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 修真課程 齊學(八品仙經) (十四) (道亨)

 

 

齊學《八品仙經》(十四)

正忠示教品第四  (三)

凡學修真,必煉乎心,博施普濟,以本以仁,方便利益,援溺救焚,扶危拯困,樂道信心。修如是功,名奏玉庭。虛皇1有戒2,伭帝3有文,金科玉律,毫不容情。

【凡是學習修真的人,必定要修煉自己的心性,做到博施普濟,以自己的本份和仁愛的心,去方便利益大眾,去解救如同被水溺、被火焚的迷人,扶助在危難中的人,拯救在困境中的人,要有樂於修真行道的精神,帶着堅持修道的信心,愉快地修道。這樣修持的人,會獲得上天給予功勳,會被名奏玉帝天庭。對此,元始天尊已有戒律,伭帝亦頒有明文,金科玉律,一點都不容許留情的。】

救民疾苦,恤民饑窮。昔漢天師4,米穀收凝,遇缺乏時,價苦高騰,或以原價,或減濟貧,分毫不增,糶5之於民,民賴以濟,腹得充榮;成都黃公,紫府登名。昔許真君6,合藥施病,救諸疾苦,獲大深功。昔葛仙翁7,行祭煉法,拔度幽冥,一切有情,皆獲超昇。

青蒿圖

【要救民於疾苦之中,要體恤人民的饑餓和窮困。從前漢朝的張道陵天師,平時收集稻米穀物,遇到人民缺乏米糧、米價高騰的時候,他便以米糧的原價甚至減價來救濟貧民,價錢沒有增加分毫。米是由人民中買來的,人民依賴他的救濟,獲得充饑飽腹。成都的黃公,已經名登紫府了。從前的許真君,混合藥物替人治病,解救了很多人的疾病和痛苦,得到了很大很深的功德。從前的葛洪仙翁,用祭煉法超拔幽冥靈魂,一切有情的靈魂,都因他而獲得超昇了。】

今人富貴,自樂肥輕,廐有腴馬,民有菜容。孰能捨財,宏濟於貧?歷代師真,道得於心。三官考校,功過昭明。有功之人,保舉仙成;有過之人,罪縛幽魂。

【現今富貴的人,自己享樂豐富或輕緻的美食,他們的馬廐中有肥胖的馬,而一般人民的面容卻青得如同青菜一樣。他們能夠捨棄財富,廣泛救濟貧人嗎?歷代道門的仙師和真人,都曾經是心中有道的人。經過三官的考核,功和過都會清楚顯露的。有功的人,會獲得三官保舉成仙;有過的人,靈魂會被縛往幽冥受罪。】

上昇之士,非一世功,歷劫修來,天性方明。取之人,侍立壇中,皆夙生慶,勿視以輕,當以敬愛。闡吾法門,勿執一人,而將道聞,在壇之子,皆有道根。今世愚人,妄言著魔,寸德不施,期步大羅,誇己若仙,嗜廣貪多,貪嗜不淨,焉出愛河?行道者,莫擇貴賤,操心以仁。戒性以善,不染貪瞋,勿求己便。損己潛修,天神眷戀;依此煉修,皇君詔見。

【能夠上昇成仙的人士,不單是這一世修來的功德造成的,他們通過了歷世劫難的考驗,才能回復天性的通明。 我(呂純陽仙師)所選擇的人,現在侍立在壇中的,都是有夙世的好因緣的人,你們不要輕視他們,一定要敬愛他們啊。闡釋我們道教的法門,不要執着於只聽一個人的話,不能只把一個人的話當作道來奉行。在壇的學子,都是有道根的人啊。今世愚昧的人,著了魔地胡亂說話,他們連一寸功德都不肯施予,卻期望步上大羅仙界。他們把自己誇耀成神仙一樣,但是嗜好廣泛貪多,這樣不潔淨地貪婪嗜慾的人,怎樣可以離開愛河呢?行道的人,不論面對的人是富貴或貧賤,一律用仁愛的心來對待他們,用善心來守戒以煉性,不要被貪婪和瞋怒污染我們的靈性,不要喜歡怎樣便怎樣。凡是能捨己潛修的人,會獲得天神眷戀;照這樣方法煉修的人,會獲得玉帝詔見。】

