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觀修身講義 —— 五倫之大義:忠 |
孝為根本
五倫八德是做人的根本品德,也是我們修道之士必須有的道德。五倫是人際之間五種最主要的關係(詳細介紹請參看本觀《孝經課程》講義第一、二節),人一誕生下來,首先就有第一種關係:父子(父母子女),由於父子關係是與生俱來的,故此『孝』也就是與生俱來必然要面對的一「倫」,是以我們說『孝』是五倫的根本。人在家庭內對待長輩的態度,準則就是孝,這首先是對本身的父母,還包括了丈夫的父母即公婆,妻子的父母即岳父母,以及父親之兄弟,即伯、叔輩;更上溯於父親的父親、祖父……,即自己的歷世祖先,都是『孝』的關係。所以不認自己的出身,數典忘宗、背叛國家,說自己不是中國人,正是大不孝的行為。至於家庭中的另外兩倫:兄弟、夫婦關係,暫不討論。 | 宋代永嘉人王泰,幼年喪父,由伯父撫養。一次遇元兵,執其伯父索財,不得而將殺之,仔急中生智,謊稱知財物所藏,哄元兵放其伯父,然後帶元兵掘地取財,但掘了數處,一無所獲,元兵大怒。王泰泣告因家貧無錢,乃用計救伯父,寧代死而請勿殺伯父。兵怒斬之,血流倒地。元兵去,伯父趕來探視,見頸骨已斷,但喉未斷,急捧合其身首,涂扎傷口,七日後竟蘇醒,骨接創合,得以生還,只是頭偏歪了。此事世人稱頌而載史冊。 |
以孝事君
社會人群,由無數家庭構成。上天好生,使天下萬民有秩序,有綱紀,『擇一人畀以天下之大任』,『統率海內,以育群黎,以養萬物』,是為『天子』(《呂祖全書》卷七),於是人際關係中就產生了五倫的第二個重要關係:君臣關係(註)。孝的表現,在家庭之外,便是領袖與部屬、上級與下級的關係,亦即是如何處理君臣關係(上下級、個人與整體)的問題,即能不能做到盡『忠』的問題(事業上忠於職守、社群中忠於國家、任事時忠於主人)。『忠』是孝道的完善和擴大,是五倫中的大義。 | 註: 時代演變,以前君主形式的「皇帝」、「天子」沒有了,但君臣的關係仍到處存在。用現在的說法,這即是國家社會的領袖、領導人、元首等等;又除了國家範圍的領導人外,由於社群的大小和不同的構成,像學校、機構、公司、團體,其中的負責人和下屬,也是君臣關係的另一種表現形態。只是在國家社會和這些小團體間,還有個局部服從全局,地方服從國家的分別。 |
無君之弊端
領袖(君)的出現和存在,是社群必然的事實,但領袖的質素高下,受多方面影響,能力亦有大小,這便往往成為人們違反盡忠精神的籍口。這是極其錯誤的。要知道,『上帝知天下之不可一日無君。一日無君,則群盜蜂起(盜賊四起),奸宄生心(宄音軌,內亂之意。即人生亂心),倫常倒置(將五倫顛倒而胡作非為),強暴吞凌(以強凌弱),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也就是說沒有領袖,沒有統一的政令,社會就會凌亂,人民就無法安居樂業。一個國家只有統一政令,才能穩定,如果人人發號施令,各講各的,各聽各的,各自為政,就使下屬無所適從,令群眾混亂,社會中壞人就會乘勢混水摸魚,做成更大的危害,這是不統一的弊端。
另一方面,擔任領袖的人物,有其特有的前因後果,不是我們用自己的觀念看法,拿自己的能力水平,所應作比較的。
呂純陽師尊說,這些擔當天下大任的人,『其祖宗積功累仁,其本身修德行義。而後奮然崛起(在恰當的時候出而擔任大任),名分正,時候至,民心順,歷數歸。上帝傾心以向之,多方以佑之,艱難以啟之,太陽太陰為之明(日月清明),風伯雨師為之和(風調雨順),河嶽山海為之奠,麒麟鳳凰為之遊,五行五土為之正,八音八律為之調(言天時、地利、人和都為之配合),而況於人乎(更何況受其領導的民眾)?而況於受其職而食其祿乎(更何況擔當其職而食其祿的大臣)?』這說明擔任領袖的人,都是有他的因果原因關聯著,才能受這個重任,為臣者只應盡忠職守,不應以他的能力、年紀大小,自己對他個人的喜好,而選擇是否盡忠。
故此,什麼是『忠』的精神呢?《孝經》說:『以孝事君則忠』,這就是最簡單清楚的解釋。
下面我們看一段摘引自《洞冥寶記》這部奇書的內容,其中卷二第十二回,講厥一跟隨桓侯大帝 遊冥府第三殿,幾個犯人的供詞:
「只見有幾個犯人,同聲哭訴道:『小人等在前清時代,都是文官,因為那年鬧革命的時代,小人等見清廷大勢已去,沒奈何只好隨聲附和,唯諾贊成,藉此求個進身之階,保全祿位,也就胡混過了幾年(虧他說得出來)。不料陽壽已滿,厲鬼來拿,見了一二三殿大王,都被斥責(天下後世之人皆斥罵之),還望大帝包荒(連不善的也包容之意)』。大帝道:『呸,不要面的跪過去。』
