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觀修真講義 — 道德經與修真 之二 |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續)。 以修真而言之,無極狀態,無名無相,無形無象,無覺無思,虛虛靜靜,冥冥杳杳,渾渾淪淪,雖曰無名,身心性命無不本源於此,歸根於此,修復於此,為天地之始,故為修真之大本;所有乖離錯異,迷妄偏邪,依此而修,無不收攝歸正。無極為乾坤之中心,於人身心下腎上虛無窟中,藏養最深、虛無合道之處。靈性有“本覺”,於至虛至寂、無知無覺之際,忽然而生,是為覺知的本始。然而一切炁感、精氣神之聚散、關竅之開闔、丹炁之凝成,必有靈性的參與,致有覺照存焉,無覺照則身內感覺亦不存矣。是故虛靜既久,自生初覺,是為真覺,真純不二,無雜無染,太極開基,金丹之本,玄關妙竅;太極狀態,雖曰有覺名相之始,一炁 先天一炁 周流乾坤,化生萬物 一炁化三清,三清化五行,五行化萬物,故為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修真之士,故常端坐冥心,萬緣放下,放下執著,自解心結,澄心遣欲,無欲無為,虛空寂靜,無情無思,無覺無知,以求將心性淨濾,收攝歸正,性命歸根,以還靈性先天之純樸,本來之面目。非以無欲,難觀道之妙;非至靜至正,難復無極之真。 道祖清靜經、 觀音大士心經,人能實修實煉經文所示,即能觀悟無心無欲之妙。 天地人物自然之律:靜極生動,動極生靜。道法自然,故修真亦不離自然之道,陰符經曰:『自然之道不可違』是也。 師云:『動中求靜,靜中求動,動靜相因而生變化。』 註:都市修士,各具慧根,可惜塵緣未了,世事繁紜多而雜,心性須收攝歸正,悾 心空 惚 恍惚 待迎,故須動中求靜。及後靜極生動,於虛靜既久,陽炁從虛無中來,或覺知自生,心念始萌,當應於動。我於此時,因勢利導,或下炤丹田,坎離相交,煉精而化氣;或開導河車,取坎填離,煉氣而化神。所謂:「乾遇巽時觀月窟 音忽,地逢雷復攝天根,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 黃道周天 總是春。」即陰留陽,動靜相因,性命轉真。 性命之修煉,其要在炁煉精化炁,煉炁化神 ,經云:擒 調變之權 制在炁;但調變之處卻在“竅”。譬如煮飯,調變在於米、水、火,烹煮之器,卻用飯煲。人身之竅穴,各有所能,譬如真鉛產於下田,煉藥於玉爐,昇陽於陽蹺,煉神於上田,燒頂火於百會,甘露產於須彌,煉心丹於絳宮,養丹於中黃,封藏於密戶等等…故常有欲以觀其竅,與四時合其序,因時制宜,變化萬千。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無名與有名,無極與太極;無欲與有欲,觀妙與觀竅,此兩者皆由靜極而動,動極而靜,動靜相因而生之變化,實同出於自然之道,而生異名;玄者深遠微妙、不可盡測。則觀其妙者微妙無窮,是謂之玄,而觀其竅者亦鬼神難測,又是玄也。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玄可以修煉性命,演契道德,乃成仙成真之門徑;而且層次高而無上,天外有天,無盡無窮;此玄之內,更有玄妙,玄之又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