今闡法,安執著伭,但絕塵心,道心坦然,廣行陰德,回悟三元。勿聽朦師,妄行虛參8,一朝氣散9,怎得符仙?此身不修,更待何年?離此不得,魂魄茫然,沒下手處,輪迴亂穿。為爾迷失,淚常暗潸10,任心不了。

我(呂純陽仙師)現在闡釋法門,你們不要執著於玄妙的方法,要斷絕塵心,要道心坦然,廣行陰德,回心感悟上中下三元的反應。不要聽朦師的話,胡亂地虛參,以致一朝氣散,怎可能符合當神仙的標準呢?今生不修,要等待到何年才修呢?不能開離這箇修煉方法啊!否則,魂魄處於茫然之中;沒修煉的下手處,只能輪迴亂穿梭。為了你們的迷失,我(呂純陽仙師)經常暗自下淚,放心不下。】

poshorsa.gif (600×10)

1 虚皇,即元始天尊。

2 參考《正統道藏》中 之《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唐初張萬福《三洞眾戒文》已提及此戒。

3 伭帝,即北極玄天上帝,簡稱北帝。

4 漢代張道陵天師,是留侯張良之八世孫。

5 糶,音笛,買的意思。

6 許遜,成語肝腸寸斷的主角。晉代道人,曾出任旌陽(今四川)令,又名許旌陽,許天師、許真君。

7 葛洪,東晉醫藥學家,今江蘇人。曾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號抱樸子。著《肘後備急方》、《神仙傳》、《抱樸子》、《西京雜記》等。近代科學家屠呦呦因受其著作《肘後備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漬,絞取汁服,可治久瘧」啟發,採用乙醇冷浸法提取「青蒿提取物」,獲諾貝爾獎。

8 虛參的情況很多,請參考《修真傳道集》第二章〈論大道〉。

9 修真,目的在聚陽氣,不令氣散。

10 潸:音山,形容流淚。

附件

玄天上帝金科玉律
吾號治世福神。鎮北天大將軍。遊巡諸天諸地。掌握世界乾坤。扶助末劫天道。
護佑國王大臣。不忍五濁惡世。眾生受苦遭辛。旱澇饑饉疾疫。水火劫盜刀兵。
天下江南江北。朝病暮死七分。吾向三元八節11。三會五臘 12生辰。斗降七齋三七。
本命甲子庚申。臘月二十五日。親隨玉帝降臨。統率千真萬聖。檢察下界人民。
紀錄作善作惡。較量罪福重輕。輕則減死一半。重則死絕滅門。善者得見天日。
惡者不見太平。信者得度末劫。不信喪命亡魂。檢舉不忠不孝。抄錄無義無仁。
窮不安分守己。富不念老憐貧。輕重長短稱尺。大小斛石斗升。買賣欺瞞良善。
交關舉用不平。使盡機關腸肚。惡心害眾欺群。合舌惡口鬥亂。教唆州縣鄉村。
恣意慳貪嫉妒。是非人我爭瞋。不識善惡因果。不畏天地神明。強梁不待老死。
結冤促壽除齡。故遣天符抄錄。直磨鐵杵成針。治盡不平等輩。方始大地成金。
奉勸世人敬信。聽吾指說叮嚀。不可聽聞藐藐。各依戒律諄諄。漸見太平年到。
上元甲子當旬。自此風調雨順。田蠶五毅豐登。天下太平樂業。人民歌詠歡欣。
到此人身難得。各宣修省思尋。更有泰山東嶽。速報立報司存。莫道造惡不報。
直待惡貫滿盈。莫道修善無應。直待善果圓成。若有人間私語。天上聽若雷霆。
不可欺心暗室。神目如電光熒。陰陽誤喪人命。修犯地曜天星。醫藥誤傷人命。
方脈指下不明。僧道師人積罪。貪求施利食葷。善信誦經有罪。差訛字句不真。
溺死兒女有罪。千生萬劫冤親。切戒殺食物命。放火燒害山林。積累無邊罪孽。
冤冤報屈難伸。切莫殺食牛犬。免墮萬劫沉淪。告報行法弟子。天條不可不遵。
愛惜一切字紙。遇諸水火漂焚。帝德好生惡殺。簿書日夜具呈。陽有陽間罪孽。
陰有陰間典刑。請看冥書錄載。