那幾個(另外的犯人)又招來。『小人等在清時,也是上級軍官之職,因辛亥革命風潮大起,小人等也只好暗中鼓吹(反唇噬主,忠字何存,真可誅殺)。厥後八月反正,推倒清廷,若論民國成立,小人等也算有功。不料身死之後,見了各位大王,都責小人等不是。除此之外,別無罪過。』大帝曰:『可惱,爾等文官武弁(音辨),食君之祿,不報君恩,倒反背主求榮,反唇噬主,良心何在,面目何存,那八德中忠字怎講?昔王彥章一匹夫耳,身為梁將,兵敗被擒,不降而死,史冊稱之,為其能忠主也。今爾等大義不明,雖列官階,狗彘(音自,豬)不若,合先受黑繩絞縊(音翳,吊死)之刑,此獄罪受滿時,再發他獄,將來嚴刑酷罰,夠爾等消受也。』……」
小心看這段文字,可知人間雖有政治、軍事、國家、社會等等分別,但在天地之間,則不問你的取向,而只論你是否忠孝。不論你什麼階級、什麼革命,只看你是否受君之祿,有沒有背叛君恩,是否盡忠於領袖君主。由此可明白,忠義所包含的實際意義。
侯王楊亮節
侯王楊亮節,是南宋末年宋端宗昰的母親楊淑妃的弟弟,亦即是國太舅。
南宋末,元兵屢次來犯,宋兵不敵,敗如山倒。元兵直迫臨安(今浙江杭州),宋室為求存復國,便大舉疏散。楊亮節奉命保護二王昰、昺及楊淑妃等南渡。當時二王年幼,昰得七歲、昺只有四歲,所以一路上都由楊亮節及昺的舅子俞如珪背負著,在元兵追捕下逃亡。當走到溫州時,臨安的宋少帝及全太后已被擄去,朝中大臣四散,只有文武忠臣如陸秀夫、張世傑、蘇釗義及各地忠義將兵紛紛趕到溫州與二王會合,取海道南行。由於少帝蒙塵,宋室無主,眾臣遂於福州奉昰為帝,是為宋端宗。
端宗當時是七八歲的孩童,少不更事,亮節居中執政,正直不苟,勞苦功高。端宗即位僅半年,元兵追至,帝室又要南遷,由福州至南泉州、廈門、廣東潮州南澳、惠州甲子門、梅蔚山而至九龍半島土瓜灣區登陸。
到了九龍半島後,帝室在九龍城暫且苟安,然亮節未能安心,因一方面元兵勢大,另外宋室的叛臣逆將為患,正是內憂外患,令亮節寢食俱廢、心力交瘁,終成大病。亮節病情日重,自知不久於人世,想到如果在九龍城耽延時日,敵兵一到,皇上與太后必遭不幸,於是勸太后護皇上逃走,不要因自己的病而受到影響。
因太后「楊淑妃」是亮節的親姐,骨肉情深,故不忍棄弟而去,雖受亮節多次勸告但不肯聽從。亮節見形勢日緊,不能再拖延,向太后聲淚俱下,曉以大義:「臣的病已絕無生存希望。九龍只是彈丸之地,無從把守,元兵早晚必攻至,如果太后再遲疑不走,難免與主上同作俘虜。主上現時年幼,不知形勢危險,太后明白,理應當機立斷,作出決定。這是國家大事,關係趙家血脈,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影響,請勿以老臣為念。」
楊太后聽罷,淒涼痛哭,道:「亮節你在國破家亡之際,仍然忠貞一心,保護少主,間關萬里(間關比喻歷盡道路艱難),功勞顯赫,而現在因病不能行動,我們又怎忍棄你不顧。且待你養好病,一同走相信也不遲。」正是臣待君以忠,君待臣以義,君臣互敬互愛。但楊亮節以大局為第一,勉強撐持起來跪倒地下,泣道:「微臣深受國恩,正欲粉身碎骨以報,可惜上天不佑,一病懨懨,軍中有醫而無藥,怎麼能病愈,我的命是到時候了。但請太后保護主上,和文武眾位走吧。」
但太后仍不允離去,此時,忽聞前哨軍士報告元兵將至九龍,太后如不發令退兵,後果便不堪設想。太后不得已與弟抱頭痛哭而別,星夜逃出九龍,從海路前往新會崖山。
侯王見眾人安全退去,心裡安寧,為了不做元兵俘虜,勉強慢行,及一破爛廢置牛欄,忽昏迷倒地,獲老人用泥碗盛涼茶餵飲,言希望他飲後病愈,以收復國土。侯王感動,雖知己病不是涼茶可以醫好,亦一飲而盡,然後囑其快走,但老人屹然不動,竟說:「將軍能忠勇節義,為國而死,難道我一個無知鄉民,不能追隨將軍於九泉之下嗎?」又有十歲小童,送來山薯,道:「兵荒馬亂,沒有什麼可以敬奉將軍,幸好掘得幾個山薯,母親用火煨熱,請將軍不要嫌棄。」侯王感動得熱淚盈眶,將山薯吃了幾口,便執著小孩之手,仰天太息道:「小哥兒深明大義,可惜國家已到此殘局,真是愧對老百姓了。」說完當場吐血,一代忠臣,就此與世長辭。
侯王死後,當地人不忍他的屍體遭元兵侮辱,便靜靜草葬,八十九年後,元朝為明太祖所滅,鄉民始敢申報地方官,上奏朝廷為他立廟祭祀。於是,在現在九龍城侯王卜葬之地,建立了侯王廟。至今已是七百多年前的事了。
侯王曾多次於本觀降壇,近期留有詩句:「報國丹心在,山外炁日清,民豐隆情厚,人心志未澄。」(辛巳年四月十四日)仍可見他盡忠報國的壯志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