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修真 之十七

 

金蘭觀修真講義 — 道德經與修真 之十七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第十五章

  古時有善於修真之士,掌握修煉之微妙,通達大道之玄奧,功力湛深,不可測識;就是因為不可測識,故只能強為之形容:修真之道,以精氣神招攝先天一炁,培養一炁,使之浩然,以一炁之真,伏煉心性;並採之以為藥,結而為丹,溫養密藏。轉化過程,純以天地自然之道,把持其間。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下手時須謹慎小心,提防神昏入睡、精結迴繞、機心萌運;若遇之則顛倒反覆,耽誤了精神、時間、功夫。是故修真時就像很猶豫:精神冷靜,專心一致,步步提防,有如在冬天結了冰的河川上過涉,稍一不慎,滑跌翻沉。又須保持清靜,怕受囂雜所影響,尤如畏懼四方的鄰居前來打擾。在開導炁穴、匯聚精氣神的時候,就像是誠懇地邀請摯友一樣,和悅溫平,親和意誠;在養炁的時候,又儼 音染,莊嚴恭敬 如賓客,不執主導,隨順誠悅, 云:『心為身主炁 靈性已參與 為君』。及至先天既返之時,魂復為主,魄反為客,以魂制魄 與後天情況剛好相反

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

  精神雖是專注,但身心神經卻是鬆渙的,氣血充滿了經脈末梢,令手足漲暖,下元精氣氳氤蓬勃,如水中生火,雪裏開花。他的靈性是敦厚純樸的,無半點矯揉偽飾,所以他的炁也是渾厚沉穩,純樸自然,不顯露輕浮、無故自動 炁動則身搖 等。

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其胸襟之曠闊,虛懷若谷,涵受一切;其內觀之曠達,仿如虛空靈谷,無邊無際,靈明透澈,瀰淪四極,涵容無量之真炁。但其內心沒有超然、脫群為聖的感覺,卻只是和光同塵,渾然若濁,故能將身中的凡濁轉化。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若不是如上述般的修持,誰能在混濁 心性污染 中而自止之,以靜而使其污濁徐徐澄清?誰能在安定自守之中,待之以久,靜極生動,使真炁徐徐而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善修之士,為了保持此道而不欲盈滿。蓋心自盈滿、自傲便於禦防時不猶豫,應謹慎時不畏懼,在謙守時不儼和;其靈性也失去了先天之敦樸,其胸襟也淺窄了,其心常有卓絕不群之感。聖人唯有保持不欲盈滿,其靈性才能於肉身歿後,得到了永生之道,不須在塵世再新成身 循迴輪轉

 

 

【上一篇】   【修真目錄】   【主網頁】

妙有的真空 《般若心經》淺解 之廿二

修身講義——妙有的真空《般若心經》淺解之廿二

  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意思及句式,我們可以進一步擴展出下面的句子: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這樣,我們研究上面句子,就有了很多的討論空間,也可以更正確的理解《心經》中所言「空」的真實意思。

再談色空真相

色,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物質。無極真空為萬物之母,天地日月星都是源於這無極真空的母體,都是生於真空,滅於真空,這些生生不息,無窮無盡,被真空所包含的形形色色的萬物,我們統稱為色。色是無極真空演變生化出來的,被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於是謂之;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時候,就說它。但無實際上是真的無嗎?

  以水比喻,它有時候看得見、摸得到,像雨、雪、霜、霧、冰,都是水,波浪也是水,水蒸氣也都是水,這些是有形的水,以的形式顯現。到水蒸氣再進一步擴散,與空合為一體,眼看不見、觸摸不到,甚至也感覺不到了(濕度高的天氣環境我們可以感覺水的存在),以的形式隱藏,但仍不等如空中無水,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說空的時候,色只是於空;說色的時候,色只是於空,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生是滅的開始,滅是生的開始,生生滅滅的是「色」,而其根本則是「空」,明乎此,則「大地山河立虛空」,山河大地都能由虛空而生,有與無,互相不異,其理一也, 云:「能明滄海藏一粟,何有花殘與月殘」。真空與妙有、空與色,是同一的,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

