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道長修真集 修真圖注釋 之六

金蘭觀修真講義 —— 修真圖注釋 之六


論三關

  ”陽炁” 由真一處潛萌,在下丹田長養,氣足而發動,下行開關展竅,煉精化炁,導引坎水逆流,逆上三關。”精炁” 生於位,填補中之陰,所謂取坎填離是也;其主要作用是修煉元神,祛去靈性陰霾。缺乏者:內景漆黑,魂魄重濁,陰質 惡孽 令靈性偏執,偏離正位,心神昏濁,受制於物 身內外,滯礙不停,難以靜定。充足者:內景明朗,精光常現,魂魄輕清,靈性超脫,心意寬解,不受物拘,清虛靈明,祥和安定;災病不作,智慧日增。

  鍛煉身體,可以從形態上或體能上的改變,來顯示成果;修煉靈性則不然,人人靈性雖有,但卻難以察見。是故修煉元神,只能以精炁的內觀景象來反映元神的狀態;譬如肉眼看不見的氣壓、氣流,卻可從天上的陰晴、雲雨及風雷的變化反映出來。《洞冥寶記》第二十六回. 呂祖度己度人文中有自述修煉的過程云:『讀三教書,玩一壺景。』所謂「玩一壺景」者,即修煉靈性的借喻也。

  修真以修煉元神 靈魂 為主要目標。初修者不明所以,追求身體上的氣感,以為三關只是脊柱上的三個關竅,故用意領氣,沿脊髓上行而衝通之,有氣感掠帶過就以為道在是矣、三關通矣、無何難矣。誰不知用意領氣已是不斷地動心用意,人的心性在動心用意之時,只能在後天意識的層面,而不能返回先天靈性的層面,又從何而能達到精炁充盈之內景哉?

  上文所述三車 羊鹿牛車 之要領,便是能將精炁傳輸至靈山,畀元神採納,化其陰霾,方契修真之要旨。引而申之,精炁過三關,便是元神採納精炁的三個重要程序。當安爐立鼎、離宮修定之後,神識便開始獨立為主,以人體為覺知的天地 所有領域;體現了「兩重天地」的情況 即人體之內為內重天地,人體之外為外重天地。靈覺感觀的領域,可以集中在目前一點,也可彌綸於天地之間,更可退藏於密 無知無覺 ,其變化甚大;不似人身在現實生活中,變化甚微。  李道明師尊曰:『甘露 坎水 上升,離火下降,升降出入,若存若亡,綿綿密密,勿念勿忘,似守非守,外尋感應,內求呼吸。2002年6月23日乩文。此乃 師尊的真修法訣,其中外尋感應,即尋求身中關竅之感應;譬如下丹田之火熱灼閃,陰蹺穴的雪裏開花與及絳宮之寬懷細柔等感應。內求呼吸者即靈覺感觀領域的收放開闔也。譬如開放之時,下達湧泉;收闔之時,將精炁收納在泥丸等,所謂「一粒粟中藏世界」是也。由於元神採納精炁,在開闔之時所遇到的障礙難關,三關之障礙,自然而形成。

尾 閭 關 第一須陽炁 太子 潛動,丹田炁足,精炁能在坎位煉化。而欲搬運精炁於靈山之上,又需神火下運,引領三車至靈山塔下,穿越而上,並非容易之舉,此身之障也。

夾 脊 關 其次精炁受心意所使役,心動則氣散,欲使精炁收束聚隴,上運靈山,非煉就寂靜安慮之心,無法達致。夾脊關通心,精炁易散,此亦心之障也。

玉 枕 關 若魂性偏執,精炁不純,在玉枕關處 亦即上九竅處 振盪不休,心神不能返回先天靈性的層面,精炁不能歸納於元神,此靈性之障也。(未完)

 

