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觀修身講義 —— 在群修中行善積德 |
今年慶祝 呂純陽師尊聖壽,工作難度相當大。由於整個齋宴筵席,過去承辦的店家在商業上的原因,不能在周末周日提供服務,必須我們金蘭觀上上下下,由食品烹調到席間的所有服務工作,各種物質的調度準備,加上會場的所有佈置,全部自己解決。人力的需求難度最高。 這一次工作終於完滿成功,還得到 壇主的贊許:「是次值事會成員、壇生善信,齊參盛會,義務工作,奉獻精神,使到每一位前來參加盛會賓客,置之好評,掌聲雷動,可喜可賀。 余與副壇主老懷堪慰,各記功勳,時未盡錄……」。 貴在奉獻精神 值事壇生善信在這次活動中,表現出最可貴的奉獻精神,也就是「我為人人」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可貴之處,乃在於捨棄自己個人,而為大家:為大家辦事,身水身汗,污穢邋遢,沒有報酬、沒有收入,甚至還要吃得少、吃得遲。這是現今功利社會中認為屬傻人的行為,我自己的力,為什麼要付出給你們,我做自己的事不是更好?誰不知,不為自己,只為大家,這正是「道」的所在、「德」的表現。 人的能力有大小,也各有所長,但最重要的是願意奉獻給大家,而偏偏沒有計較他自己。 貴在組織性、紀律性 這次活動的成功,還因為個人服從群體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群修方是大道。群體就有組織,組織就是分工,服從統一的安排分工,不計較高低,堅守自己的崗位,完成自己的任務,不管什麼原因和理由,太陽晒、大雨淋、辛苦勞累,都不離開自己的位置,穿著要求的制服。我們金蘭觀的壇生善信,很多位在社會上,都是獨當一面的人物,有行政管理人員,有公司負責人,有專業人士,等等,但是在道觀中,不計較被安排做些什麼,不介意負責瑣碎的事務,這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態度,也是八德中「忠」的精神。
值事會任重道遠 壇主在總結師尊誕的乩文中,贊揚了一些有關的部門,並對值事會提出了期許:「神職天委,三世因果。(核心的任務:)代天傳語,宣道揚道。(宣傳些什麼?)宣傳道德,因果報應,賞善罰惡,時間早晚,神明赫赫,絲毫無差。(平日如何?)默默耕耘,不問收穫。致福之由在乎行善,善德親天,福祿自臻。」我這裡要特別向各位值事提出,我們不過是一群凡夫俗子,非常渺小,能得到 師尊、壇主的眷顧,擔任值事,恩澤何厚?古云「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普通人得人恩德,都尚且湧泉回報,更何況師恩浩蕩!『智者方知福報深』,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得到的福澤。現在 善念善行兼備 言 行 舉 止 |
故事:「心善善方真」
明萬曆年間,安福地方有一個鄒子尹,平日非常喜歡做善事,幫助別人,雖然他身體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卻於盛年的時候忽然病故。 當他的亡靈來到地獄閻君面前時,他心中感到不服,表示自己一向行善,何以短命如此?閻君便令開簿讓他看,只見在他名下所做,雖是好事,卻大多附註有「為名」、「為利」這樣的說明,原來他雖做好事,卻是都附帶有利於自己的,一般人不留意,但陰府卻有完全清清楚楚的記錄,子尹看後也感到愧服。 及後子尹曾經甦醒,當時便請身邊的人,代轉告所有親友,凡行善的,必須掃淨心地。之後再閉目不語,過了五天,就真的去世了。 |
人之作事,全在心地。(又稱心田,由於心中向善,可以種福,遂又稱福田。)田地需要耕耘除草,心田亦需要用「善」來耕耘,並把個人的私心妄念(惡),像雜草一樣除去,留出空間,才能種福。 龔中成壇主曰:「善念時時記在心,付諸實行始為真。善念常存,是善之內功;付諸實行,是善之外功。兩者全備,是為真善。善真自能造福。」(1992.8.30.)也就是說,我們有行善的心,還要化為『說好話』、『做好事』的行為;而當我們『說好話』、『做好事』的時候,是真心誠意的,內心純潔的,不帶個人目的,這才是真的行善。雖然別人未必看到你的內心,但神靈赫赫,一切自有天知,人自以為聰明靈巧,誰知人巧天更巧,有誰可以遮瞞上天? |
故事:「一念自有天知」
福建一個姓李的讀書人,很用功,文章也很好,準備前往應試,路過衢州(今浙江省境內)一間旅店。這店的店主人早一天晚上作了一個夢,見到土地神對他說:「明天將有一位李秀才路過你店,因為這個人有科甲的命,你要好好對待他。」第二天早上,李秀才果然來到,於是店主人招待得很殷勤周到,以致令李秀才也奇怪起來。他便向店主詢問,店主就把夢境的話告訴他。李秀才聽完後,心中很高興,……自己有科甲的命,那就要高中了,高中之後,當然就會做官,權勢有了,地位高了,環境改變,各方面都不同了。但是想想,家中有一個人,貧窮時嫁給自己的妻子,完全不像大官夫人的樣子,將來怎能匹配,到時應當換掉,……他一邊想便又一邊上路了。這天晚上,店主人又作夢見到土地神對他說:「這個人的內心不善,功名還沒有得到,便想著拋棄妻室,所以這次考試要落第了。」 過了不久,李秀才垂頭喪氣的回來,店主將後來的夢境告訴他,秀才見自己心中所想,土地神都知道,感到很羞愧,內疚地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