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年 修身課程 觀天化民談《觀卦》

修身講義——觀天化民談《觀卦》

  《陰符經》開宗明義告訴我們:「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般若心經》開始亦曰:「自在菩薩,行…,照見…,度一切苦厄。」這兩部修道重要經典,均以為首字,提示修真之道。我們道門稱為道,以為名,而 龔壇主最近多次在乩文提到觀天化民、觀生進退(11月23、10月26乩文),原來均出自於易經第二十卦「風地觀」。由於明年恰為觀卦值年,故在此略談一下:


風地觀 坤下 巽上
字有二音二義,一是讀成音,作觀察、觀看、了解,即 龔壇主曰:「觀微察細,見微知著」之意;二是讀音,作昭示、榜樣示範之意。

卦辭:
(貫)。盥而不薦。(祭前潔淨雙手為盥,音貫。敬拜神明者潔手而未開始拜薦之時。)
有孚顒(音容)若。(他的形容十分虔敬誠懇,人民受其誠信感動,望而心生敬仰。)

彖曰:
大觀(貫)在上,順以巽,中正以觀(貫)天下。(大人的言行舉止昭示在上,莊敬有禮,內心平順而外貌謙和,以中正之品德成為天下的表率。)
(貫),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官)而化也。(由開始即莊敬,沒有絲毫的怠慢,人民看到他誠信的品德,因而受到感化。)
(官)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剔),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聖人觀察無極大道化生的天地萬物,全不離陰陽五行之規律,日月星辰不超越度數,四時不發生誤差。聖人以此玄之又玄的神道教化世人,而天下無不心悅誠服。)

象曰:
風行地上,觀(貫)。先王以省方觀(官)民設教。(聖人觀察風行地上,沒有一物不被觸及,因而視察民情,了解民眾真實的情況和需要,再行施以教化。)

龔壇主按易經觀卦卦義,向我們重點提出五方面的問題:
一、

觀察自己,亦即向內觀察。人需要觀察自己什麼呢?就是了解認識自己的缺點,反省自己,進而提高自己的修養。 龔壇主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修養自己,己立道生,生生不息,己立化人。」這是對我們修真者提出的要求。但偏偏人又最難全面了解自己,《道德經》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顏不疑的故事)

二、

由省察自己,而知道進退之道。觀卦六三爻爻辭曰:「觀我生進退」,就是觀察我的所作所為是否合理,然後確定進退之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龔壇主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觀生進退,省察自己,正己助人。」修身重在實行,知進知退,才有意義。九五爻爻辭更曰:「觀我生,君子旡咎。」一個能時刻觀察反省自己的君子,必會旡咎。

三、

道門以「修齊治平」為任,故要觀察民情,體察民風民俗,「民風純樸,視察民情,民生困惑,裁員減薪,社會壓力,家庭壓力,身不由己。人在紅塵,塵緣未了,對民情能深刻體會。」我們了解社會民情,才能幫助別人,不會閉門造車。

四、

道門稱為道觀,是要樹立典範,作為榜樣,「樵陽化,妙道傳經,道壇佛社,救世化人」,所謂「中正以觀音貫天下」,使民眾「下觀音官而化」,就是要以自身良好的榜樣示範給世人,使觀看到的人心生敬仰,因而得到感化,歸於良善。即朱子(熹)所講「以中正示人,為人所仰也」,這是作為道觀的責任。

五、

但試想,普通人又如何有能力成為榜樣,真正的榜樣其實來自神仙的教化,所謂「神道設教」,是仙佛使我們學道、明道,因為道而有德,高尚的品德使我們成為「道觀」,才能成為社會人群的榜樣,故此 壇主說「觀天化民」,《易經》說「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這就是「道」名稱的含義,也是卦給我們的啟示。

附:

(風化:)在《論語‧顏淵》裡面記載,魯國的「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音演,仰臥、倒下之意』」這段話講季康子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說假如殺掉壞人,以成就好人,是否可行?孔子回答指出,治理國家,為什麼要用殺戮?只要你真想把國家治理好,百姓肯定會好起來。在位者的德行像風,老百姓的德行則像草,草遇到風吹,必定隨風倒下。意思是上面的君子,可以影響下面的民眾,而下面民眾樂於追隨,這就是一種追隨的精神。「上之化下,草偃風從」,即是當上面發號施令,下面能從令而行,這是得到下面的接受和追隨的緣故。

故事:猿之特技
(《莊子》)
吳王泛舟長江,登上獮猴山。大部分的猴子看到吳王都很害怕,遠遠跑到深山裏面的叢林,只有一隻平時自以為穿插跳躍技術很了得的猴子,毫不害怕,也不逃避,還是很從容地在樹林間跳來跳去,向吳王顯示他的靈巧。 吳王引弓而射,那知猴子的確身手敏捷,竟然一次一次閃躲過去,一點都傷不到,甚至敏捷地接過吳王的箭,還在那裡得意地炫耀。吳王於是命令所有的從人,一起相繼射箭,於是猴子終於被射死了。吳王回頭對同行的朋友顏不疑說:「這隻猴子,炫耀自己的技巧,憑著身手敏捷,傲視和戲弄我,牠自視過高,不知道自己也有弱點,以致於喪命。引以為戒啊!不要以你的言語神態,在他人面前驕縱啊!
顏不疑回來後,便拜賢人董梧為師,以改過他以往的驕態,摒棄聲色榮華,潛心養性三年之後,國人無不稱讚他。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