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臾忘四相

修身講義 —— 靜坐須臾忘四相

  請大家留意,自去年大典至現在,差不多每隔一兩次乩期,降乩的仙真都會重覆訓示一段差不多的詩句,其中個別字眼雖降乩時實際情況不同外,含義基本一致。這同一意思反覆多次的叮嚀,顯示上天對我們有所要求,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2012.11.25(本觀榮成四十二周年)
呂純陽師尊神人相通一須臾,勝造恒沙一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靜心一刻成正覺。
2012.12.9
龔壇主神人相通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雖多化為塵,靜坐一刻成正覺。
2013.3.24
太上道祖時人靜立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靜立片刻成正覺。
2013.4.28
龔壇主時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雖多化為塵,靜坐寸香成正覺。
2013.6.23
龔壇主時人靜坐一須臾,勝造黃金七寶塔,寶塔雖多總會壞,靜坐三刻成正覺。
2013.9.8
黃大仙祖師時人靜修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雖多總會壞,靜坐寸香成正覺。
菩薩道就是無四相

以上 呂純陽師尊、太上道祖、黃大仙祖師與龔壇主反覆叮嚀的相似的詩句,原來出自於《妙法蓮華經》,原句是「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

《法華經》所說的靜坐,又稱禪定,與我們道家的靜坐相同。靜坐為了什麼?原來靜坐的最重要處,乃是要脫離塵勞,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圓明清淨,從而了脫生死。靜坐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這是佛經《金剛經》中最精要的地方,亦是仙佛降乩經常勉勵我們「(無)四相」的意思。《金剛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無四相即無執著,菩薩如有四相,那便非菩薩,不能除四相,便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即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也就是要覺悟,要走佛道的心,惟除四相,才能達到。我們在生活工作中,甚至穿衣、吃飯,都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那就是點滴不為自己。《金剛經》開首講佛祖到舍衛大城托缽乞食,講著衣吃飯洗腳,這是跟除四相有關的,即做這些事是為誰呢?不是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為服務大眾,他是布施。

一須臾的兩個解讀

須臾者,一般作片刻、剎那之間的解釋。夫子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裡的須臾是一刻也不可以離開的意思。故此非常短的瞬間,解作須臾。

但另外在佛經裡面,須臾和彈指、剎那,又可以是另一種單位的計量。佛經有這樣的記載:「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根據推算,即一天一夜24小時有480萬個「剎那」,或24萬個「瞬間」,1萬2千個「彈指」,30個「須臾」。以一晝夜有86400秒,則一「剎那」有0.018秒,一「瞬間」為0.36秒,一「彈指」是7.2秒,一「須臾」等於2880秒即48分鐘。按這種算法,我們平常靜坐45分鐘,是最接近一須臾48分鐘的。

但其實無論那種計算,必須靜坐時,真能清靜,妄心不起,萬緣放下,返照回光,達到這樣的狀態,才是最要緊的。雖然當時不能悟道,但其道心佛性已種,將來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功夫一到,水到渠成,在一須臾之間,亦有可以成功的。

勝造恆沙七寶塔

恆沙,是說恆河沙,佛常用恆河的每粒沙粒比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即是極多、不可思議之意。七寶塔,就是指常說的七級浮屠,用金銀七寶建造的塔,又這麼多數量,所作的功德大不大?多不多?當然又大又多,難以計量。

但是比較起來,能靜坐一須臾,或半個小時,或三、五小時,甚至更多時間,而真達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不起妄想,清淨其心,佛說這種功德,比你造恆河沙數七寶佛塔還大。因為建塔雖多,功德雖大,畢竟是有形有相的,《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形有相的事物終會壞去、沒有永恆不變的,終歸斷滅。所以「寶塔畢竟化為塵」,恆河沙數七寶佛塔如何壯觀,終會化為塵土。

惟是人能靜坐,達到無人無我,無世界的境界,這時他的般若智慧便可現前,菩提心由此而生,與本來道心佛性相應,這道心佛性便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真實本性,人由此悟道悟佛,便由「一念靜心成正覺」,這才是無可計算的功德。

由此看,未來正等正覺的成就,開始於一念清淨。我們能靜剎那,即是剎那之仙佛;能靜一刻,即是一刻之仙佛;能靜45分鐘,即為45分鐘的仙佛。這是人人本來具有的,只等妄心去除,便可現前。因此有諺曰:「若人以真金,日施百千兩,不如暫入寺,誠心一禮塔。」