11 三元日即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八節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 冬,冬至。南朝陶弘景所著《真誥》云:八節之中,皆當齋戒立靖,謀諸善事,以營於道之方也。慎不可以其日忿爭喜怒,及行威刑,皆天人之大忌也。

12 三會是正月七日舉遷賞會,七月七日慶生中會,十月五日建生大會。南宋金尤中《上清靈寶大法》 述:天地水三官,二十七府,百二十曹,凡三會日考校罪福,三元日奏御上宮。
五臘是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七月七日道德臘,十月一日民歲臘,以及十二月八日侯王臘。 據明代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朝修吉辰章〉載,天臘五帝會聚於東方九.青天,地臘五帝會聚 於南方三.丹天,道德臘五帝會聚於西方七.素天,民歲臘五帝會聚於北方五.黑天,侯王臘五帝會 聚於上方玄都玉京。而當五帝聚會之日,酆都北陰天帝會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 惡以定罪福。此日皆累生人宜當醮謝。須憑法力祭祀,追贖塗苦,一一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

 

太上感應篇云:

造作善善惡惡。報應如影隨形。一勸敬重天地。心香一垃晨昏。二勸孝養父母。
堂前生佛二尊。三勸皈依三寶。儒釋道教同倫。四勸修齋布施。報答四重恩深。
五勸善男信女。持齋念佛看經。六勸州縣官吏。治民如水之清。七勸救濟孤殢。
四生六道苦輪。八勸富家布施。架橋砌路修行。九勸九流技藝。三六九字同倫。
十勸廣行陰騭。福及子子孫孫。但存方寸心地。留與後代耕耘。所作總依本分。
與人方便樸淳。若以遞相傳寫。吾當護汝於陰。家有一本供養。全家老幼安寧。
身有一本佩帶。免遭一切災迍。若寫五本奉勸。壽增半紀餘齡。若寫十本奉勸。
一紀壽算增新。印施百千萬本。名同佑聖真君。當境城隍里社。歡喜保舉奏聞。
三界四府列詞。吾同保奏天庭。北府消除罪籍。南司注上生名。現存獲福無量。
九玄七祖超生。上號全科玉律。下曰勸世戒文。更有能行正直。不昧陰空鬼神。
不以祭享加福。不以不祭生迍。有福休誇俊麗。無福休怨鬼神。欲知前世因果。
今生受者之身。欲知後世因果。今主作者之心。人能知時速改。切莫更待因循。
上帝敕示戒語。留傳往古來今。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戒律類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炁,當守真操,使無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讒毀賢良,露才揚己,當稱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飲酒過差,食肉違禁,當調和氣性,專務清虛。
第八戒者,不得貪求無厭,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恤貧窮。
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雜穢,當慕勝己,棲集清虛。
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修真傳道集》第二章〈論大道〉

鍾祖曰:以旁門小法,易為見功,互相傳授,至死不悟,遂成風俗,敗壞大道。有齋戒者、有休糧者、有採氣者、有漱咽者、有離妻者、有斷味者、有禪定者、有不語者、有存想者、有採陰者、有服氣者、有持淨者、有息心者、有絕慮者、有開頂者、有縮龜者、有絕迹者、有看讀者、有燒煉者、有定息者、有導引者、有吐納者、有採補者、有布施者、有供養者、有救濟者、有入山者、有識性者、有不動者、有受持者。旁門小法,不可備述。
至如採日月之華、奪天地之氣,心思意想、望結丹砂,屈體勞形、欲求超脫,多入少出,攻病可也;認為真胎息,絕念忘言,養性可也;指作太一含真氣,金鎗不倒,黃河逆流,養命之下法;形如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小術。
奈何古今奉道之士,苦苦留心,往往掛意。以咽津為藥,如何得造化?聚氣為丹,如何得停留?指肝為龍,肺為虎,如何得交合?認坎為鉛,離為汞,如何得抽添?四時澆灌,望長黃芽;一意不散,欲求大藥;差年錯月,廢日亂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