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年 修身課程 六祖惠能談功德

 

修身講義 —— 六祖惠能談功德

功德的疑問

  我們完成一項宗教活動,會說是「功德圓滿」,亦有誠心以「功德」迴向於眾生或指定對象的做法。在某些宗教團體,更是將這些宗教活動直接冠以「功德」之名,成為一些「功德活動」。

  禪宗有關於達摩祖師與梁武帝的談話,是「功德」事的最大疑問,因為梁武帝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他以皇帝的身份,一生修建寺院、供奉僧人、布施設齋、翻譯流通經典,對佛教的興盛作出過很大貢獻,他在初見達摩祖師時便為此問祖師:「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以為祖師會贊歎他欣賞他,誰知達摩祖師竟說:「實無功德。」這就好像我們有些人捐贈這樣那樣,所謂出錢出力,汗流浹背,竟然被說沒有功德一樣,實難接受。

  後來經過多年,六祖惠能大師在講經說法時,又被人以此事問詢,梁武帝是否沒有功德呢?六祖重複說「實無功德」,更說「勿疑先聖(達摩祖師)之言」,還指「(梁)武帝心邪(有邪見,即非正見),不知正法。」並指他的所作只是求福修福,是有時而盡的,根本跟功德無關。

功德在內心而非外在

  據聞梁武帝前生本由蚯蚓聞法而轉生為一個樵夫,再於當世建三寶殿(買三頂草帽為佛像遮日月風雨)、造七星橋(搬七塊大石在河中,方便無數百姓),因而轉生為一代亂世中的帝王。梁武帝一生好佛,三里一庵,五里一寺,布施無數,所作難道不對嗎?這當然不是,問題是他所作皆只是種福,而真正的功德應在於心性,即是在作這些行為時的心態怎樣。在這問題上,許多修行人可能和梁武帝一樣迷惑,沒有搞清楚,以為自己在布施、持齋、誦經等等宗教活動或者慈善活動中付出,有了功德。殊不知他們有可能只是在修福,而未必有功德。他們在功德和福報上沒有分清。

  六祖在《六祖壇經》中解答眾人的疑問,講了下面這重要的話:「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怎樣理解六祖的這句話?法身,是我們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那個不可見的、無形的三身之一個,或者我們暫時以靈性、心性、心靈去說明。六祖在這裡強調的功德,是要回歸到我們的自心本性之中,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功德在我們的內心,在本性中,我們不妨看看不久前,本觀求赦民難展開,
龔中成壇主再次講述誦經之原理,「是以聖人之言,出自經生之口;是以聖人之言,入人之耳」,然後「入人之心,記之於心」,壇主又提醒經生,在整個誦經過程,最重要是「至誠一心,三清四正」,「無為自然」,「真心誠意,時刻領悟,菩提自性,本來清靜,用此真心,直了成道。

  由此可見,我們誦經的時候,原來最重要的,是將我們的內心與經文中聖人的言語契合,而不是口在念經,心在他想,這就是回歸到我們的自心本性之中的意思。所以壇主提醒要「身口意齊為合一」,我們是口在誦經,心也在誦經,心在經中,整個人的外在與內心統一。這樣的誦經當然具有功德,而且是功德無量的。

  龔壇主當日進一步由靜坐談到人生價值,叫我們珍惜時光「借假修真」,煉得「真靈真性,天真無染,清清靜靜,杳杳冥冥,圓陀陀,光灼灼」,而這種真性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時候,便是「內心謙下是為功,外行於禮是為德」。

  「內心謙下是為功,外行於禮是為德」的說法,原來也是六祖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解釋「功德」的時候,其中的一個說明。謙下的對面便是傲慢,謙下就要恭敬別人,待人有禮,能夠如此便為功德。這是內心靈性的一個在日常生活的表現。傲慢無禮當然不像修行人,而在他布施、設齋、誦經、造作寺院中,目空一切,一副看不起人的態度,那如何會有功德呢?即是傲慢的話,雖做多少好事,都沒有功!唐朝裴休宰相讓已經做到翰林學士的兒子到寺院鍛鍊,每天打柴、推磨、種田、擔水,身心很疲累,這個內心並不情願的翰林學士,一天從山下擔水回來,終忍不住心中不滿,發牢騷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意思是我這個翰林挑水給你們和尚,你們受得起嗎?這時,廟裡的住持大和尚剛巧經過,聽到後就說:「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意思是我只要一炷香,你萬劫的供養我都受得起。因為他所作的只是有為的有形的行為,只屬於福報,與我們在心性上的功德不一樣。

