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 修身課程 乾卦的忍辱、憂患、自悔精神

修身講義 —— 乾卦的忍辱、憂患、自悔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第一卦「乾卦」的這句象辭,流傳甚廣,特別是「自強不息」這四個字,可說是家喻戶曉的程度。對天道的理解,很多人都明白核心在「天行健」的「健」字上,而理解成應該效法天道,自強不息。

  認為自強不息就是奮發有為,不斷進取,這是基本的。而如果更深入探索它的內涵,就可以發現,從乾卦六爻的爻辭中還告訴我們,自強不息是包含有忍辱、憂患、自悔的精神在內的。

忍辱精神

  「乾」卦初九爻的爻辭說「潛龍勿用」,它告訴我們,「自強不息」開始在於忍。潛,藏也,因為是初,剛剛起步,考慮到自身能力其實不足,故需要理性地採取一種隠藏自己的方法,不能消耗初生的力量。所以潛而不用,這有兩個方面,一是自覺地積累力量,二是與阻礙或敵對的力量對壘時要量力而行。

  萬丈高樓從地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種植根深方能葉茂,……首先,任何事業開始往往都要經過漫長而艱難的積累過程,然後才有後來由量變產生的質變,所謂「厚積薄發」,微小的積累就是自強不息依靠的基礎。雄厚的力量是從開始時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過程中需要當事者經受無比的忍耐,也即我們道家所稱的忍辱。倘若想幹大事,卻不能忍常人所不能忍,這人生或事業也便不可能有大成就了。故所謂「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這一道理。

  其次,在積累力量時,常常會有種種艱難險阻和風風雨雨,我們可以理解這猶如一種有形或者無形的敵對力量,阻礙我們,影響我們事業的發展,而這種力量在任何人自強不息努力奮鬥的過程中都是無法避免的。在「潛龍」即力量微薄的時候遇上艱難險阻,真不足為外人道,這時需要人們堅忍,需要作出等待,需要忍辱負重,這是理性的,是智慧的展現,如果這一口氣忍不了,那就很大可能會發生夭折,半途而廢了!

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乾卦進一步提醒我們,在發奮圖強的過程中,要經常有憂慮禍患發生的意識。

  憂患的發生,首先跟人的位置、跟事業發展的程度有關,乾卦九三、九四兩爻,是乾卦中代表人的位置,這是發展過程中有了點積累,但又尚未成功的時候,容易出問題,俗話中「不三不四」說的就是這兩爻。九三爻說的是這時候需要小心謹慎,就像白天很勤勉努力,到了晚上還要反思白天有沒有問題,希望不會犯下錯誤。九四爻則因為位置靠近九五,離成功只差那麼一點點的時候了,更要小心突然發生的禍患,而致掉落深淵,所以千萬不要因為缺乏憂患意識而犯功虧一簣的錯誤。能具有這兩爻提醒的危機意識,才是避免災禍的態度。

  在禍患方面,人們要小心,一類是自然降臨的災禍,另一類則是人為自己造成的災禍,但兩者有時又有相關連。前一類自然的災難是不可避免的,後一類則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工作等方面,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和災難有沒有憂患意識,有沒有做好教育,有沒有設立預防措施,有沒有把一些可能發生人為災難的可能作好預估?這類事情如果事先有估計有考慮,沒有思想麻痺、疏忽,加上處理得當,是可以避免發生的。

  憂患意識的作用,就是人們將可能發生的災難有了預期的考慮,作了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準備,在相關措施方面做足功夫,以期將災難降低至最低程度,這也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孟子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是這個道理。在國家層面,越是發展,更越要有憂患意識,憂患能使人警醒而得到生存,安逸會使人鬆懈而招致滅亡。

反思自悔

  自強不息的精神,更表現在對自己的反思,這是需要理性的自覺的,經常留意自己的不足,避免走上上九爻「亢龍有悔」的路上。亢是高、極的意思,是面臨物極則反所產生的「悔」,《象傳》說這是因為「盈不可久也」,孔子說得更具體:「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高高在上,反而造成無位、無民、無輔的局面,沒有行動則罷,一旦有動作,便發生「三無」的尷尬局面。

  事業發展得看起來很順暢,或者處於高位的人,更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小心發生錯誤,並及時糾正,這才能繼續保持自強不息。自悔是一種理性的態度,檢查的是自己,更需要很大的勇氣,但這正是乾卦自強不息精神的顯示。

己亥年 修身課程 與天地合其德

修身講義 —— 與天地合其德

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以上四句,在歷年 師尊、祖師的乩文中,多次重覆提到,而 呂純陽師尊及 龔中成壇主更先後發問曰:「此是何云?」(見2003年六月初七日 呂師尊及八月廿五日 龔壇主乩文)這是希望我們好好弄清其意,而朝此方向努力。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四句話的出處,才能明瞭其中的意境。

  原來這四句話,乃出於《易經》第一卦「乾卦」的「文言」部分。易與道同源,明白易理,就可以明道,可以明修真之理。《易經》共有六十四個六爻卦,其中第一卦為「」,第二卦為「」,「乾坤」二卦為《易經》之門戶,稱為六十四卦的「父母卦」(又稱祖卦)。

