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年 修真課程 道德經與修真 之 四十三

 

 

 

 

金蘭觀修真講義 — 道德經與修真 之四十三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極生太極,即道生一;太極生陰陽,即一生二;陰陽兩極對峙而生“中”,即二生三。於人而言之,父精母卵結合,而元神(靈魂)得以入胎,元神虛靈居中,主宰身中陰陽之運化與平衡;元神虛無自然、靈明不昧、居中而不失於中,無執迷之走偏,則身中之陰陽、五行運行、生尅變化自然順暢,讓身體成長及生育。一切飛潛動植的生物無不如是,都是這樣繁衍,這就是三生萬物的意思。修真亦然,真修之士在身內烹煉出真陰、真陽,以真陰真陽結聚而成真元,而元神虛無自然而合於中,則丹生焉,彌歷十月,則仙胎成焉。 云:『順為凡,逆為仙,只在其間顛倒顛』,是其意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而所有生命體,皆以“陰”與“陽”互相負抱而構成身體,卻以氣(經脈能量)沖和周流、充斥、融和於陰陽之內,以維持思想靈性、內部臟腑、外部軀幹的一切活動。以人身而論之,人身有形之質,相對是為陰 (魄金、精水共為命),無形之靈,相對是為陽 (魂木、神火合歸性),以靈性之潛意 己土,及心之明意 戊土 居中,羅絡四方,調控精氣。精氣沖和一身,無論身、心、靈三者也耗用精氣,三者耗用精氣得宜,則一身可平衡和諧,諸災不作。陰符經云:『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是故“心

指思想意念心智”是人身的主使,操控行為,創造命運,可調度精氣神作行為之用,並可策劃及管理一身的需要,是一身之中心,在人身至為重要,有如一國之君,治理國家。古時之君王卻以孤家寡人不穀來自稱,但這些稱呼是常人所憎惡、認為是悲慘與不幸的,君王為甚麼以這些受人嫌惡之詞來自稱呢?乃是以“謙下自損”來安撫臣民,得臣民之歸順,就好像大海一樣的謙下,能容納天下溪川江河之流水,近乎道。修心也是一樣的道理,以海納百川的心境,謙下虛己,在修真時有非常良好的作用,可以令心意沉定,精氣歸順、易於轉化 後天轉化先天,木 性沉 光華 浮現,我沉則他浮。事物的演化,或因先有自損而後得益 謙下而受益,或因先有得益而後招損 得益後便自滿而遭受挫損,兩者相比,孰優孰劣?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古語有云:「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古代聖賢的智慧遺訓, 道祖亦以此哲理教人,並可應用於修真之上。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用稱強霸道的手段來處理人事,是不會得到好下場的,若是這樣內修,也驗證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 道祖將此巧妙的道理,作為祂父親的教導一樣。

 

 

   

 

 

 

 

甲午年 修真課程 修真圖之四 (道利)

 

 

修真圖 之四

  時值季秋(甲午年甲戌月癸亥日戊午時),辰戌丑未,五行屬土。土旺四季,脾屬中央土,為黃帝,神形如鳳,象如覆盆,名常在,字魂庭,正掩臍上,橫覆於胃,坤之炁,土之精也,居心下三寸,重一斤二兩,闊三寸,長一尺。脾為心之子,為肺之母,外通眉,口為之官,其神多嫉,脾無定形,主土陰也,故脾為五臟之樞,開竅於口,在形為頰,脾脈出於隱白穴,乃肌肉之本意處也,《黃庭經》云:治人百病消谷糧,黃衣紫帶龍虎章。

Z14L081.jpg (165×520) Z14L082.jpg (203×520)

  修真圖之兩側,盡是五臟特性之專文,五臟盛衰關乎身命,而身命關乎心性。修真以命煉性,煉精炁合神,借假修真;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後天有消化轉納的作用;其五行屬土,在卦為坤,坤德厚載,有柔順培育之功,為內丹轉化、溫養、哺育,貯藏之所。中宮屬土,土分陰陽,在天干而言,戊屬陽土,己屬陰土,從地支而言,辰戌屬陽土,丑未屬陰土,二土和合而成一「圭」字,故在圖中坤卦之上,有「刀圭」二字。「刀圭」乃古人量藥的器具,形如刀,尾端尖銳,中間下窪;蓋人身「精神魂魄意」之意,居中屬土,比喻心意(陽)和潛意(陰)為互相和合,而成為「真意」,時常流放陽意之剛執而遷就靈性之陰意,此即圖中所謂「流戊就己」也,猶如用刀圭量藥以調治也。真意為人身精氣神所依歸,又如天中之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為天地萬物所依歸,故「刀圭」二字的兩傍,又有北斗七星的聖名,身不動,精自固,意不動,神自靈。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