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觀道佛儒醫講座 之 《道德經》與修真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延續道真道長講述《道德經與修真之五十一》,德義道長承先啟後,續說《道德經》與修真間的玄妙關係,兩者密不可分,亦有如「道中有德」、「德中有道」的關係。

道生之, 德蓄之, 物形之, 勢成之。 是以萬物, 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德經 第五十一章 道為萬物之母,所以萬物皆從道體中而生的,但是萬物生出來以後,還要以「德」 去滋潤他,這個「德」就是天地中的陽和之氣,這個陽和之氣能夠蘊育萬物使它成長。 但是在萬物生長以後,如果沒有四季寒暑的更替,陰陽的互換交流,則雖生長了萬 物,也不能使萬物趨於成熟,所以勢之所在,就有了陽春之氣的培物,及寒秋之氣的逼 物,這些四時的代謝。 成長以後,才有種種萬物,可是這些萬物,本來就是由無形的「道」 所生的,與無形的天地之「德」培育而成。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有形的萬物之後,才知無 形道德的偉大。 道之尊, 德之貴。夫莫之命, 而常自然。 道雖然偉大,德雖是尊貴,卻不以偉大與尊貴而自命不凡,仍然以自然處之,可是 它這樣的自然處之,反而得到永恆自然的尊貴了。 故道生之, 德蓄之, 長之, 育之。 成之, 熟之, 養之, 覆之。 道是天地大中至正之途,聖人成仙証聖之要。 欲修金仙者, 是以凝神於虛,合氣於 漠。虛無之際,淡漠之中,一元真氣出,此即道之生也。道既生矣,於是致養於靜,取 材於動;一直在抱,萬象咸空;常操常存,勿忘勿助,則蓄德有基矣。然順其道而生之, 則道必日長;因其德而蓄之,則德必日育。 生之蓄之指先天一炁之招攝, 化機滋暢謂之生,陰陽內含謂之蓄,晝夜變化謂之長, 五氣潤和謂之育,體性完全謂之成,神全氣正謂之熟, 保根固性謂之養,護其所傷謂之 覆。萬物從無到有,由始至終,無不是「道」、「德」之所為。 道德尊貴,自然而生物, 亦自然而蓄物,則亦自然而尊且貴。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人能盜奪天地這元氣以為丹本,而後生之、育之、蓄之、長之,以還乎本來之天,即 得道矣。然欲盜天地之元氣,須先識無地之玄關。玄關在哪裡? 鴻蒙未判之先,天地初 開始,混混沌沌中,忽然感觸,真機自動,此正元氣所在也,而修煉者必採此以為丹頭。 有如群陰凝閉,萬物退藏,忽遇冬至陽回,即道生矣。由是成性存存,溫養於八卦爐中, 久久氣勢充盈,一如夏日之萬物暢茂,即德蓄矣。物既生盈,花開成實。一如秋來之萬 寶告成。其在人身,養育胎嬰,返回本來面目,即成之、熟之矣。物既成熟。仍還本初, 一如冬日之草木成實,葉落歸根,還原返三年乳哺,九載面壁, 煉就純陽之體,實成金 色法身,必須萬緣齊放,片念不存,空空洞洞,靜候陽生。雖然,其生也,原來自有, 而不可執以為有。即用升降之術,進退之工,未免有為——要皆順氣機之自然,而無一 毫矯強,非有為而不恃所為。 至德日進、道日長,而文武抽添,沐浴封固,無不以元神 主宰其間。此有主而無主,無宰而有宰存焉。 如此修道,道深且遠, 故曰「玄德」。 道德經與修真 之五十二 2023 年 5 月 14 日道德經與修真 緣起 ~ 《道德經》被譽為「 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 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 《道德經》是道教徒必修之典籍;國家社會領導以之修身治國;名士哲者以之為座右銘;文 人雅士以之為哲理寶典;連許多科學家也愛不釋手,以之解決科學上的難題。 (《道真道長修真 集》 頁 137) ~ 誦讀《道德經》五千文字,道門必修課程。本觀修真課程亦可用《道德經》五千文字為丁亥 年課程,爾關主席知之……(2007 年 4 月 1 日 本觀乩文) ~ 尋其根源,《道德經》 出於西周‧周康王(公元前 995 年-前 979 年在位)修文王、武王之業,使百姓知禮義, 四十餘年不用刑罰,在位二十六年,與父成王同稱盛世,號成康之治的時代, 當時身為國師的 尹喜祖師,見紫 氣東來,叩請周康王調任為函谷關關令,知天真即至,跪迎 道祖老子於關道,強請為書以 惠澤天下蒼生、後世。經 道祖三試其誠後,於今陝西省樓觀臺結草為廬,授道三個月,並且 傳下《道德經》,囑咐: 誠唸萬遍,自可通玄。世人若能知 道祖在樓觀臺授道的內容,則 可感悟《道德經》五千言的核心所在。尤幸 道祖在樓觀臺授道的過程及內容亦有留傳於世, 並載於【西昇經】之中,全書都是修性煉神、剖釋道理之文。 (《道真道長修真集》 頁 137) ~ 尹喜祖師得證真道之後,亦將其心得寫在【文始真經】 關尹子,也是輔釋道德、內修心性、 超脫五行之學。參合三經之文,可見道德經的中心就是修真、道德之至理。 呂純陽師尊曾 示:『 道祖道德經傳之於世,為修道者指引修行之路徑,古今中外,學習、註釋不計其數, 無論政治、哲學、科學、修身齊平,盡在其中。然各執一隅音餘,未得全面整體,箇中奧秘, 非潛修苦煉未能領悟。 95 年 7 月 2 日』又云:『 道祖道德經是修真者修煉之梯階,箇中奧秘,非 潛修密煉,焉能知曉? 95 年 7 月 23 日』 (《道真道長修真集》 頁 137) ~ 「受持讀誦《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道德經》、 四書五經,儒釋道經典,開啟智慧」 (2023 年 3 月 26 日本觀乩文) 參考資料: 1. 清代黃元吉《道德經注釋》 2. 太上道祖親自白話註解 《 道德經 》 (甲子 1984 年十月於聖天堂降乩) 載於金蘭觀《修道經典第一輯》 3. 純陽真人 《道德經釋義》 4. 任法融註釋《道德經釋義》 (據終南山樓觀臺元正書道德經碑) 5. 《道真道長修真集》 6. 金蘭觀歷年乩文

道生之, 德蓄之, 物形之, 勢成之。 是以萬物, 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德經 第五十一章 道為萬物之母,所以萬物皆從道體中而生的,但是萬物生出來以後,還要以「德」 去滋潤他,這個「德」就是天地中的陽和之氣,這個陽和之氣能夠蘊育萬物使它成長。 但是在萬物生長以後,如果沒有四季寒暑的更替,陰陽的互換交流,則雖生長了萬 物,也不能使萬物趨於成熟,所以勢之所在,就有了陽春之氣的培物,及寒秋之氣的逼 物,這些四時的代謝。 成長以後,才有種種萬物,可是這些萬物,本來就是由無形的「道」 所生的,與無形的天地之「德」培育而成。所以我們看到這些有形的萬物之後,才知無 形道德的偉大。 道之尊, 德之貴。夫莫之命, 而常自然。 道雖然偉大,德雖是尊貴,卻不以偉大與尊貴而自命不凡,仍然以自然處之,可是 它這樣的自然處之,反而得到永恆自然的尊貴了。 故道生之, 德蓄之, 長之, 育之。 成之, 熟之, 養之, 覆之。 道是天地大中至正之途,聖人成仙証聖之要。 欲修金仙者, 是以凝神於虛,合氣於 漠。虛無之際,淡漠之中,一元真氣出,此即道之生也。道既生矣,於是致養於靜,取 材於動;一直在抱,萬象咸空;常操常存,勿忘勿助,則蓄德有基矣。然順其道而生之, 則道必日長;因其德而蓄之,則德必日育。 生之蓄之指先天一炁之招攝, 化機滋暢謂之生,陰陽內含謂之蓄,晝夜變化謂之長, 五氣潤和謂之育,體性完全謂之成,神全氣正謂之熟, 保根固性謂之養,護其所傷謂之 覆。萬物從無到有,由始至終,無不是「道」、「德」之所為。 道德尊貴,自然而生物, 亦自然而蓄物,則亦自然而尊且貴。