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之奧
現今社會越是富庶,物質生活大大改善,但人的苦惱卻越來越多。現代人生活緊張繁忙,身心疲累,以致影響身體健康或出現亞健康問題而不自知,另一方面,「人生在世,有窮通壽夭」。有些人出身富裕,有些卻出身貧窮。社會際遇亦大不相同,有的一生名成利就,事事順境,有的一生潦倒,一事無成。社會越富裕,人們的欲望越高,無止境的追求,令人對自己的期望產生的落差越來越大。這時很容易產生情緒困擾或心靈空虛等心理問題。所以近年人們興起追求身心靈健康的熱潮,尋求身心靈療癒及參與靈性的修練。
身心靈是指人生命的三個層面:有形身體、無形的精神及靈性三方面。其特點一如 龔中成壇主於2016年11月27日所述:
Ø靈性層面,四生六道,十方三界,天外有天,三十三重天。天命慧命, 一期生命,三世慧命。身外有身,復我金身···」
身體是「四大」:地(固態物質)、水(液態物質)、火(能量)、風(呼吸)因緣假合而成。身乃載道之軀,「修道」能安身立命,「四大」協調和順,身安體健。
精神是「無形」,能驅動心智活動之表現,煩惱源於「妄心」,為物慾所敝,「修真」是要回復「真心」本意,看空物質,神清氣定。
靈性指我們的靈魂與宇宙多元空間的關係,靈性修練道家稱「修仙」,超越物質世界及時間。
這三個層面,當中有互動的關係,相互影響,金蘭觀開乩時沙盤出現的「身心靈」符號,可體現其中三位一體之意。
血肉之軀為物質所化,終須敗壞,故為「假身」,內藏元神(靈性),主宰個人身體及精神活動,與他人聯繫的意識情緒,以至與宇宙之溝通能力。而人之所以有「窮通壽夭」之不同,是受前生多世業力所牽引,精神身體發展受障礙,「真我」隱而「假我」現。人先要認識自己,因應自身的先天不足之處,修改自己,始求身體健康,精神安舒,再開啟智慧(從處世的智慧到溝通宇宙的上乘智慧),消災解業,活出「真我」。這也是道門「借假修真」之義。
「身心靈之奧,血肉之軀,認識自己,修改自己…」(達摩祖師2019.5.6)
世界各地隨著科學進步與傳統東西方哲學及宗教的融合或交滙下,發展出各類不同的身心靈療癒方案,如禪修、瑜伽、催眠、能量、靜坐等等。
傳統道家以「性命雙修」為修練的手段,因其中均涉及「心」意的運用,所以實質是「身心靈」修練。正如
呂純陽師尊於1974年11月25日降乩所述:
『心,性之本;氣,命之源。性離氣則心不靈,氣離性則命若魅。我欲靈而不魅,心並氣而一。是故聖人不即心不離心,不即氣不離氣,非即非離,亦即亦離,守二而一。是以氣得養而厚,心得攝而精,曰之「性命雙修」。』
龔中成壇主在1999年6月27日乩示,直指「性心命」的要旨:『養性葆命,改命造命,盡在內心…。 』
真性真我
身心靈簡單而言即是「我」,現代學術認為「我」有「假我」與「真我」之分,普通人只認識自己假我的部份,因種種原因我們的思維心智行動都被某些東西牽引著不能以真性情表現出來。學習身心靈就是要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自己與宇宙多元空間的關係,讓「真我」重現。
父母未生一點靈 投胎來世結成形
成形罩卻光明種 看破放下徹底清 (濟世聖佛 2020.05.31)
人未生時只一點真性,即先天一炁,或稱太極。真性投於母腹,得父母精血而成形,遂有陰陽清濁之分,五官四肢百骸由此而生,此時真性仍藏於無形,性命合一。及至出生,性光隱而不見,人的思想行為由「心」主宰,性即心體,心即性用,隨著感官
(六根六識 –眼意鼻舌身意)的成長,受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所染,又落入以「意」用事,愈流愈遠。靈性被污染,光輝被掩蓋。由於需以物質育養此有形色身,遂產生「欲」望的追求,貪、嗔、癡隨之而發。執念越來越多。人生的目標,就是要看破生命意義,放下執著,洗淨自己的靈性,真我重現。儒、釋、道都以此為修練主旨。
但修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又如何修,如何練? 這需要修者對身心靈本質及理論有透徹的認識。「道乃天地心,愚痴不解尋」(地藏王菩薩2013.7.21),道家以陰陽五行為基礎,闡述抽象意念,無形的能量及靈體等。
