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學《八品仙經》(五)  ( 道亨 )

齊學《八品仙經》(五)

五行端孝品第二 (之二)

爾口說道:『道居何處?心不忘道,道已得焉?體聖賢心,行聖賢事,方為道矣!』  吾承恩命,接引眾生,慧照汝等,尚不信受,妄行智巧,播弄奸頑,掩詐雜真,真難領悟,可見浮生,無有仁德!  吾體天地之心為心,但願群迷,普修慈善,冥心注神,神與氣符,伏膺元氣,勿喪三般。

【白話譯解:道祖曾經親口說過:『道在哪裡呢?心中沒有忘記道,就已經得道了嗎?能夠體會聖賢的心,做出和聖賢相同的事,才算得上是道啊!』 我接受上天恩賜的任命,下凡來接引眾生,我用智慧照耀你們,你們還不相信接受,你們胡亂使用自以為聰明的技巧,播弄奸詐頑劣的思想行為,讓奸詐混雜到純真的本性裏去,結果,無法領悟到修真的方法和元理。可見浮世之中,己經沒有仁義道德了!  我體察到天地度世的心,並以天地的心作為我的心,希望迷失的人群,都能夠通過修煉,恢復原本慈愛善良的本性。修煉的方法,要通過冥心注神的過程,令神與氣相符合,收歛好元氣,令元氣不會於喪失於貪、嗔、癡三般之中。】

今為眾生,開演易理,喻以前聖,而譬曉伭微。見易包於道,道包於易,採而行之,潛而修之,默而守之,勤而鍊之,則神昇紫府,位列仙班。

【白話譯解:現在我為眾生,來開演易理,像從前的聖人一樣,教曉眾生易理中不可思異的微妙道理。我們看見,易理抱含在道之中,道亦包含在易理之中,我們採用易和道的理論來行事,躱藏起來修習易和道的理論,根據易道元理來靜默打坐守神氣,勤奮地修鍊,這樣,我們元神便能夠飛昇紫府,位列仙班了。】

時人不識,附會亂傳。人道未了,仙道難全。欲修真道,人道合仙。參而行之,仙聖同肩。

【白話譯解:現時的人不明道理,胡亂地附會他人,亂傳修煉理法。要明白,沒有做好做人的本份,是不能成為神仙的。想要修得真道,先要做好人的本份,以符合成仙的條件。我們要一邊研究修煉的方法,一邊實踐,修煉成仙和修養成聖人是同時間進行的事。】

受形父母,體合情緣,移神脫氣,朔1晦嬋娟,二氣相資,龜蛇盤旋,混聚凝結,包胎是全。溫養十月,符體先天,劈開混沌,顯象燦然。懷育乳哺,母形羸煎,子漸養成,體固神完,脫氣化育,罔極昊天,所云脫化,妙理幽伭。

【白話譯解:人受形於父母,父母情緣體合之時,元神移至,經過一月美好光景,陰陽二氣相互供給,精卵盤旋混聚凝結,形成包胎。包胎在母體內溫養十個月,完整的身體長成了,便劈開混沌的環境而誕生,眼前出現燦爛光明的影象了。嬰兒經母親懷抱哺乳養育長大,過程母親飽受煎熬,母親身形變得羸瘦,而兒子身體日逐漸養成,身體堅固了,元神也元整了。這過程稱為「脫氣化育」,這過程包含了父母的很大很大的恩情,這恩情大如昊天那樣無邊無際,難以估量啊,其中微細的道理亦是神祕奧妙的啊!】

胎元之道,符合坤乾,陽施陰受,情性交連。今世迷途,散內溺外。

【白話譯解:原本的包胎形成的過程,是符合乾坤道理的,當中父親施給陽氣,母體的陰氣接受了來自父體的陽氣,當中包含了情感和靈性的交連。現今世人迷失了修煉的途徑,不斷把體內的元陽外溺散失。】

乾坤混合,易象如斯。一氣既判,兩儀之源。窮神知化,周匝2環綿。知微知彰,隱顯難言。絡繹不絕,光範太伭。自矜不長,惟曲可全。

【白話譯解:乾坤的混合,易經的卦象是這樣的。當一氣定下來,便產生陰陽兩儀了。元神感受到變化的時候,處在軟綿綿的環境之內,能感受到微細的和明顯的變化,但是都無法說出來。連續不斷地感覺到伭光,只能自我守着,不能進取,只有委曲着,才可以求得完全。】

守道以訥,任兌必愆。致中抱一,履和而謙。以卑而積,以柔而堅。心動為意,意轉情牽,情牽著妄,妄引多愆。夫人之情也,見物如虎之逐;人之意也,見物如龍之纏。動心不滅,照心難圓。命在於腎,性屬於乾。心凝為神,神靜為性,窮理盡性,混茫無端。神歸無為,煉煆三元,視而不見,聽而不諠,言而無聲,萬慮俱捐。

【白話譯解:守正道,少說訥。任意說話,必然招致過失。修真的秘訣是「致中抱一,履和而謙,以卑而積,以柔而堅。」心動便產生意念,意念會轉化為情意和牽掛,有了情意和牽掛,便著妄了。著了妄,會引致更多的失誤。人的情是這樣的,見到事物便好像老虎一樣追逐着事物;人的意呢?見到事物便妤像龍一樣纏繞着事物。如果動心不能滅,照心便很難圓了。命在於腎,腎性屬於乾卦。心凝便是神,神靜便是性,不斷尋求知識理,便失卻性,處沒有止境地處於混茫的境界之中。神進入無為狀態,煉煆上中下三元,在視線之內的事物好像看不見一樣,聽見聲音好像沒有發出聲響一樣,說話好像沒有聲音一樣,一切思慮都沒有了。】

1 朔晦嬋娟:朔是每個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晦,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天。由朔到晦,就是一個月。嬋娟指月亮。

2 匝:滿,環繞。

 

 

【修真目錄】   【主網頁】

 

最不迷信的道教

修身講義 —— 最不迷信的道教

道乃天地心

  道教信仰,與其他宗教信仰不同,其最高者為道,而非有樣貌形質的偶像神。

《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道才是至高無上的,道無形質而能生出有形天地;道無情思而可運行日月寒暑四時八節;道無名號而能萌發孕育長養萬物。《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都從道而出,包括萬物,包括人,也包括一些符合道規律而努力修行終於成為神仙的凡人。

打個比喻,人身自有完整小天地
內含陰陽、互行、精氣神三寶
如盛載在一個很好的器皿中
好好修煉,總會有成就
但喜怒哀樂、七情六慾
好像器皿弄穿了孔,不斷讓精氣神漏去
所以要堵塞漏洞及作修補(漏盡)
是修煉的重要部分
提倡學習《清靜經》:

這裡我們提議大家好好讀讀《清靜經》。《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簡稱《清靜經》、《常清靜經》。《清靜經》在道教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是道門中人修持用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上乘經典。

聖人沒有不借經而成為聖人,沒有不憑藉元炁而成道的。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此經主要闡述“如何清靜,漸入真道”。每日持誦此經“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

 

 

【修身課程目錄】   【主網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