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年 修身課程 震動驚心談《震卦》

 

修身講義 —— 震動驚心談《震卦》

  丙申年值年卦為易經第五十一卦「震為雷」,由上卦代表天上的震雷及下卦代表地下的震動重疊組成。震為雷亦即大霹靂,是由兩股相對的力量所撞擊而產生。

  《說文解字》訓曰「震。劈歷振物者」,劈歷就是疾雷,是快速劇烈的震動,故亦有「震為動」的解說,但要知這種動不是一般的動例如行動、活動,而是天翻地覆的動。地的震動很駭人,但還不是最厲害的,因為有形可察,還可看見;天的震動更為厲害,遭受天雷是毀滅性的,而且無形可見,這是天之威力,天威震動於天上,人在下便會畏懼,畏懼就得檢點自己,修身反省。所以稱震卦為雷,並不是簡單的天文現象,其中實有重要的啟示。

卦辭: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震下震上)

  天本虛空,平靜無事,雲來雲去,不產生雷,像世上平靜和諧的時候一樣。但當世上起了分別心,計較你的我的他的,由不同的愛惡,便各自結集與自己相同的力量,排除異己,拉攏同類,分開成為相對的對方,形成對立的陰陽力量。這種對立令前景變得鬱滯不通,《國語》說:「陰陽分布,震雷出滯」,是說這時候需要震動才能使那種鬱滯的情況改變,重新達致亨通。

  陰陽二氣不能調和,愈聚愈大的話,便終於相互搏擊,「轟隆」的產生驚人的雷霆力量及聲音,其威力好不嚇人,這就是卦辭所說的「震來虩虩」了。(虩音隙,是很恐懼的樣子。)雷霆產生變動,令人震驚,其來如迅雷,其去如烈風,那種迅猛,「萬物莫不蠢然而驚」(卜應天祖師解《陰符經》語),君子受此震動,能警醒改變,釋放執著,放下你我眾生壽者(四相)的分別,讓世間回歸和諧,令怠惰者變為勤奮,不恭者變得有禮,……能夠如此,則未來便變得有希望了,因為和諧才是天地的本原,未來有希望是人生喜事,所以能夠「笑言啞啞」。(亦暗示小人不一定如此,他們會繼續積聚對立的力量,以至出現下一波的雷霆!)

  雷鳴電閃,震的威力鎮懾百里,範圍之大,莫不恐懼,而那些識量短淺的人,在意外驚恐的情況下,更會手足不知所措,而掉落手中的東西。相反有識量的人,知道自己的責任,能在祭典中鎮靜地執持手上的用具及祭品,不讓掉落,顯示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鎮定,這就是「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的意思。至於什麼人能擔當起未來的重任,就可以憑這時候的鎮靜工夫來判定了。

彖辭: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音耳,近的意思)也。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上天施威,實際是警惕領袖君王,亦警惕世上百姓,何以分別你我眾生?何以拉攏同類,排斥異己?使世間產生對立,使人與人結黨分派,產生霹靂震動。警惕的目的在開啟鬱滯,使局面得到疏導,從而回到亨通(「震亨」)。震所帶來的驚恐,使人因而戒懼(「震來虩虩」),能夠戒懼便反能獲致幸福了(「恐致福也」);局面改變獲得幸福後,人便可以言笑自若,不過這種言笑並非肆無忌憚,而是有所分寸的,且不違反立身處世的常理和法則(「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雷的聲威行於百里之外,聲威之壯,天下遠近都畏懼了(「驚遠而懼邇」);在極端惡劣環境中,能夠處變不驚的負責人(「不喪匕鬯」),可以被委任在主持宗廟社稷的祭祀等重要儀式中,擔當主持整個禮儀進行的重要職責。(「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

  今年值年卦震卦啟示我們,世上的人由於過份執著,分別心愛惡心的嚴重失衡,引致對立力量的衝突,產生令人驚懼的震動。我們從陣陣的雷鳴電閃所引起的驚恐中,要知所警惕,知道要避免禍事臨頭,而獲罪於天,必須及時自我反省,排除執著,去除人我的分別心、喜惡心,積累善德,促進大眾和諧,如此修身慎行,方是正確之道。

  當然世上並非人人皆能開悟,一切因人而異。有如人們告戒別人小心「雷劈」,會有多少種反應呢?佛經中有這樣的故事,有人問 釋迦牟尼佛祖,修行人有幾種? 佛祖不說人而說馬,他說馬有五等:第一等,馬夫一吆喝,就自動上路,不需鞭策;第二等,吆喝不走,需要拿出鞭給牠看見才走,是較被動的;第三等,見到鞭還不走,必須受鞭,即非要鞭在身上之後才有作用;第四等,受一鞭還不走,要多鞭好幾下才走,較難驅策;第五等,打死也不走,真莫奈他何!

  上天的警醒,祖師的訓示,父母教子女,老師教學生,人都有不同的態度,也是有不同的層次。正如《道德經》所說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情況是相似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