受想行識的亦復如是問題

  進一步說,精神性的受想行識,本由色發展而來,明白「色不異空…… 文字省略」的話,便能明白「受想行識不異空……」,但現實卻並不如是。

  當客觀外界的事物 (色),通過「見聞覺知」的功能,在我們心中產生領受、接納 (受)、想像 (想)、思維、計劃 (行)、辨別、判斷、經驗 (識) 的心理活動,於是有些人又出現了另一種「有」。他們看似不計較物質性 (如金錢物質) 的「有」 (色),但對精神性的「有」 (受想行識),往往看不到其「(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的真相,而非常計較 (喜歡、不喜歡相同),陷於執著。

  舉一個例,有某銀行播映宣傳片,說一男子面對兩個遇溺女人的呼救,一個是他的母親,一個是他的妻子,不知決定先救誰。這宣傳片 (色) 帶給我們影像(受),通過人的想像 (想) 產生代入思維 (行),由自己的辨別,進行判斷 (識):如果是我會怎麼做呢?影片蓄意挑起人的分別心,先救誰呢?誰對我好些,誰對我重要,於是觀看者或作出解答,或似無法解答,思想鑽入牛角尖,產生分別心,不斷思想起伏。又如對本應參與的集體的事情,因為負責主事者或參與者,不是我喜歡的人 (以人事為色),於是不僅自己不參與 (不受即受),還連其他參與的人,也一併不高興 (不良的想、行),以後也不理睬這一伙人 (判斷人我,進行識別),這種分別人我的態度,其執著更是嚴重。

  於是,彷似明白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修行者,又落入受不是空、想不是空、行不是空、識不是空,最後仍歸於色不是空,並非「五蘊皆空」的局面。這其中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心著相了,心為人、事、物所牽,於是執著在其中。一切煩惱皆因妄心與執著而生,這執著雖不在金錢物質上(對金錢物質看似很洒脫),卻是在分別、是非上,在人我眾生壽者四相上出現,這些都是凡夫的心。

真空不是頑空

  修行人與凡夫的不同,是他沒有因外境而起心動念,不因見、聞、覺、知而生領受,也不起想像,彷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於是能夠不起執著,沒有分別計較,不生歡喜憤怒怨恨煩惱妄想,這一切都是心的功夫。他知道「色受想行識」與空的關係,因為連自我也不是永恆不變的,眼睛看的、耳朵聽的、身體接觸的、意識想的,都不是實體,都是因緣條件的組合,並不恆久,那還有什麼要執著呢?所謂「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滅世間」,他只是隨緣而辦事,隨緣而應物,隨緣而度化,隨緣而說法,隨緣而為,隨緣而不為。(例如因災難發生,有人欲要捐獻賑災,我們接收了,這就成全了他的佈施心。或有人以鮮花敬奉祖師,我們協助他,促成他,教他跪拜敬獻,這就促成了他的善念。又如小孩孝順,父母接受了孩子主動的侍奉,使小孩行了孝。類似這些都是隨緣順緣的恰當的事。)

真空的空,也不要誤解成頑空。什麼意思呢?有人以為一切既空,那麼善與惡便沒有分別,善也是空,惡也是空,善事不必做,惡事也不介意了。再以之推論,行善不一定得善報,行惡不一定得惡報,也就是沒有因、沒有果,因果也是空。因果既然沒有,再下去,道法佛法也都是空的了,那麼誰人修,誰人證呢?這是對空極大的誤解,屬於頑空。真空的空,是變化中的存在,彼此互相憑藉的存在,沒有因、沒有緣,便沒法存在,是短暫的、無常的存在,這是一種特別的有,所謂妙有,只有對這種「空」弄清楚明白了,我們才能理解《心經》的精神。

  修行人要度一切苦厄,便要知道「 受想行識不異空」而寡欲知足,不沉迷物質的享受與佔有,更不損害別人,輕視別人,而將個人的「榮枯得失,拋諸腦後」;還要理解「空不異色 受想行識」,而把握人生,活在當下,擴展德性,與人為善,善與人同,甚至捨己為人,造福社會。明白「 受想行識即是空」,而重視我們的精神靈性,勤加修真煉道,行善積德;明白「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隨緣順緣,真空中含妙有,妙有不離真空,則心境自然虛空,什麼都可以商量,什麼都容得下,到「忠厚留有餘地步,和平養無限天機」的境界,心境寬大,促進和平,可以真正拿得起,放得下,建立「沒有是非,沒有糾紛,和衷共濟」的環境。

 

 

【修身課程目錄】   【主網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