【目錄】   【主網頁】

道真道長修真集 修真圖注釋 之五

金蘭觀修真講義 —— 修真圖注釋 之五


真意

  ”真意” 之道在於不動;意不動,神自靈。意動則炁運,炁運則不離陰陽之動變,炁有陰陽之動變則不能結聚成形 金液玉液。意之不動在於無為而至,自然而然;不能強而閉固之,若用意鎮攝之,則終有意在動焉。初修者可先用意收攝,然後慢慢放任自然,若覺意動,又再收攝,如是反覆練習,直至真意不動,出於自然,此即戊己不動於中,所謂「戊己自居生數五」也。

三關

  內經圖有文曰:『人之一身…後有三關:尾閭夾脊玉枕也。”尾閭” 在脊柱之下盡頭處,關可通內腎之竅。從此關起,一條髓 脊髓 路,號曰漕溪 ,又名黃河,乃陽升之路,直至兩肩夾骨對處為 “夾脊”,又上至腦為 “玉枕”,此三關也。』

古時從水路運米供給京城或供應軍旅等,稱為漕運,漕溪乃漕運的水路也;唐宋以來,設有專官掌理。丹家以此比喻人身運輸陽炁之路徑也。

 

  圖中人身之脊柱部份,有兩條並排之管道,管道之上排有二十四個小圓圈,小圓圈內各寫有一節氣之名稱,以代表周天廿四節氣也。管道之上又有三個大圓圈,以代表三關,三關各有專文描述;尾閭在冬至之前,夾脊在大暑、立秋之間,玉枕在管道之頭。此外,三關配有 “三車”,三車各有不同。由尾閭至夾脊,須如駕羊車之輕柔,故配之以羊車;由夾脊至玉枕,須如駕鹿車之迅捷,故配之以鹿車;由玉枕至泥丸,須如駕牛車之奮勇,故配之以牛車。三車比喻採納精炁之時,在不同的階段,應用不同的火候。

尾閭關

  為三關的第一關,圖曰:『尾閭關一名九竅 下九竅,又名九頭獅子,又曰如太子射九重鐵鼓;陰關固閉,常年不能開,故 名九重鐵鼓。太子 即 純陽炁也,能醍醐灌頂 ,方能穿通,故曰射九重鐵鼓,乃上天之徑路也。 尾閭關 一名地軸、神壺,又名朝天嶺,一名龍虎穴,一名三叉骨,內有金鼎 煉金晶之鼎器,內外相通共三路 玉爐,內腎,夾脊,上通夾脊,直透頂門而上泥丸,通一身之骨髓也。』

醍醐製自牛乳,為美味之飲料。醍醐灌頂喻灌傳道理、智慧予人,使人心性得到醒悟,消除煩惱而得內心清明,所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修真圖借此比喻行功時的境界,縱使陽炁灼熱令體汗淋漓,內心也是清明而頭不昏暈也。

 

  陽炁亦即 “真一之炁”,古喻為 “鉛”,培煉之法,在01-03年之修真講義- “內修精氣神” 部份,已有詳細的討論 請參閱癸未年之金蘭特刊。神煉下元,陽炁潛動,灌溉裁培,但覺丹田氣暖,由弱轉強,火熱灼閃,漸而下元精氣氳氤蓬勃,此時若能將兩足完全放鬆,熱力便由神闕、氣海向下伸延,過兩膝而下行足底,啟動腎竅湧泉穴。若精強炁足,自然展竅開關,陽炁自尾閭而上,一撞三關,直上泥丸。在修真圖中生門 肚臍 之下,乃兩條並排管道之一的起端,旁有文曰:機關之竅,引仙之門。又曰:愚人以此殺身 受色慾所誘,損耗精炁,聖人以此飛形 煉精化炁,煉炁合神;並稱此起端為送仙生門北極降魂慧劍所。又有吹笛童子,坐著耕牛,狀似沿管道而進。 濟佛曾有降壇詩一首,妙喻此法:『道門有三寶,鐵牛種金錢;人人本自有,咫尺在眼前;在世能富貴,修煉成佛仙;入水不能溺,遇火不燒燃;凡人不識寶,至親不輕傳;看透箇中理,只在顛倒顛;時時心中養,刻刻守乾乾。 2004年4月18日

 

【目錄】   【主網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