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婁先生是戰國時齊國人,他死後,好友曾參(孔子弟子)前往弔祭,看到黔婁停屍在破窗之下,身著舊長袍,墊著爛草席,用白布覆蓋著。由於這塊白布短小,蓋了頭就露出腳來,蓋了腳就露出頭來,不禁為之心酸,就說:“把布斜過來蓋,就足以蓋住黔婁先生的全身了。”
不料,黔婁夫人卻答道:“斜之有餘,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這會違背先生的生前意願的。”
曾參認為黔婁夫人說得很有道理,深感慚愧,於是哭得更為悲傷。並問黔婁妻說:“先生之終,何以為諡?”因為古人死後,總愛根據他一生的事蹟,用一兩個宇加以概括,這就叫 “諡”。這種“諡”法,也不完全出於朝廷,一般有頭有臉的人,照樣可由親友或者家人贈諡,以慰死者在天之靈。
曾參的問話剛結束,黔婁夫人立即回答:“以康為諡。”
曾參大惑不解,問道:“先生在時,食不充饑,衣不遮體,死則手足不能覆蓋,棺旁也沒有祭祖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深,何樂於此而諡為康乎!”
黔婁夫人正色道:“先生生前,魯國國君要任他為相,但他辭而不為;齊國國君欲聘為卿,他同樣辭而不受,這算是有餘貴吧!魯國國君曾賜很多米粟給他,齊國國君也屢次要予以報酬,他都辭而不受,這算是有餘富吧!他願與天地人間共甘苦,寧願做平民百姓;他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這些全是為了仁義,以康為諡,誰能說不合適呢!”
曾參聽後,受到極大的感動連聲讚歎說:“正因為有黔婁這樣的先生,才有像黔婁妻這樣的好夫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