陰陽造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乃先天一炁,一炁而生「陰陽」,陰陽和合而生形,由形而生萬物。陽輕清上浮,陰重濁下沉,陰陽,現代科學語言卽物質與能量之性質。宇宙萬物,都是由不同的陰陽成份組合而成。
「天地造化之理,萬物化育之源,神鬼之分別。大道玄妙,總而論之,此不外乎陰陽二字。夫天屬陽,故輕清而浮於上;地屬陰,故重濁而沉於下。人居於天地之中,而屬半陰半陽,……陽氣涸盡,僅存純陰,故重濁而沉地府,是以仙佛人鬼,不外陰陽之分也。」(龔中成壇主 1986.6.4)
人身陰陽
純陽為仙,純陰為鬼,人則半陰半陽。
人秉天地陰陽五行之氣而生,故身體具此陰陽五行之氣,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屬陽,後天屬陰。
|
五行之氣 |
五行之性 |
|
|
|
後天情志 |
陽五行 |
五元 |
五德 |
|
陰五行 |
五物 |
五賊 |
甲木 |
元性 |
仁 |
|
乙木 |
游魂 |
喜 |
丙火 |
元神 |
禮 |
|
丁火 |
識神 |
樂 |
戊土 |
元氣 |
信 (真心) |
|
己土 |
妄意 |
欲 |
庚金 |
元情 |
義 |
|
辛金 |
鬼魄 |
怒 |
壬水 |
元精 |
智 |
|
癸水 |
濁精 |
哀 |
人生之初,先天用事,陰五行被陽五行統攝,故至善無惡。及至青年時期,身體機能成熟,識神起而精竅開,意亂情迷,妄念叢生,妄意役使精神魂魄,如此互相戕害,激盪喜怒哀樂等情緒。同時陽氣被陰氣所尅,五元五德漸次剝消。如此不斷陽消陰長,隨著歲月流逝,精神情緒,身體機能,心腦等退化問題出現,百病叢生,最後氣盡則亡。此凡人生老病死必經之路。
「靈性層面,四生六道,十方三界,天外有天,三十三重天,天命慧命,一期生命,三世慧命。」(龔中成壇主2016.11.27)
「靈魂」是歷劫不壞,輪迴不息,帶著往世的業力投胎至今世,在今世或增或減再帶到下期生命,所以是歷世輪迴的種子,他決定下期慧命之歸處:
–
「四生六道」:六道是六種在三界(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眾生的型態。分
1.
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及
2.
三惡道[畜生道(分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餓鬼道、地獄道 ]。六道是眾生死後輪迴之途。
–
當我們認識在色身的有形物質世界之外,尚有無量的空間、心靈的世界,我們的人生觀、宇宙觀將被重新檢視,不再糾纏於物質世界,真心向道。開展靈性修練、轉凡入聖之途。
意識運作
「靈魂」種子經過意識的運作,將往生及今世的個人認知積存及整理更新,這些業力影響著生生世世的人格行為。
「意識、潛意識、純意識,主靈、副靈、分靈:
兄弟姐妹一個胎 五個伶俐一癡呆
一個在外做買賣 一個在家把賬開
六根清靜方為道,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靈魂種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三緣和合,緣來緣去,一切隨緣。父精母卵,靈魂種子,第八識阿賴耶識,先天不足,後天補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龔中成壇主2016.11.27)
意識系統審視外界訊息,經分析思量,產生作身體或控制情志的指令,與外界產生互動。同時因應互動過程,產生的經驗,貯存並分析,形成認知。
意識有三層,意識、潛意識、純意識,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分別收集「色、聲、香、味、觸」等具體對象的外緣訊息,必須同時與第六識「意識」才產生作用,第六識可作抽象概念的分析,如美或醜,靜或吵,香或臭,甜或鹹,涼或熱等。再複雜些如愛與恨,喜樂哀傷等,但這個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呢?
