並非是進入青春期後才開始製造,兩者都是在父精母卵結合後,便開始在胎兒內製造,大約在三星期左右,精子或卵子的原始生殖細胞便已形成,藏在生殖的器官,進入休眠期,侍長大進入青春期時,才開始分裂、覆製。在先有是而後有是的角度來看,可證先天之精藏於腎為先天之本。

  腎又為“陰陽之根”:腎對各個臟腑及身中其他組織,有著「滋潤、濡養」 水一般 的作用,中醫稱之為“腎陰”。腎以排尿來調整身中水份的濃度,腎陰虛則水不濟火而出現內熱、耳鳴、眩暈、腰膝酸軟、少津等症候; 腎對各個臟腑及其他組織又有著「推動、溫煦」 火一般 的作用,中醫稱為“腎陽”。腎臟之上有“腎上腺”,又稱為副腎,分泌副腎皮質 醛巢酮及皮質醇等荷爾蒙,從調節體內糖質代謝來改變身體的活動能力。若然分泌量不足,則有食欲不振、無力感、低血糖、想吐、下痢等症候。是故亦稱腎為水火二氣之根。(未完…)

 

【上一篇】   【修真目錄】   【主網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