  真正的「功德」是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過去不念,現在不留、將來不想,從心出發,六祖更進一步從心性上說明什麼是功、什麼是德,而不是我們一般人單單注意他做了什麼好事這樣的福報。這關於真正的功德的分析,是非常深入的。下面以表列方式對比說明:

見性是 平等是

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

內心謙下是 外行於禮是
自性建立萬法是 心體離念是
不離自性是 應用無染是
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
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

(輕視別人,人我是非不斷,以為有功實無)

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

(常處在妄想中,語言行為虛妄)

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念念無間是 心行平直是
自修性是 自修身是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功」即是自己本性的光大與發揮,是嚴格要求自己,在靈性上的工夫,而「德」是光明本性的外在表現。我們需明心見性,而不是積累福報,因為福報有完結的時候,並不是究竟。六祖說:「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最後我們選以六祖的一段頌來作結: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乙未年 修身課程 再說因果(不由人算)

 

修身講義 —— 再說因果(不由人算)

人算不如天算

  在上海城隍廟的正門門頂,高掛著一個大算盤,算盤中間橫寫四個大字:「不由人算」。

  城隍廟是人死後陰魂被帶去陰間的第一站,開始善惡分流,經核定後,善者得登天域,惡者則進一步帶往地獄,接受陰律的審判。現今世人往往放縱貪瞋痴愛,或只知積財,或怨恨嫉妒,或執著四相,只圖眼前之利,不知積德,結冤尋仇,精心計算,計謀害人,不理別人死活,不計身後之害,造無窮之惡業,總以為自己聰明,自鳴得意,殊不知深種禍根,註定日後之禍,及將來死後於地獄受罰的因果。

  正如城隍廟門一副對聯寫道:「陽世之間積善作惡皆由你,陰曹地府古往今來放過誰」,警醒世人,莫以為在陽間行惡,能夠為所欲為。

  「不由人算」是告訴世人還有上面還有一個天,還有一個「天算」,所謂「人算不如天算」,「人算」是假的,「天算」才是真的!

天算的規則

1、

善多惡少者,先報其惡,後報其善;善少惡多者,先報其善,後報其惡。

2、

有先惡後善者,則惡報從輕減去一等;有先善後惡者,則善報從輕減去一等。

3、

惡孽太重,一劫二劫惡報難盡,復受惡報於百千萬劫……;善功極大,一劫二劫善報難盡,復受善報於百千萬劫……。

4、

為善尚未獲福,假如竟去為惡,其禍將不可計量;為惡尚未得禍,假如反去為善,其福亦將不可計量。

5、

天欲福人,必先於微禍警惕之,故遇禍來不必憂,但看能否省悟堅忍;天欲禍人,必先於微福驕縱之,故福來不要傲慢輕狂,但看能否謙遜卑讓。

6、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經)

7、

承負(太平經):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意思是說後代對祖先的善惡行為負責,如先輩建功立德,便福蔭兒孫;前人有過失,則由後人承受其過責,這便叫承負。(父母祖先行善積德,即前人種樹,後人遮蔭;相反父母先輩失於道德,行惡惹禍,有過於人,犯下惡孽,則殃及子孫。)當然,子孫行善積德,亦能反過來有益於先祖,但此種已非凡間之俗福,詳見下面說明。

8、

以上僅為普通情況下的禍福。道門中人更要知道,一般行善雖可造福,但如果不向更高目標,即出世了道的方向,則前世積福,反可能成後世之累。因福越大,驕奢淫佚的迷性亦可能越大;迷性越大,則造孽亦越大,於是今生善報未盡,來生惡報已隨,加上前生惡孽一起,便枉費行善一場。呂純陽師尊說:「有功仍要務修真,休謂有功便不傾。須曉曹輩,豈無陰德在前生。(此處所說,打破千古謎團,各位千萬要細看。)

9、

大善大孝超昇先祖。每年接近紫霞施澤, 龔壇主都會跟我們透露一個重要秘密,就是:「先祖可福蔭兒孫,兒孫可超升先祖,一子入道門,九族皆歡欣。 (2010.07.18) 壇主勸勉我們:「祖德可福蔭兒孫,兒孫可超升先祖,學道之人,不憑祖蔭。 (2009.08.02) 各位可明其意乎?

 

error: 內容受到保護。Content is protected !!