第七識末那識是「意根」,本質是不斷審視思量,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所存累世的思想或經驗部份而成為「我識」,基本上是一種我執的作用,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由此而形成貪、嗔、癡等種種煩惱的根本。第七識同時亦將第六識所產生的經驗整理後存於第八識。第八識是一切善惡種子寄存的所在。
人死後,第八識的資料便會成為下一期生命的靈魂種子,在世能妥善修正這些儲存,也就能為死後的去處做主。
笫八識是純意識、主靈,此識藏著過去、現在、未來的種子,影響著每一期的生命命運。正是: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節錄八識規矩頌)
「身心靈」病理觀
人的疾病林林種種,有形無形,先天後天,以其成因及根源, 華佗祖師對此有以下區分:
「古往今來,人生如夢,百載光陰,轉眼即逝。帝皇將相,平民百姓,離不開生老病死:
s
時病:四時疾病,春夏秋冬,風寒暑濕燥火;
s
精神疾病:物質富裕,精神空虛,神經衰弱,思覺失調,焦慮失眠,有形無形;
s
基因遺傳:信息密碼,地中海先天性貧血症、先天性白血症、肌肉萎縮症、小腦萎縮症,衰老、退化、老化,醫學也窮技,古稱因果病是也。
天下凡有一病,必有一法,理法方穴藥,法無定法。道法在世間,只在世間覺,真藥醫假病,真病自己醫。認識自己,改造自己,修養自己,創造自己,己立道生,靈丹妙藥身中找。」
(華佗仙師2019.5.5)
從身心靈角度分析,時病,乃外邪入侵,屬身體層面;精神病,心理病,屬精神層面;遺傳病是因果病,屬靈性層面。現今醫學昌明,對因果病亦束手無策,但道法無量,靈丹妙藥卻能在自己身上尋,然法無定法,須真師傳予有緣人,加上自練自悟而得。故曰:「藥醫不死病,道傳有緣人,人有一病,必有一法,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法也……」(龔中成壇主2019.5.5)
修道概要
「出世入世,世俗塵囂,七情六慾,蒙蔽真性。以慾除慾,以慾制慾,善養浩然之炁,以應天心。先天真性,清清明明;後天品性,混混濁濁。混元一體,陰陽各半,先天為真,後天為假,假作真時真亦假,真真假假,借假修真,祛濁留清,即陰留陽。」
人身陰陽五行,先天真性屬陽,輕清上浮,後天品性屬陰,重濁下沉,後天意識執我,妄意用事,蒙蔽真性,陽隱陰現。修真之理在於恢復元陽。
師云:「順為凡、逆為仙,只在其中顛倒顛。」(輔法天尊2019.6.2)從後天逆修返先天。順則耗損元氣,生老病死。逆修則去除陰質,恢復元陽,從救護敗損身軀、補益延年、返老還童、以至超凡入聖。
「道在己身,強身健體。身乃載道之軀,內修性命,外積善德,內外圓融,道可成矣。」 (地藏王菩薩2018.7.15)
修煉範疇:
(一) 鍛練體格
– 不要讓身體成為修道的障礙。
(二) 外修善德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 內修性命
– 靜坐修真,內煉精氣神,金丹大道,後天返先天。
上述三個範疇為修道主旋律,但都要求先除妄念,以真心誠意修持, 再求靈通變化之妙。故 呂師尊曰:
「修身先修心,再修性,方能修命。心靜氣和,心安身壯,心強性遒,性命雙修,剛柔並重,動靜配合,百脈和諧,諸災不作,萬魔俱消。」(呂純陽師尊1994.11.20)