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 人能盜奪天地這元氣以為丹本,而後生之、育之、蓄之、長之,以還乎本來之天,即 得道矣。然欲盜天地之元氣,須先識無地之玄關。玄關在哪裡? 鴻蒙未判之先,天地初 開始,混混沌沌中,忽然感觸,真機自動,此正元氣所在也,而修煉者必採此以為丹頭。 有如群陰凝閉,萬物退藏,忽遇冬至陽回,即道生矣。由是成性存存,溫養於八卦爐中, 久久氣勢充盈,一如夏日之萬物暢茂,即德蓄矣。物既生盈,花開成實。一如秋來之萬 寶告成。其在人身,養育胎嬰,返回本來面目,即成之、熟之矣。物既成熟。仍還本初, 一如冬日之草木成實,葉落歸根,還原返三年乳哺,九載面壁, 煉就純陽之體,實成金 色法身,必須萬緣齊放,片念不存,空空洞洞,靜候陽生。雖然,其生也,原來自有, 而不可執以為有。即用升降之術,進退之工,未免有為——要皆順氣機之自然,而無一 毫矯強,非有為而不恃所為。 至德日進、道日長,而文武抽添,沐浴封固,無不以元神 主宰其間。此有主而無主,無宰而有宰存焉。 如此修道,道深且遠, 故曰「玄德」。 道德經與修真 之五十二 2023 年 5 月 14 日道德經與修真 緣起 ~ 《道德經》被譽為「 萬經之王」,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曾 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 《道德經》是道教徒必修之典籍;國家社會領導以之修身治國;名士哲者以之為座右銘;文 人雅士以之為哲理寶典;連許多科學家也愛不釋手,以之解決科學上的難題。 (《道真道長修真 集》 頁 137) ~ 誦讀《道德經》五千文字,道門必修課程。本觀修真課程亦可用《道德經》五千文字為丁亥 年課程,爾關主席知之……(2007 年 4 月 1 日 本觀乩文) ~ 尋其根源,《道德經》 出於西周‧周康王(公元前 995 年-前 979 年在位)修文王、武王之業,使百姓知禮義, 四十餘年不用刑罰,在位二十六年,與父成王同稱盛世,號成康之治的時代, 當時身為國師的 尹喜祖師,見紫 氣東來,叩請周康王調任為函谷關關令,知天真即至,跪迎 道祖老子於關道,強請為書以 惠澤天下蒼生、後世。經 道祖三試其誠後,於今陝西省樓觀臺結草為廬,授道三個月,並且 傳下《道德經》,囑咐: 誠唸萬遍,自可通玄。世人若能知 道祖在樓觀臺授道的內容,則 可感悟《道德經》五千言的核心所在。尤幸 道祖在樓觀臺授道的過程及內容亦有留傳於世, 並載於【西昇經】之中,全書都是修性煉神、剖釋道理之文。 (《道真道長修真集》 頁 137) ~ 尹喜祖師得證真道之後,亦將其心得寫在【文始真經】 關尹子,也是輔釋道德、內修心性、 超脫五行之學。參合三經之文,可見道德經的中心就是修真、道德之至理。 呂純陽師尊曾 示:『 道祖道德經傳之於世,為修道者指引修行之路徑,古今中外,學習、註釋不計其數, 無論政治、哲學、科學、修身齊平,盡在其中。然各執一隅音餘,未得全面整體,箇中奧秘, 非潛修苦煉未能領悟。 95 年 7 月 2 日』又云:『 道祖道德經是修真者修煉之梯階,箇中奧秘,非 潛修密煉,焉能知曉? 95 年 7 月 23 日』 (《道真道長修真集》 頁 137) ~ 「受持讀誦《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道德經》、 四書五經,儒釋道經典,開啟智慧」 (2023 年 3 月 26 日本觀乩文) 參考資料: 1. 清代黃元吉《道德經注釋》 2. 太上道祖親自白話註解 《 道德經 》 (甲子 1984 年十月於聖天堂降乩) 載於金蘭觀《修道經典第一輯》 3. 純陽真人 《道德經釋義》 4. 任法融註釋《道德經釋義》 (據終南山樓觀臺元正書道德經碑) 5. 《道真道長修真集》 6. 金蘭觀歷年乩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