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講義—— 談《豫卦》的和樂與防逸之道 |
戊子年值年卦為豫卦,卦象為雷出地上,此卦提出三個重要問題:
請看易經豫卦主要文字: 卦辭:豫。利建侯 (建立組織,利於治理) 行師 (懲治奸惡,消除禍害)。 彖曰: 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 (九四之剛動得坤之順,致人心之和樂,豫之意也)。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 (動而合理,天地亦不違而依從它),而況 (何況) 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 象曰:雷出地奮,豫 (陽氣雷動,生機勃勃,萬物振奮的現象為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聖人觀象之後,仿雷制聲為鐘鼓,隆重祭獻,以表達萬民崇敬報答上帝之心,感謝其生生之大德。而在表達崇敬之時,亦同時追念列祖列宗所開創的功業,故作樂又有報答父母祖考的用意)。 上下和諧才是悅樂之道: 《易‧豫卦》第十六,坤下 震上 ,雷在地上,是大地之上雷行,表示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的氣機都已達到暢通了,因而萬物昭蘇;震五行為木,在坤之上,有草木生,為大地之上一片欣欣向榮,萬物生機勃勃之象。所以雷出於地,便使得原來潛藏於下的能量通於上,破除了氣機不通的狀態。一切生機,受著這種鼓舞而感覺振奮,這一種局面,就是自然界的「豫」。 豫卦的精神,以上為震,震為動,下為坤,坤為順,帶出一個「上有所動,下則順服」的狀態,彰顯出一個氣機通暢、生機蓬勃的境界,這才是真正豫樂的時候。豫卦的彖辭曰:「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這就說明了起主導作用的陽剛之氣得到陰柔之氣相應,樂於相從,上卦的號令行如流水,沒有滯塞,上下都感到無比的暢快和悅樂,這就是順以動,也就是豫的景象。人的身心上下氣機通暢,便感到暢快;社會當中,上下通達,便民情舒暢,社會祥和。 既然豫的精神,是上位者的舉動,順乎下面的民心,那麼具體而言,便必須知道民心之所向所趨,民之好惡,才能真正符合民眾的意願。豫卦卦辭曰:「豫,利建侯行師」,指出的正是在這「豫」樂的時候,最適宜、最有利作的事情。 豫樂乃因謙虛而達致: 豫的上下和諧,其實乃靠謙虛達成。各位留意今年 李道明師尊流年乩文,可看到通篇貫穿了謙的精神,告誡我們「自高自大滿招損,地中有山謙受益」,要「上交不諂下不瀆 諂為諂媚,即逢迎拍馬;瀆音讀或俗,為褻瀆侮辱,輕慢不恭敬意。原句出自漢 另外在易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豫卦為第十六卦,而前一卦第十五卦則為「地山謙」。這排列次序顯示,「謙」之後才能達到「豫」,只有謙虛待人,才能令到上下和諧,民心歸向,四海同欽,出現真正的快樂而具有生機的局面。所以《序卦傳》中說:「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 謙虛是一種美德,其難得之處,是願意不願意接受別人比自己更高、更強,更有條件和能力,做得比自己好。他位置在上,卻願卑下於人;明明富足,卻願虛以待人;明明有實力,卻不以其實力壓人;明明堅剛,卻示人以柔弱;明明有成績,而卻不搶功、不居功、不邀功;不誇己之能,不逞己之長,而反示己之不足。這種態度,若非真心誠意,出自內心,自覺真實的不足,恐怕難以維持。謙卦以山之高,竟委屈而藏於地,包容納蓄別人,欣賞別人,學習別人,其精神之偉大,是需要有「卑以自牧」、「虛而有容」的謙遜精神,方可以做得到的。 謙的實行,固然是有一種欲要長守「大有」的決心,而同時亦顯示守謙的君子,真正看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的事實存在,知道個人始終有所不足,故而時時刻刻惕厲自己,不驕不躁,不威不霸,功而不伐(居功),成而不居。 簡述爻辭並窺其中戒逸樂亡身之意: 豫卦所談雖然是悅樂暢快,言人之心情振奮,通暢順達的問題,這固然可以使人事的發展容易增進和成功。但在卦中各爻,卻不斷透露出戒懼的意味。因為歡樂興奮,一旦變得過度,就會恣情;情緒的悅樂,倘若沉迷,又會逸樂。恣情逸樂,沉溺於歡樂,就會敗事。因為歡樂的正道,是順其自然,而與物同樂,適可而止。自鳴得意,在歡樂中迷失,樂極生悲,都是可以將以往的成功、物質生活上的豐裕、精神品德的謙厚,使之在其中發生改變。故此豫卦諄諄告誡人們,和樂容易沉溺,而發生悲慘的結局。居安思危,居樂思憂,應該是豫卦學習後所得到的珍貴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