道在日常生活中,處世行事如能合乎「道」,便是修道的根基,《道德經》云:「我有三寶,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即珍惜所有生命,為修身之本;「儉」,適可而止,清心寡欲,為養性之根;「不敢為天下先」,不爭強好勝,順應自然,以柔勝剛,為養心之道。
(一) 鍛練體格
身是陰陽造化之體,載道之軀,道在己身,不須外求。初學道之士,先要存形,身軀是靈性的居宅,居宅一潰,主人無處著腳,如待陽氣衰敗涸竭,才來修道,必有障礙。故
師尊曰:
「身雖為累,實道之基,此基一失,復墮輪迴。」(呂祖無極寶懺)
強身健體是基礎,修練氣功,養心養身,平日生活細節須注意,皆以清淡中和為本。 龔中成壇主教導壇人養生基礎,供大家參考:
「動靜早晚,先寒而衣,先熱而解,未雨綢繆。不要飢極而食,食不過飽;不要渴極而飲,飲不過多;不要疲極而臥,睡不過久。不要過勞過逸,食過飽則積聚,飲過多則痰癖,行不疾步,不可久視,不可極聽,不可久坐,不可久立,五味入口,不可偏多,此皆自然之理 …」 (龔中成壇主2002.9.8)
金蘭觀的宗旨是希望每人都能走上修道之路,但年老氣衰或身患疾病,需先救護及保養,故本觀特設贈醫施藥醫療,保健課程,教導食療及經絡穴位知識,更有仙佛賜方及加持的平安湯賜予臨壇的壇生善信飲用,希望壇人有健康的體魄。
免費氣功班
金蘭觀在多處社區都有定期舉辦免費氣功班,入門課程以築基為主。之後可來到道觀繼續進收至修道班。
「採氣法」補虧損
歲月無情,人們的身體多虧損少補充,故入門之初,煉「採氣法」,採自然之氣(陽能),養我肉身(陰質),令身體陰陽匹配,氣機運轉流暢。春天每日早上卯時(5:00-7:00)面朝東方採氣(採天氣、地氣、混元氣、花木氣、太陽氣),借時序生機勃勃,陽能盡採,滋養臟腑四肢,排出陳年病氣,保持生機活潑狀態。
「五步功」強體魄
採氣法幫助我們積精累氣,復原虧損,這時可進行五步功鍛練,經過「鼓盪丹田 」、「黑虎坐洞」、
「河車搬運」、「托天撫地」、「周身經絡旋又旋」五步功法。導引內氣運行四肢百骸,
強健筋骨, 疏通經絡。
「陰陽步」開湧泉
人老腳先衰,腳板踝膝冰冷,甚至出現膝關節或踝關節痛症,因腎功能衰老所致。練「陰陽步」全身鬆沉, 雙腳重心以漸進式互相轉換, 按壓腳板的湧泉穴(腎經起點),能強化腎功能,出現「雪裡開花」效果(原本冰冷的湧泉發暖),重現生機。「陰陽步」既有養生醫療效果,修練精晉者能體會體內陰陽二氣之變化。
「三叉螺旋功」通經絡
「三叉螺旋功」是大雁的氣功前六十四式、後六十四式後第三套功法,主要鍛練十二經絡、奇經八脈。十二經絡與奇經八脈分別負責能量運輸和貯存。如十二經絡比喻為河流,奇經八脈就是湖泊。
「人之富貴貧賤。原由前定。然能及時修善築福。自必增祥。」(龔中成壇主1989.4.9)
行善積德,心安理得,心平氣和,所謂「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心安氣平為練功之本, 龔中成壇主解說修德之要:
「積功立德,見性是功,平等是德,練功先練德,九美八德… …」(龔中成壇主2019.5.18)
「人能善念常存,力行善舉,小可改變五行,故有天生命,人造命之語。昔 丘祖遇賽麻衣,相其雙蛇鎮口,勢必餓死。後 丘祖於磻溪背人過河,苦行六載,而雙蛇鎮口,一變而為二龍戲珠,是以相由心生,良非虛語。」(龔中成壇主1986.11.6)
「人之富貴貧賤,原由前定,然能及時修善築福,自必增祥。我師有云:人能如我為九美,萬福來臨百禍消,足見為人在世,若能多修善行,當可避免災禍。故今之世,凡我道教中人,應力為我教宣揚,提倡師道,為善最樂,方可減少災劫。」
(龔中成壇主1989.9.4)
