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年 修身課程 六度般若與福慧雙修 《般若心經》淺解 之十一

修身講義——六度般若與福慧雙修《般若心經》淺解之十一

六度般若的力量

  佛法中六度的力量,可以用上面的圖解簡單示意。登上沒底法船(般若船)需要有「上求道佛」堅定的信心、決心,放棄我執,而渡過煩惱苦海的動力,則來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因這六種力量能渡人過彼岸,故稱六度波羅蜜。

  般若是六度的核心,而六度要能應用在生活中,處處以般若心去行,無「我執」,沒人我分別,為大眾謀幸福,所謂「下化眾生」;否則布施是布施、持戒是持戒、忍辱是忍辱、禪定是禪定、精進是積極人生、智慧是世間智慧,雖能夠積福,卻不能到彼岸。

生活中的布施

  般若布施,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犧牲奉獻,自己肯犧牲、肯奉獻給大眾,肯奉獻給群體。龔中成壇主常以「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精神勉勵我們,講的就是犧牲和奉獻的布施精神。我們講過,布施本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類,但還有一些生活中的布施,修人平日未必有注意,在此再加介紹。

好眼布施: 用友善親切的眼睛看人,用敬愛的態度,注視父母師長。
聆聽布施: 專心聆聽別人特別是師長對你的說話,不傲慢、不輕浮,態度謙虛。
容顏布施: 態度懇切,和顏悅色,和藹親切,微笑對人。
言辭布施: 讚頌師恩,歌頌父母,講好說話,善言教化眾生,鼓勵他人向上,勸導他人學道,甚或令人樂觀積極,心情愉快。
身行布施: 在道壇盡點義務,或為父母師長勞動服務,或無條件幫助別人。
心意布施: 見人困苦,心生憐憫;見人布施,心生歡喜;見人學道學氣功、學太極鍛鍊身體,讚歎隨喜(隨緣而生歡喜心);見父母師長,恭敬尊重。
床座布施: 敬老尊賢,舟車讓坐,居家讓床。
房舍布施: 建造道觀佛寺,提供場地設施,或以私人房舍,供給道壇應用,父母師長居住。

  至於為道觀辦事,向仙佛燒香、獻花,以花果樹木食物供養道門,澆花拔草,清除雜物,吸塵掃地,煮齋供眾,講道、教功也是布施。布施又分「慈、悲、喜、捨」:

慈心布施: 仁慈博愛,平等待所有人,給人幸福快樂
悲心布施: 悲愍同情憐憫別人的艱難痛苦,希望幫助別人解除苦惱
喜心布施: 遇上別人有高興的事,心中歡喜,隨喜讚助
捨心布施: 不分貴賤,不計仇怨,平等濟度利益一切眾生

  總之,在群體中,或在公眾公益場所,盡一切義務,做有益於人的事,都是布施。而更重要的是,在進行這些布施的時候,你用的是什麼心態,是不是有為大眾謀幸福的心。如果實行布施,但卻用不可一世的傲慢態度,用不尊重別人的語言,和大眾格格不入,又或者有不滿埋怨,甚至覺得自己作了布施,卻得不到些什麼,種種計較、分別人我,如此,只不過仍是普通人,所謂的布施便失去意義。

  布施必須發自內心,真誠奉獻,隨時隨地,用自己的心力、體力、智力、財力、物力實行布施。我們將布施的福德種子,播種在福田中,再灌以慈悲水,就會開幸福的花,結幸福的果,就是種福。

福慧雙修

  什麼是福?福是指人間富貴壽考,子孫昌盛,身體健康而言。人生得意之極,該是五福臨門,所謂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所好者德),五曰考終命(善終不橫夭)

  什麼是慧?慧的意義,是能分別事理,了解事物的真相,斷除自他心中疑惑,對人對事,皆能夠正確理解,謂之慧。慧即智慧,亦即是人人本具的道心佛性。

  布施與持戒,還有忍辱,能夠積福:人能真誠布施,必然大富大貴;人能慈悲不殺生,必然健康長壽;人若做好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必然如意吉祥,消災免難;人能無相布施,廣修福慧,必定成道成佛。人能真誠為別人謀幸福,必會得到別人對他的助力。所以說:禍福無門,唯人自招。無福之人,固然要修福,即使有福之人,更要惜福,積福,自求多福。

  的獲得,要由禪定(靜坐觀照)、由般若來獲得。僅僅作布施,出錢出力的實行服務,只能算是「功」,可以積福,但不能明白道理,辨別是非,更不能斷煩惱,了生死,所修之福,屬於痴福。

  修福不修慧,雖然日後獲得福報,但都是短暫的,而且不是不懂得享福,便是不懂得惜福,致使福盡還墮,不得長久。雖然有福,往往目不識丁,笨頭笨腦,仍是不幸。

  修慧不修福,不能廣結人緣,廣種福田,所修之慧,只是窮慧。雖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結果不是懷才不遇,便是窮途潦倒,愁苦終日。

  大乘菩薩,上求佛道是修慧,下化眾生是修福。必須福慧雙修,方能圓成佛道

  據說:從前有兩個師兄弟學佛,師兄沉默寡言,喜歡研究經典,專心修習禪定,非常用功,不久即斷見思煩惱,證得阿羅漢道。但由於平日很少與人結緣,又不布施修福,雖證聖道,但出外托缽,卻很少人供養,常受饑餓之苦。師弟則個性好動,喜歡布施修福,廣結善緣,但因不持戒,又不肯多聞佛法,修習禪定,結果死後墮入畜道,身為大象,惟由於生前喜歡布施修福,福報所感,雖墮畜類,尤生帝王之家,貴為坐騎,飲食豐足,而且身披瓔珞,珠光寶氣,高貴華麗,傲視同類。

  一天,師兄出門乞食,又空缽而還,途中巧遇象王,由國王騎著出外遊行,不禁感慨萬千的說:「我不如你,你不如我。」意思是說:我不修福,所以福報不如你;但你不修慧,又因破戒墮落,不如我解脫生死,得證聖道。這就是不能福慧雙修的結果。所以古人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纓絡;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所以修行人,一定要福慧雙修。如果修慧不修福,窮修人一名,生來寒酸,雖有智慧,可以弘揚道佛,利益眾生,可惜缺乏福報與助緣,無法滿其所願。反之,修福不修慧,生來福相,名成利就,財富億萬,生活無憂。可是沒有智慧,沒法超脫,一息不來,財富帶不去,業力卻隨身,業果報應降臨,悔之巳晚,不可不慎。因此,無論修道學佛,非福慧雙修不可,願與各位共勉,謝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