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修真 之四十三

金蘭觀修真講義 — 道德經與修真 之四十三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極生太極,即道生一;太極生陰陽,即一生二;陰陽兩極對峙而生“中”,即二生三。於人而言之,父精母卵結合,而元神(靈魂)得以入胎,元神虛靈居中,主宰身中陰陽之運化與平衡;元神虛無自然、靈明不昧、居中而不失於中,無執迷之走偏,則身中之陰陽、五行運行、生尅變化自然順暢,讓身體成長及生育。一切飛潛動植的生物無不如是,都是這樣繁衍,這就是三生萬物的意思。修真亦然,真修之士在身內烹煉出真陰、真陽,以真陰真陽結聚而成真元,而元神虛無自然而合於中,則丹生焉,彌歷十月,則仙胎成焉。 云:『順為凡,逆為仙,只在其間顛倒顛』,是其意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而所有生命體,皆以“陰”與“陽”互相負抱而構成身體,卻以氣(經脈能量)沖和 周流、充斥、融和於陰陽之內,以維持思想靈性、內部臟腑、外部軀幹的一切活動。以人身而論之,人身有形之質,相對是為陰 (魄金、精水共為命),無形之靈,相對是為陽 (魂木、神火合歸性),以靈性之潛意 己土,及心之明意 戊土 居中,羅絡四方,調控精氣。精氣沖和一身,無論身、心、靈三者也耗用精氣,三者耗用精氣得宜,則一身可平衡和諧,諸災不作。陰符經云:『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是故“心 指思想意念心智”是人身的主使,操控行為,創造命運,可調度精氣神作行為之用,並可策劃及管理一身的需要,是一身之中心,在人身至為重要,有如一國之君,治理國家。古時之君王卻以孤家寡人不穀來自稱,但這些稱呼是常人所憎惡、認為是悲慘與不幸的,君王為甚麼以這些受人嫌惡之詞來自稱呢?乃是以“謙下自損”來安撫臣民,得臣民之歸順,就好像大海一樣的謙下,能容納天下溪川江河之流水,近乎道。修心也是一樣的道理,以海納百川的心境,謙下虛己,在修真時有非常良好的作用,可以令心意沉定,精氣歸順、易於轉化 後天轉化先天,木 性沉 光華 浮現,我沉則他浮。事物的演化,或因先有自損而後得益 謙下而受益,或因先有得益而後招損 得益後便自滿而遭受挫損,兩者相比,孰優孰劣?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古語有云:「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古代聖賢的智慧遺訓, 道祖亦以此哲理教人,並可應用於修真之上。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用稱強霸道的手段來處理人事,是不會得到好下場的,若是這樣內修,也驗證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 道祖將此巧妙的道理,作為祂父親的教導一樣。

 

 

 

 

【上一篇】   【下一篇】   【修真目錄】   【主網頁】

 

道德經與修真 之四十二

金蘭觀修真講義 — 道德經與修真 之四十二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有根器之士,得聞大道,知為人生之真諦,修之能提昇性命,性命 最為寶貴,生真知卓見,眼光遠大,故能勤修大道,內修性命,外積善德,持之以恆,勤行不輟,雖遇磨考,從不退轉。中等之士,得聞大道,亦隨而修之,初修或有小得,唯時日一久,遇到磨難考驗,心隨境轉,信志不堅,對道疑有疑無,時行時輟。下等之士,雖聞大道,但俗世知見太深,目光短淺,眼見為實,未能推敲道理、細心體會、深入了解身心靈之奧秘,便恥笑修道為迷信、無稽之談,這也是下士正常的反應,若然不笑,那麼道就不足以為道了。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道不可見、不可觸摸,卻無所不包、無所不在、無所不能, 云:『魚在水中不知水,人在道中不知道』。又云:『順為凡,逆為仙,只在其間顛倒顛』。只有勤修大道者,才能體悟道的存在、道之真理、生命之真諦、身心靈的奧秘,進而修煉性命、積功立德,功圓果滿,超脫凡塵。所以便對真修者建立有如下之形容:明道者,不以多欲多知、多思多言,勞役身心,雖有智慧,棄置機巧,外表像是愚昧的樣子;進道者,捨棄世間名利權慾、塵事俗務,專心修道,故有點像退隱的樣子;夷道者知真性平等,修平等心,沒有高人一等的心態,內外融和,和光同塵;上德者,無為而為,內心沒有執著,心宏量大,虛懷若谷;靈台潔淨無瘕,內心卻如如不動,像是受屈辱的樣子;成就了廣大的功德,但內心卻沒有一點的自滿自彰,仍然是不足時的樣子;建立善德,不向外間宣揚,亦不自誇自矜,好像是偷偷地進行一樣;靈性純真,寂靜順隨,外合日月四時,就好像是在變動一樣。所以說,有道者是難於從外表看得出來的。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真正廣闊的大地,是無有角落、邊際的;真正巨大之器 器具以至神器,神器指天下,是需要很大的人力、心血、功夫,及很長的時間才可以完成的,是故大器是晚成的;真正大的聲音是聽不見的,譬如地球是以很快的速度在環繞太陽公轉 及自轉,卻沒有人能聽得到祂的磨擦聲音;真正巨大的形象是看不見的,道超越時空,無所不在,反而肉眼看不見道的存在,是故道好像是在隱藏著而沒有名字。但唯有道,像是善於借貸令萬物及修成者,且成功生出來一樣。

 

 

 

 

【上一篇】   【下一篇】   【修真目錄】   【主網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