人的命格與本身陰陽五行有關,原由前定。從外在行為性質而言,五德(仁義禮智信),先天陽五行;五賊(喜怒哀樂欲),後天陰五行。外修行善積德能除五賊,回復五德。消除陰質,在復陽炁,現在語言來說,即增加正能量,減少負能量。
修持方面, 壇主經常要求壇人須備的「九美八德」為基礎,九美是忠孝廉節仁義禮智信,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九美八德」是五德於五倫關係之所延伸。實質上如何修, 救世大士給我們明確的指引:
「真心本意,潔淨身口意,勤修戒定慧,布施、持戒、忍辱、精晉、禪定、般若。物質布施、精神布施、無畏布施:不驚、不怖、不畏。」(救世大士2019.3.10)
如此從外至內修行,小可改變五行氣質,藉行為改變命運,實踐「知命、認命、改命、造命」的生命工程。大可消災解業,影響來世的歸處,天堂地獄自主。
上清道尊乩文亦揭示身心靈之奧:
「沙塵滾滾,濁浪滔滔,人心迷惘,墮落塵埃。行善天堂路,作惡地獄途。賞善罰惡,一念之差。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身,身心靈之奧,借假修真,內聖外王,內剛外柔。」(上清道尊2019.8.25)
大家如想在修身修心方面探討更多,可出席參與金蘭觀定期舉辦的修身課程講座活動。
經常臨觀的壇生善信,歡迎大家參與我們的義工團隊,協助日常觀務及參與大型活動工作。如果是壇生,努力觀務的或會獲
壇主委任為值事。值事乃天職神委,仙緣已至,值得珍惜。
「人之否泰,當有其理,至誠為善,必有應由,苟能善念常存,必得轉否為泰。凡我壇生於氣運不佳之時, 余當為其為之,以盡
余之雪心,凡能為壇力者, 余亦為其為之更力,此天心之理然也。」(龔中成壇主1986.11.2)
(三)
內修性命
外修功德之外,內修性命才是核心,臨壇仙真經常以「內煉五六七,外修三四五」為指引,內修以靜坐來達成,「靜定之功,可奪造化」。 龔中成壇主曰:
「釋言明心見性,非靜不能明, 余與見也,儒言窮理盡性。非靜不能窮與盡也。道言修真養性,非靜不能修與養也。三教以此為命脈。」(龔中成壇主1988.11.27)
靜是修持必須具備的功夫,要練至自然而為,不靜自靜的「至靜」境界,但說易行難,欲靜而不能靜,皆因不明靜的根源,
龔中成壇主教導靜定之法:
「靜之一字,妙理無窮,但言靜者多,而知靜者少。故欲靜而不能靜,是未知靜之根源,靜之根源,首先應看空一切,事物當從不靜之處,下斬絕工夫,念起即滅,滅而復生,使其不生,生而復滅,滅至永不再生之極,而不靜自靜。」(龔中成壇主1988.11.27)
看空一切,從不靜之處,下斬絕工夫,不單是在靜坐時,就算是平日行住坐臥,亦不離這箇。靜坐入門,當先以「真心誠意」而求,為道之心在於至誠。至誠則事可明,自知之明,覺知感悟,悟而有為。如
龔中成壇主論修道之基:
「大道之本,本於至靜。至靜之原,原於至誠。至誠之驗,驗於自明。自明之得,得之有覺。覺覺有悟,悟而有為,乃近道徑。得徑雙修,乃為道基。」 (龔中成壇主1993.5.23)
以上為築基,進階法程, 龔中成壇主作出說明:
「放下執着,築基入定,冥心調息,匹配陰陽,聚散水火,運轉河車,由下而上,由淺入深,從內至外,有諸於內,形諸於外,言行一致,有隱有顯,觀人於微,微細如塵
… …」(龔中成壇主2002.10.27)
這些功法,也可說是「功境」,而每階段的成就都由內而影響外在氣質,是勤修實練有成之驗。此階段為後天有為之法,詳細可參考呂祖全書中之《修真傳道論》。
至於先天無為之道, 龔中成壇主也有詳細解說:
「先天一事,必須自修自煉,道者覺路也,使人歸於覺路而走,出迷途也,然必由淺入深,以小致大,依照次序去做,方見有功,但凡學道者,必先煉性,蓋性本先天之物,必要煉得圓陀陀、光灼灼,方見有功,真性與情,兩相發動之時,正如龍虎之猖狂,若不煉之使其降伏,焉能去其猖狂而歸於虛無也。降龍伏虎既行,又必須鎖心猿而拴意馬,何謂心猿意馬者,心如猿猴之狡,而意如烈馬之馳,必要拴之鎖之,使猿不能施其狡,而馬不能逞其馳,因是而歸於靜定。靜定之功,可奪天地造化,陰陽妙理,能靜則萬慮俱消,能定則一念不萌,順而行之為凡,逆而行之為仙,又要使內心不生雜念煉之之道,要混混沌沌,不識不知,無人無我,方見妙法。所謂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此為道之大略,更有深奧,而只可心領意會者… …」(龔中成壇主1992.10.4)
「丹訣神仙授,自古心傳心。」功法玄妙,涉及氣、炁的運轉,文字是很難完完全全表達,言多必失,尤其是在氣、炁「火候」。然金蘭觀為修真道場,扶乩期間每每有仙真佛聖臨壇與壇人同修,配合時空因素,以不同的手印,伽伕而坐或清靜站立,默傳道法。而各人所得及體會,亦因應其根基、仙緣而不同。
另外,在各社區舉辦的氣功班,除動功外,亦設有靜坐課程,教授坐式、手印及靜心法門。而在道觀設有修道班,由資深道長教授練丹心法。同時,亦有定期由長老主講修真課程及道教經典等。
修道有成 魂歸天國
金蘭壇人,不乏修道有成,身後魂歸天國,而按其德行功果而定其歸處:
1.
證道成真 –上德者如1974年黃國琦總長、2014年主席道真道長、2020年理事長法海道長,皆證道而位列仙班。
2.
得道證果 – 魂歸師尊的修堂,經修練圓滿再登道岸。2015年副財務主任陳炳權、2019年前文書主任朱錦仁及2019年醫務主任曾曼珠,分別魂歸終南修堂、紫霞修堂及紫竹修堂。
3.
再進道門 ‐ 魂歸師尊的修堂,之後轉世為人,再入道門,免墮輪迴惡道。
註:
s
金蘭觀三位師尊的修堂分別是 1) 孚佑帝君的終南修堂、紫霞修堂;2) 救世大士的紫林修堂、紫竹修堂;3) 輔法天尊的玉霞修堂。
s
尚有其他壇人及其至親之身後安排,可參閱乙未年(四十五周年)金蘭特刋第127頁。
修道之難
《道德經》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地球一村,可聞道的地方已不多,能聞大道而勤修者少,得道者更少。修道障礙原因大致為:
1.
雖聞大道,卻無信心,有信心,卻無苦志。始乎憂勤,終則懈怠。「仙佛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志不堅。」
2.
初奉大道,後見旁門小法,因易為見功而思遷,漸離大道,更甚者異端並起。
3.
只知深修五行之要,忽畧靈性修行之要旨,靜中尋道。
4.
修道太晚或患頑病, 修道功果與身體精神狀況及靈性清濁有關,精氣虧損,欲返大道是比較困難。但如能堅心篤道,勤修苦練,積功立德,先論救護,繼而補益,亦可轉弱為強。再精晉者,雖不能超凡入聖,亦可返老還童。
修道人多個「難」:人身難得,樂土難求,大道難聞,真師難遇。大家有緣來到金蘭觀,以上的條件都具備了,只須堅心苦志,把握時機,勤修匪懈,心不退轉。
總結
修行之道無二法 勸君明白身心靈 (呂純陽師尊2014.8.24)
人身難得今已得,道法難聞今再聞(輔法天尊2014.3.2)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龔中成壇主2013.5.23)
物質世界,短暫無常,百載人生,離不開生老病死,靈性領域,空間無量。及早明白身心靈之奧,認清人生意義,然後知之修練,超凡入聖,安免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