  乾為天,坤為地。天以先天元賦予萬物,給萬物生命力、能量(),夫子曰「天命之謂性」(天之賦予,物有物性,人有人性,謂之天性,亦為靈魂、靈性,在於處世言行表現則稱良心);地以後天物質萬形質、身體、軀殼()。(《易經》曰:乾使萬物資始」,坤使萬物資生」。)

  天地為萬物之始,萬物都是由天地所孕育、誕生,天地即是萬物之大父母,「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易經‧序卦),所以孔夫子總結說:「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經‧繫辭下傳)天地不但以生萬物為其德,而且「萬物作焉而不辭培育萬物不辭辛勞生而不有生萬物而不自擁有為而不恃做了很多事情卻如沒有做一樣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去居功。」(《道德經‧二章》)試想想,孕育栽培成就萬物,竟然不居功,這種德行是多麼偉大,故此才能稱頌之為「大德」。

  《易經》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分別有卦辭爻辭彖辭象辭(分大象附於卦文後者為大象、小象附於爻辭後者為小象),另外首二卦(即乾卦和坤卦)還有文言,是孔夫子特別撰寫,以詳述這兩個「父母卦」的涵義。卦是說的一個整體,爻是說其中的局部。如:

  《易經》中對整個卦的說明文字,稱為卦辭;對卦象的說明文字,稱為象辭。上面即「乾坤」二卦的象辭。

  對每一爻狀況的介紹文字,稱為爻辭。如「乾卦」可看成一個偉人成長的六個時空段,依照天人地一理,亦可看作我們修煉丹道的階梯。

  在修身方面,《易經》認為,人必須依循天地、效法天地,言行舉止,均與天地匹配同步,乃為學習《易經》的最好實踐。故此必須法天道而行人道,以天地的精神為榜樣,用之於行事處事等各方面。

文言(孔子特別對乾坤兩卦加以演繹的文字,為文言。下為其中解釋九五爻的內容)
夫大人者指時事處合乎天道的偉人,才德位兼備,與天地合其德他大公無私,眾善奉行,如天地化育萬物一樣,造福人群,德行與天地相匹配,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理服人,以德服眾,與日月合其明他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洞悉陰陽,在塵不塵,處事接物待人,慎獨防閒,虔懇潔心,真心誠意,三清四正,一如日月光明磊落,天日可鑑,與四時合其序他知時達變,守命待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外於人事,內於性命,當進則進,當退則退,動靜早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適時按序而動,與鬼神合其吉凶鬼神之德,賞喜罰惡,天律無私,惟善是輔,宅心仁厚,吉祥幸福,居於福地,無病無痛,無災無難,逍遙自在;而無明迷失,惡業隨身,魔障難關,災禍重重。故改惡從善,積德行善,乃大人君子之所為。先天而天弗違他的行事,即使先天而動,走在前面,卻與道處處相合,無逆天而行,後天而奉天時他的行事,雖後天而為,亦符合天理,是遵奉天時的。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既然他的所作為,沒有違背天理天時,那又何況對於世人,何況對於鬼神呢?

效法天地之德

1、 慈愛萬物:天地大德曰生,此乃慈愛萬物之意。故《道德經》中曰:「吾有三寶,一曰慈」,仙佛慈憫世人,飛鸞柳筆,提嘶喚醒,普渡眾生,皆由此慈愛之心。修真之士,須學此大德。有句云:「自古仙佛多愛眾,心不慈悲莫問津。

2、 不敢為天下先:三寶之中,「不敢為天下先」乃其一。天地生萬物如此大事,卻生而不有、為而不恃,不去居功。仙佛渡化世人苦口婆心,誨人不倦,從不誇耀。其無私如此,方為道之精神,故我道門中人行陰功,積善德,只有永遠努力,而無滿足而沾沾自喜之時。

3、 不殺生為五戒之首:天地慈愛萬物,故道門之士疼惜生靈,對動植飛潛、花鳥魚鱉、昆蟲草木,皆盡量愛護,而對有情的生命,更應避免殺傷。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惻隱之心見於生活之中。不殺生既為五戒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條件成熟,應力行吃素持齋,以了斷惡業,消弭怨氣,不造新債。即因條件未成熟,飲食暫未能斷葷,亦應食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聲、不為我殺。加自死、鳥殘為五淨肉),並戒吃牛犬,戒家中殺生,還要為被食肉之眾生,多誦經以迴向,超拔其往生,自己則心存感恩之想。另外切記勿在神壇佛社殺生吃肉,因褻瀆神明,其罪極重。又殺生戒裡,自己下手殺與叫人殺都是同等之罪,不可不知。

4、 天地之大德化作五倫八德(須知時窮節乃現):

  

甲、

父(母)慈子(女)孝:天地為萬物之大父母,由天地生萬物,可知父母之生育子女,慈愛之心無以復加,故人倫關係以父子為第一,八德以孝為第一,其義清晰。

  

乙、

兄友弟恭:天地生萬物,欲萬物皆齊,如同父母生子女,同樣慈愛。故兄弟應友愛。

  

丙、

君臣(忠)、夫婦(順):天之德為健為動,地之德為順為隨。故人忠於職守,忠於家國(如岳飛、文天祥、關帝、諸葛亮),夫有義婦隨順,皆合乎天地乾坤之德。

5、 金蘭壇旨之關係:主善為師,以善為遵循之路徑,蓋因此也。【由此可明與天地合其德之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