靜坐能消萬擔糧

唐朝溈(音歸)山祖師在湖南溈山修道,裴休丞相將自已的兒子送到這裏出家,跟隨溈山,這位丞相兒子是翰林出身,溈山祖師為他命名法海,叫他去挑水,當時佛寺常住有數千人,這份工作很不輕鬆,但他無怨無悔,一干便過了幾年。

有一天,法海碰巧有一點空閒,於是趁機溜到禪堂,偷偷往裏看。一看,在禪堂裏雖然有些出家人是端然正坐;但有一些則頭低低的在打瞌睡;還有一些在東張西望。

法海自忖:我天天挑水,這麼辛苦來供養你們,原來你們在這裏睡覺,或睜大眼晴到處看,你們這些出家人,怎值得我供養呢?忍不住心中發牢騷:「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我被汗水淋得腰身都濕了,你們這些和尚吃了我翰林學士挑的水,有何福德可消受?

話沒有說出,但溈山已經知道,便把法海召入方丈室,說:「你在本寺住了幾年,挑水砍柴,以為很辛苦,很了不起嗎?以為出家人不夠資格接受你的供養?你知道嗎?老僧一打坐,能消萬擔糧。只要靜坐一炷香的時間,心中熄滅貪瞋痴,就可以消受萬劫的糧食了。」由此可見靜坐的功德之大。所以說,我們不要把靜坐看輕。

 

 

【修身課程目錄】   【主網頁】

 

 

 

道德經與修真 之四十七

金蘭觀修真講義 — 道德經與修真 之四十七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當天下契道、合道的時候,國泰民安,征戰全無,能用來打仗的馬匹,都安然無事,只用作糞田施肥,清閒自在;但當天下背道、離道的時候,戰禍頻仍,馬匹都用作打仗,故戰馬生養於郊野,或死於戰郊。所以在古時,就算是用馬的形式,也在乎於天下之有道、無道。馬為午火,火在人身為能量、動力,火可以烹精煉氣,人身有道,則水火相勻,靜樂先天太和之真;若人身無道,五賊相攻,爭鬥之處,水火相剋,敗壞精氣,傷及臟腑,病害延續。

事實上,天下之有道、無道在乎人心。人心有道,則崇尚道德,樂天安命,和平共處,時常安份守己、知足常樂;人心無道,則爭權奪利,私慾盛熾,貪得無厭,爭鬥不休,以致戰禍連綿,生靈塗炭,其禍首只在於一念。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是故歸根究底,禍亂之罪魁,莫大於可生欲求,由此源頭生一念之欲,引發一連串的行為與反應,就好像是星星之火,燎原廣闊,其禍害是難以想像的。尤其在於修真,修真是順應自然的,無欲無求,除三心、離四相,無人無我,不可有任何追求之心,方可防微杜漸,卻絕後患。一旦有了欲求的成因,便會產生欲念,修真便產生偏差而不自知,若不回歸正道,持續背離真道,偏求外道,假我錯認,或認魔為道,日累月積,心魔外道由是而生,不只影響身心性命,多生功業,也可以毀於一旦。

其次,禍害莫大於不知止足。譬如用火煮飯,飯熟要息火,若然過火,則飯被燒焦,枉費白米、柴火、勞力矣。同理,修真亦要知止足,譬如以丹田聚合精氣神生火,火可以煉金,煉精化氣要火、煉氣化神要火,但當神炁凝定,轉化成靈液於上丹田之時,則要止火息神,若不知止足,則過火傷丹矣。冬煉三九,夏煉三伏,現時正是三伏天的初伏,修真應以沉定來制伏夏日炎火,不可胡亂起火,令身內火炎土燥,失卻水火的平衡,所以修真用火亦應曉得止足。

禍害引致悔咎,悔咎的來由莫大於貪心欲得,不知止足。今年流年卦是「頤」卦,頤卦之義:可以頤養,不可貪得,不利涉大川,俗語有云:『為了一粒糖,輸掉一間廠』,貪心欲得之為害,可以很大。譬如歸根復命,回復先天靈覺時,一切名相、經書訓文、善知識之描述,都得放下,一絲不掛,靈明無礙,若還動心憶念某些丹訣,貪多欲得,先天靈明之覺即遭破壞,回復後天識神的層次,而前修之功盡喪,追悔莫及,此貪而欲得所引起之悔咎。

知足之足常足矣。

修道之士應放開懷抱,勿以眼前富足為樂,亦勿以目前困境為憂,應樂天知命,順人事而安天命,知止知足,安守本份,努力修真,內心富有,知足而有富足的感覺,維持這樣的心境及感覺,則時常富足矣。

 

 

 

 

【上一篇】   【下一篇】   【修真目錄】   【主網頁】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